2016年特崗教師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字號:

一、選擇題
    1.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學校教育影響與一般社會影響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與受教育者現(xiàn)在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之間的矛盾
    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矛盾
    2.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動中,將表現(xiàn)好、進步大的學生照片貼在“明星墻”上以示獎勵,這樣的方法是(  )。
    A.說服教育
    B.品德評價
    C.指導實踐
    D.陶冶政治
    3.教師通過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實施德育,運用的是(  )。
    A.榜樣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指導實踐法
    D.品德評價法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體現(xiàn)的教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指導實踐法
    D.陶冶教育法
    5.依據(jù)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zhì)和目的提出來的,區(qū)分社會主義學校德育與剝削階級學校德育根本標志的德育原則是(  )。
    A.方向性原則
    B.知行統(tǒng)一原則
    C.教育一致性原則
    D.教育連貫性原則
    6.(  )在素質(zhì)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的作用,確保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A.智育
    B.體育
    C.美育
    D.德育
    7.學校明文規(guī)定不準帶手機上學,大會小會也多次強調(diào),可是很多學生置若罔聞。學校將其手機沒收。你認為,下列哪種做法不可取(  )。
    A.通知家長來取
    B.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后再歸還
    C.砸毀
    D.交由班主任處理
    二、填空題
    8.德育過程就是把道德內(nèi)化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為__________的過程。
    9.道德認知包括道德知識和__________兩個方面。
    10.我國小學的德育內(nèi)容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它體現(xiàn)在1993年正式頒布的《__________》里。
    11.品德評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論和__________。
    12.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jīng)常、途徑__________。
    13.尊重信任學生是嚴格要求學生的基礎。
    14.中小學德育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團隊活動和集會活動。
    15.學校德育工作最基本、的途徑就是班主任工作。
    16.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jīng)常有效的途徑。
    17.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之間的矛盾。
    三、簡答題
    18.簡述德育的主要原則。
    19.學校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20.德育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21.一些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只注重“言傳”說理,往往效果不佳;試用德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四因素的過程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
    四、案例分析題
    22.案例分析:
    早讀的時候,班主任林老師發(fā)現(xiàn)箐箐薄施脂粉,不禁皺眉:“花季少女,何苦化妝呢?學生就要有學生清純的模樣,我不能看著她在班里掀起化妝的熱潮啊!再說學校正在進行儀容儀表的檢查,要求較嚴?!比欢?,林老師理解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當她們認為那一頭五顏六色的頭發(fā)很新潮時,我們的建議無論如何合理都會被認為“落伍”;當她們認為涂脂抹粉很有必要時,我們的阻止不管怎樣真誠也都無濟于事。
    早讀結束,林老師把箐箐叫到教室外,感嘆道:“我們箐箐長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彼缓靡馑嫉乜粗掷蠋熜?,林老師也笑著真誠地說:“我上大學時因為要經(jīng)常上舞臺,也學過一點化妝技巧的。今天你的粉底打得不錯,眼線畫得卻不好。下眼線不必畫,要畫也從中間開始畫,眼睛才顯得水靈、深邃,你畫得太長、太滿了!”
    箐箐吃驚的目光里帶著幾分欽佩。林老師微微一笑,繼續(xù)說“以前我還經(jīng)常感嘆:看箐箐的皮膚多嬌嫩!花季少女本身就很漂亮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該有多好!何必化妝呢?你是在遮掩你的優(yōu)勢啊!你這樣一化妝,別的同學該向你學習了。你們又不懂化妝技巧,豈不是要越畫越難看?而且,咱們做學生的,也買不起高檔的化妝品,萬一把皮膚傷害了,就更得不償失了?!?BR>    下午,箐箐就恢復了以前的素面朝天。
    請問:林老師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則中的哪一條原則?請加以評析。
    23.論述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
    24.剛上一年級的小剛,上超市拿起話梅就吃,被同學告訴老師。
    老師找到小剛,問他為什么吃話梅,小剛說:“在家就是拿起來就吃?!崩蠋熣f:“你的話梅是哪兒的?”
