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qū)2016年高三第一次語文模擬試題

字號:

材料一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紅樓夢》有一個非常精辟的評價:“《紅樓夢》的價值,在中國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的,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傊杂小都t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BR>    上海華東師大有位學(xué)者說,《紅樓夢》對于中國歷史具有開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說,所謂中國歷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簡明扼要地劃分為《紅樓夢》之前的歷史和《紅樓夢》之后的歷史?!都t樓夢》問世,既是對帝王將相的歷史之*,又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崛起。
    紅學(xué)家周汝昌,畢生研究《紅樓夢》,著有《紅樓夢新證》等二百多萬字的紅學(xué)著作,他對《紅樓夢》更是推崇倍至。他認(rèn)為《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古往今來的“文化小說”,“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曹雪芹是“驚人的天才,在他身上,儀態(tài)萬方地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見的奇妙的‘復(fù)合構(gòu)成體’——大思想家,大詩人,大詞曲家,大文豪,大美學(xué)家,大社會學(xué)家,大心理學(xué)家,大民俗學(xué)家,大典章制度學(xué)家,大園林建筑學(xué)家,大服裝、陳設(shè)專家,大音樂家、大醫(yī)藥學(xué)家……他的學(xué)識極廣博,他的素養(yǎng)極高深。這端的是一個奇才、絕才。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小說,無怪乎有人將它比作‘百科全書’,比作‘萬花筒’,比作‘天仙寶境’——在此鏡中,我中華男女老幼一切眾生相,毫芒畢現(xiàn),巨細(xì)無遺。這是何等慧眼,何等神力!”“雖然雪芹像是只寫了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離合悲歡,卻實際是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萬紫千紅的大觀與奇境?!?BR>    作家王蒙說:你的一切經(jīng)歷經(jīng)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里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紅樓夢》幫助你體驗人生。讀一遍《紅樓夢》,等于多活了一次,至少是多活了二十年。
    1、下列對“材料一”中出現(xiàn)的詞語,書寫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簡明扼要B推崇倍至C毫芒畢現(xiàn)D心心相印
    2、下列對四位學(xué)者有關(guān)《紅樓夢》的評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迅先生認(rèn)為《紅樓夢》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的寫作手法和觀念。
    B來自華東師大的學(xué)者認(rèn)為,《紅樓夢》是文化意味上的中國歷史的界碑。
    C周汝昌先生認(rèn)為,《紅樓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
    D作家王蒙說,每個人都應(yīng)該認(rèn)真讀《紅樓夢》,并且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
    分值: 5分查看題目解析 >
    2
    材料二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紅樓女兒結(jié)海棠詩社,寫下海棠詩,其中以寶釵黛玉二人的詩作最為突出。曹雪芹的天才之處在于,他既要寫出二人出類拔萃的才華,又要通過她們不同的詩作出色地表現(xiàn)出她們各自的性格特質(zhì)。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薛寶釵詩)
    寶釵是封建階級典型的大家閨秀,雖然小時也偷讀過《西廂記》一類的書,但在人前絕不流露;聽到黛玉行酒令時說出《西廂記》中的詞語,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誡;大觀園出了“繡春囊”事件,她借口母親有病搬出大觀園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現(xiàn)。她平日不愛花兒粉兒的,穿著的也是半新不舊的衣服,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腳。 “淡極始知花更艷”,承“胭脂”句發(fā)揮,白海棠淡極更艷,頗和藝術(shù)辯證法,實亦自寫身份:安分隨時,藏愚守拙,更顯淑女之端莊凝重。第五回里說她“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證?!俺疃嘌傻糜駸o痕”一句,承“冰雪”句開掘,白海棠寧靜自安,豈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庚辰本此處有脂批:“諷刺林、寶二人?!绷?、寶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們確也“多愁”,這究竟是有意地影射呢,還是偶然的巧合?
    李紈以為“要推寶釵這詩有身份”,這身份就是封建社會“淑女”的身份。寶釵既受了封建禮教深深的毒害,又用這種禮教去約束別人,并且自以為是在幫助人。她的悲劇就在于害已害人都不自覺。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林黛玉詩)
    和寶釵“珍重芳姿晝掩門”的持重相反,黛玉筆下的種花人“半卷湘簾半掩門”,瀟灑活潑,并不特別珍視貴族小姐的身份?!澳氡鶠橥劣駷榕琛?,表明她玉潔冰清,目下無塵?!霸驴呦扇恕辈磺∷啤敖{珠仙子”嗎?在清冷的月窟里縫白色的縞衣,多么頹喪;在秋天的深閨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憐。其時黛玉正居父喪,孝服在身,滿腹的哀愁不能向任何人傾訴,只好在西風(fēng)落葉的季節(jié),凄凄涼涼地送走一個又一個寂寞的黃昏。  詩社眾人看了黛玉的詩,“都道是這首為上”,李紈卻說:“若論風(fēng)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寶釵)稿?!崩罴w的評價未必公允,但她的評論確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詩的特點。所謂“風(fēng)流別致”,就是構(gòu)思新巧,瀟灑通脫;所謂“含蓄渾厚”,就是溫柔敦厚,哀而不傷。李紈以“大家閨秀”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自然要把寶釵四平八穩(wěn)的詩作評為第一了。
    3、海棠詩社成立時,大觀園眾人各起別號。下列人物和別號對應(yīng)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林黛玉——瀟湘妃子
    B賈寶玉——神瑛侍者
    C薛寶釵——蘅蕪君
    D李 紈——稻香老農(nóng)
    4、下列對“材料二”中出現(xiàn)的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告誡”不可以寫成“告戒”。
    B文中倒數(shù)第二段中“頹喪”和“父喪”的“喪”讀音不同。
    C“目無下塵”意即“看不起別人”。
    D“風(fēng)流”兼有褒貶義,文中為褒義。
    5、下列對“材料二”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寶釵、黛玉所做的兩首詩都是七律,且為同一韻部。
    B寶釵之詩除了標(biāo)榜自己,還批評了黛玉、寶玉二人。
    C黛玉以白海棠自比,含蓄地表達(dá)了自己凄涼的處境。
    D李紈推崇寶釵詩作,等于暗示了二人相同的價值觀。
    分值: 7分查看題目解析 >
    3
    材料三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說的是香菱學(xué)詩的故事。林黛玉問香菱喜歡什么詩,香菱說只愛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一句,黛玉聽罷,極不贊成,說“斷不可學(xué)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xué)不出來的”。
    黛玉為什么不喜歡這句詩?因為這句詩直露淺俗,缺少詩人自己的情感投入。
    大凡一篇優(yōu)秀的詩詞,在文字上無不是經(jīng)過作者千錘百煉熔鑄而成的。馮延巳是五代南唐時期的詞人,他寫過一首非常好的《謁金門》,全詞是: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詞中刻畫了一位思婦在春風(fēng)乍起、春色迷人的時節(jié),盼望丈夫歸來的場景。從“終日望君君不至”這句話可推測,女主人公夫君回來的日子,她應(yīng)是事先知道的。所以在這一天,處于思念狀態(tài)中的她,就顯得特別敏感?!帮L(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表面看似寫景,其實是深閨少婦心靈的敏感與波動。然后通過“閑引鴛鴦”、“手挼紅杏蕊”、“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這一連串的動作與形象,來表現(xiàn)她的狂喜、矯飾、不安、失落等等復(fù)雜的心情?!伴e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都契合少婦春心萌動的形象?!伴e引鴛鴦”,有意無意地戲弄鴛鴦,“閑”字用得很傳神。因丈夫即將歸來,女子內(nèi)心喜悅而不知所措,故以它事掩飾排遣,打發(fā)這段最為漫長而又無聊的時光,然終只是心猿意馬,投射出內(nèi)心的惆悵,故看似無意實卻有情。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轉(zhuǎn)入下闋,作者進一步刻畫外在的形象以表現(xiàn)少婦內(nèi)心的情緒狀態(tài)。夫君久等而不回,她孤身只影靠在斗鴨闌干旁,無情無緒地低著頭觀看鴨子相斗,以致“碧玉搔頭斜墜”,都不曾注意到,她的心緒該是多么低落??!“終日望君君不至”,低落乃至絕望時,忽又“舉頭聞鵲喜”,她的神情頓時興奮起來,詞在達(dá)到潮時便戛然而止。短短一首抒情小詞,有人物,有心理,有轉(zhuǎn)折,有高潮,把古代語言的魅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對于一個詩人來說,大千世界的萬千景象,都該引起內(nèi)心的共鳴,都要懷著一顆多情的心來觀照萬物,是謂之“詩心”。陸游的詩句“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意思大概就是說自己在屋里焚香寫字,因為不與外面的世界交通,所以“重簾不卷留香久”;因閱讀書寫,當(dāng)然就注意到“古硯微凹聚墨多”了。此句雖如香菱所評“真切有趣”,但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這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他沒有把“心”放在詩歌里面,太冷靜,太客觀,真是沒有多少言外之意可言。這是典型的古代知識分子對雅文化的把玩心理。
    所以黛玉才說“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xué)不出來的”。詩歌、美,或者文化,乃至一切所要追求的,都需要用生命來悟證,最忌“把玩”心態(tài)。
    6、“材料三”中黛玉所說的“格局”,具體所指是什么?