    小剛說:“媽媽買的。”
    老師說:“媽媽怎么買的?”
    小剛說:“用錢買的?!?BR>    老師說:“錢是怎么來的?”
    小剛說:“媽媽用勞動換來的。”
    老師說:“所以是媽媽先用勞動換來的錢,然后才能買話梅來
    給你吃”你沒有給人家錢,是不能吃別人的話梅的!”
    小剛說:“我知道了老師。那人家說我是小偷,老師我是嗎?”
    老師說:“小剛不是,只是還沒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區(qū)別?!?BR>    通過師生的道德對話,直接改變了哪種品德,對學生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義?
    25.案例分析:
    我接了一個亂班,第一天走進教室,臟亂差,目不忍睹,看到這情景,我拿掃把開始打掃,收拾好后才請同學進來。坐在我剛掃除過的教室,同學們出奇地規(guī)矩,第二天又如此。后來就有同學主動要求打掃,我說周一我做值日,其他日期安排值日生,同學們很認真,他們沒見過老師打掃衛(wèi)生,并且打掃得一絲不荀,同學們肅然起敬。
    請問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哪種德育方法、含義、特點及要求?
    26.案例分析:某小學寒假開學后的教師大會上,一位校長在大會上講:一個女孩在??吹揭粋€男孩上去就打,然后副校長看見了,問為什么打人,女孩說:“為什么告訴你”,于是副校長就把她交給德育副校長來處理。
    1.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2.如果你是校長,你會用哪些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
    特崗教師考試教育學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德育過程中,存在著三個方面的矛盾,分別是學校教育影響與一般社會影響之間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與受教育者現(xiàn)在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受教育者的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之間的矛盾。其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與受教育者現(xiàn)在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2.【答案】B
    【解析】榜樣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為、優(yōu)異的成績來影響受教育者的一種方法。
    3.【答案】B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覺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藝術陶冶。教師通過加強班風和學風建設,實施德育,就屬于環(huán)境陶冶。
    4.【答案】B
    【解析】品德評價法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品德評價法通常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方式。
    5.【答案】A
    【解析】方向性原則是依據(jù)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zhì)和目的提出來的,是我黨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的總結,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區(qū)別于剝削階級學校德育的根本標志。
    6.【答案】D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道德行為
    9.【答案】道德判斷
    10.【答案】小學德育綱要
    11.【答案】操行評定
    12.【答案】教學
    13.【答案】正確。對學生尊重和信任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的教育倫理基礎。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表現(xiàn)。失去嚴格要求的愛只能是放任自流的愛;缺乏尊重信任的嚴格要求,就變成冷酷的刁難和苛求。
    14.【答案】錯誤。中小學德育最基本、的途徑是教學。
    15.【答案】錯誤。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在學校全部工作中占時問最多,而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是學習,所以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的途徑。
    16.【答案】正確。如上題。
    17.【答案】錯誤。教師提出的德育目標要求和受教育者現(xiàn)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才是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
    18.【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19.【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0.【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1.【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4.【答案】林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的要求。其他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3.【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2.【答案】(1)以上對話直接改變了小剛的品德認知能力,即知。品德是由知、情、意和行四者構成,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德育過程,就是培養(yǎng)四種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過程。
    (2)知即道德認知,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包括道德知識和道德判斷兩個方面,道德認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礎。
    (3)以上案例教師通過對話,引導小剛知道上超市拿起話梅就吃的不對,對是非、善惡進行判斷,使小剛產(chǎn)生正確的道德認知,為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5.【答案】李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榜樣示范的德育方法。其他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26.【答案】1.校長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具有《教師法》規(guī)定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義務。2.如果我是副校長,我可能會采用以下德育方法:(1)說服教育法。(2)榜樣示范。(3)指導實踐。(4)陶冶教育。(5)品德評價。(以上每個要點結合自己的話,展開敘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