    7、參考第5段中畫線文字,賞析“材料二”中黛玉《詠白海棠》頷聯(lián)的“偷”或“借”字之妙。
    8、曹雪芹“驚人的天才”之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根據(jù)以上三個材料概括作答。
    分值: 12分查看題目解析 >
    4
    ①溫造,字簡輿。性嗜書,不喜為吏,隱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書幣招禮,造欣然曰:“可人也!”往從之。建封雖咨謀,而不敢縻以職事。及節(jié)度徐州,造謝歸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②時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鎮(zhèn)陰相撼,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以劉濟方納忠于朝,密詔建封擇縱橫士往說濟,佐其必。建封強署造節(jié)度參謀,使幽州。造與濟語未訖,濟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盡忠,愿率先諸侯效死節(jié)。”造還,建封以聞,詔馳駟①入奏。天子愛其才,問造家世及年,對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臣犬馬之齒三十有二?!钡燮嬷?,將用為諫官,以語泄乃止。復(fù)去,隱東都。
    ③長慶初,以京兆司錄為太原幽鎮(zhèn)宣諭使,召見,辭曰:“臣,府縣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蹦伦谠唬骸半迻|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卿為我行喻意,毋多讓。”因賜緋衣。至范陽,總橐郊迎。造為開示禍福,總懼,矍然若兵在頸,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還,遷殿中侍御史。
    ④興元軍亂,殺節(jié)度使李絳,眾謂造可夷其亂,文宗亦以為能,乃授檢校右散騎常侍、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許以便宜從事。帝慮其勞費,造曰:“臣計諸道戍蠻之兵方還,愿得密詔受約束,用此足矣?!痹S之。命神策將董仲質(zhì)、河中將溫德彝、邰陽將劉士和從造。而興元將衛(wèi)志忠、張丕、李少直自蜀還,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蹦擞冒税偃俗詮?,五百人為前軍。既入,前軍呵護諸門。造至,欲大宴,視聽事,曰:“此隘狹,不足饗士?!备阊瞄T。坐定,將卒羅拜,徐曰:“吾欲聞新軍去主意,可悉前,舊軍無得進。”勞問畢,就坐,酒行,從兵合,卒有覺者,欲引去,造傳言叱之,乃不敢動。即問軍中殺絳狀,志忠、張丕夾階立,拔劍傳呼曰:“悉殺之!”圍兵爭奮,皆斬首,凡八百余人。親殺絳者,醢②之;號令者,殊死。取百級祭絳,三十級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漢江。監(jiān)軍楊叔元擁造靴祈哀,造以兵衛(wèi)出之。詔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以功加檢校禮部尚書,賜萬縑賞其兵。
    ⑤后入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東都留守。卒,年七十,贈尚書右仆射。
    (選自《新唐書》,有刪節(jié))
    【注】①駟,此指驛馬。②醢[hǎi]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后剁成肉醬。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不敢縻以職事 縻:束縛
    B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 患:以……為擔(dān)憂
    C恐四方易朝廷 易:輕視
    D卒有覺者,欲引去 覺:睡覺
    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②帝慮其勞費
    B①臣犬馬之齒三十有二②造傳言叱之,乃不敢動
    C①將用為諫官,以語泄乃止②長慶初,以京兆司錄為太原幽鎮(zhèn)宣諭使
    D①親殺絳者,醢之②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張建封擔(dān)心失去溫造,于是把兄長之女嫁給溫造為妻。
    B造還,建封以聞,詔馳駟入奏。溫造回來,張建封呈報讓朝廷知道他。(德宗喜歡溫造的才能),下詔讓他乘驛馬至京師。
    C朕東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我在東宮時聽說劉總,等到我即位,他連年上書不斷請求進見,我派人問入覲行期,卻不予答復(fù)。
    D興元軍亂,殺節(jié)度使李絳,眾謂造可夷其亂,文宗亦以為能。興元軍叛亂,殺了節(jié)度使李絳,眾人認(rèn)為溫造能夠改變那里的亂象,文宗也認(rèn)為他有能力。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溫造盡管自幼喜好學(xué)習(xí),不喜歡做官,過著隱居的生活,卻心甘情愿到壽州刺史張建封身邊做了官。
    B唐德宗面對李希烈等人的叛亂,密詔張建封挑選縱橫士勸說表達(dá)效忠的劉濟,溫造被選中,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務(wù)。
    C長慶初年,溫造以太原幽鎮(zhèn)宣諭使的身份,為劉總分析了他的處境,讓劉總幡然頓悟,歸順了朝廷。
    D節(jié)度使李絳被殺,溫造前往軍隊處理事務(wù),他利用智謀查找出了兇手,并對他們進行了嚴(yán)懲。
    13、從第②③④段中可以看出溫造是怎樣一個人?答案不超過20個字。
    14、用斜線(/)給下面文段中畫線句子斷句。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剔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智。
    ——《世說新語》
    分值: 21分查看題目解析 >
    5
    畫堂春①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②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釋】:①此詞寫于1082年,作者應(yīng)禮部試,落第而歸。②捻:持取,捻弄。
    15、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闋從所見所聞寫起,以落紅為詞眼,輔以先晴朗后細(xì)雨的天氣,奠定全詞悲涼的基調(diào)。
    B“杏園憔悴”用擬人手法所表現(xiàn)出的暮春景象和“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景致形成了對比。
    C作者上闋寫景,下闋寫人,全詞沒有大聲呼號“無奈”之情,具有一種纖柔婉麗的風(fēng)格。
    D上闋側(cè)重于靜態(tài)描寫,下闋側(cè)重于動態(tài)描寫,整個作品細(xì)節(jié)生動,寄情幽微,情難自禁。
    16、作者在下闋通過 、 和 三個動作,描寫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變化。其中“憑欄手捻花枝”的內(nèi)涵和前面馮延巳《謁金門》中的 一句極為相似。
    17、結(jié)尾句“此恨誰知”意味深長,請根據(jù)文意,簡析“恨”字的意味。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① ,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②熊咆龍吟殷巖泉,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③人生如夢,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分值: 21分查看題目解析 >
    6
    太湖碎錦
    范煙橋
    1太湖,用文人的套語來形容,是“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民間則說:“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經(jīng)過實測,這樣籠統(tǒng)地畫出一個輪廓,只能給人們一種山明水秀、浩瀚無際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詩情畫意,要費一點時間實地去觀察、探索,才能領(lǐng)會。
    2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畫面,就感到有不同的勝概。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里兩個主峰。東山周圍五十余里,山勢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jīng)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jīng)營,已成了豐產(chǎn)地區(qū)。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nóng)作物。夏熟是三麥和油菜,還有豆類和蔬菜瓜果。他們更有園藝的豐富經(jīng)驗,梅、杏、桃、李……多得數(shù)說不盡。枇杷、楊梅和洞庭紅(橘名)名聞遐邇。隨著春夏秋冬,它們先后開花結(jié)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紅開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爛漫絢麗的景色。說是“美盡東南”,并不夸張。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chǎn)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里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3西山和東山隔著東太湖,東山峰——莫嫠,和西山峰——縹緲遙遙相對,同為七十二峰的領(lǐng)袖。西山也是豐產(chǎn)地區(qū),同是“花果山”,東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著。從東山坐獨具風(fēng)格的小艇——龍飛快,駛?cè)霒|太湖,莫嫠峰頭,云氣淆然如蒸。別的不知名的遠(yuǎn)近諸山,時隱時現(xiàn),好似給煙波吞吐著,山色因明暗而濃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領(lǐng),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時常為顛簸震蕩而驚心動魄。正因如此,而愈覺山水奇麗來得不易的樂趣。兀立在東山、西山之間的石公山,則是以玲瓏秀逸的姿態(tài)吸引著人們。小艇乘風(fēng)破浪而去,到了山下,顯然可見四周的山石,經(jīng)過千萬年的沖刷,有了“皺、瘦、透”的美姿,早給鑒賞者陸續(xù)鑿去了,蘇州園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決于石公一帶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過,沒有了山腳,正如一片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里。
    ④假使從蘇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開了圖畫,山更多,湖更大,變幻就更多。王鏊“山與人相見,天將水共浮”,馮善“震澤春浮漲碧漪,凈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勝,描繪得恰到好處。道書上所說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這里有許多神話,和山農(nóng)們閑談,妄言妄聽,也增添了些興趣。而西邊的消夏灣,更附會著西施的種種傳說。山灣柔順的湖水,淺而澄清,可以游泳。有著荷花、菱葉,清風(fēng)徐來,頗有涼意,確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到了包山寺,才窺見縹緲峰突起在叢林雜樹之上。近觀不如遠(yuǎn)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見得山的沉穩(wěn),水的靈動。太湖就以此特別奇勝。
    ⑤太湖還有四個畫面,和洞庭東山、西山合起來,差不多得見其全貌。一是從湖州到無錫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斷續(xù)中經(jīng)過,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巒起伏,似乎它們都有動態(tài),與人游戲。一是從無錫到宜興,數(shù)十分鐘的汽車行程,在湖邊掠過,太湖平鋪在車外,遠(yuǎn)山幾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無錫的黿頭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經(jīng)過人力的整理,有著怪石突兀、驚濤洶涌的奇趣。不僅有色,而且有聲。夕陽將下,余暉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狀。一是蘇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見得靜止處,已不是空闊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見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陰、晴、風(fēng)、雨、云、霧,固然使山水多變,適逢其會,逸趣橫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詩人畫師,盡管靈思妙想,攝取片段到詩畫里,有著他們的杰作,還是概括提煉。我更無能,憑我接觸到的,寫了些體味,或許有三言兩語,能引起到過太湖者的同情,作會心的微笑。畢竟是“嘗鼎一臠”,太湖實在是描寫不盡,描寫難工的。 (有刪改)
    19、下列文中詞語加點字的注音和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花結(jié)果(jié)名聞遐邇(邇:遠(yuǎn))
    B姹紫嫣紅(chà)不可名狀(狀:描繪、形容)
    C淆然如蒸(xiáo)即小見大(即:就著)
    D嘗鼎一臠(luán)描寫難工(工:精巧、精彩)
    20、下列描寫太湖的詩句,與文中畫線詩句所用修辭手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東上高山望五湖,雪濤煙浪起天隅。(胡曾《詠史詩·太湖》)
    B數(shù)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吳昌碩《泛太湖》)
    C湖通南北澄冰鑒,山斷東西列畫屏。(楊基《題太湖》)
    D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文徵明《太湖》)
    21、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太湖東山、西山及太湖在陰、晴、風(fēng)、雨、云、霧下的變幻作了詳細(xì)的描繪,表現(xiàn)了太湖山水的多變與逸趣橫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語、詩句,談及蘇州園林、道書記載和神話傳說,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傳奇性。
    C第⑤段寫太湖的四幅畫面,運用移步換影的方法,結(jié)合色彩、聲音等變化,表現(xiàn)不同時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D本文寫太湖美景,詳略有致,既有整體勾勒,又有布局描寫,自然景色與審美體驗有機融合,韻味豐富。
    22、文章第②段寫了東山一帶哪些“勝概”?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
    23、結(jié)合全文,分析標(biāo)題“太湖碎錦”的內(nèi)涵和作用。
    24、文中說:“近觀不如遠(yuǎn)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蹦闶欠褓澩@個說法?結(jié)合生活實際或閱讀積累,談?wù)勀愕乃伎肌?BR>    分值: 24分查看題目解析 >
    7
    26、作文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列夫·托爾斯泰有句名言:“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gòu)成的。”根據(jù)這句話給予你的認(rèn)識和感悟,請自定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文章。
    (2)*人有一句名言:“一切都會過去?!逼踉X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話:“一切都不會過去。”
    這兩句富有深意的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定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文章。
    分值: 50分查看題目解析 >
    書面表達(dá) 本大題共10分。
    8
    25、微寫作。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①春節(jié)剛過,親人聚會、吃飯敘舊等場面定是歷歷在目,請你描寫這樣的一個場面。要求:描寫細(xì)致、生動形象。
    ②請針對近年頻繁發(fā)生的“碰瓷”現(xiàn)象,談?wù)勀愕目捶?。要求:條理清楚,有理有據(jù)。
    ③請以“月亮”為題,寫一段抒情文字,可以寫詩歌。要求:感情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