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唯物辯證法模擬題

字號:


    1.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司馬光小時候看到一個小孩掉進水缸后,他沒有按常規(guī)讓人脫離水,而是打破水缸,盡快讓水脫離人。這一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想問題、辦事情要學會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規(guī),有創(chuàng)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曾引用中國讀語“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祝福兩國,放眼未來。下列名言與該諺語體現(xiàn)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④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人說:“有時失去是一種擁有,有時跌倒是一種站起”,這蘊含的哲理是( )。
    A.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統(tǒng)一的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C.有失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D.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促進物質發(fā)展
    4.荀子在《勸學篇》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句名言告訴人們的哲理是( )。
    A.沒有量變,就不會有質變,量變會引起質變
    B.沒有質變,就不會有量變,質變優(yōu)于量變
    C.沒有質量互變,就沒有事物的發(fā)展
    D.沒有量,就沒有質,質是量的積累
    【參考答案】
    1.【解析】答案選D?!鞍闯R?guī)”體現(xiàn)的矛盾的共性即普通性,而司馬光沒有按照常規(guī),而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進行分析, 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體現(xiàn)了做亊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題干沒有體現(xiàn)主次矛盾、內因及外因,所以A、B不選。C項的說法太過絕對,本身就錯誤。故本題答案選D。
    2.【解析】答案選B。“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是《管子•權修》中的經典名言,意思是種糧食是為當年打算(一年的打算,就種糧食);種樹是為十年后打算(十年的打算,就種樹);培養(yǎng)人才則是為長遠打算(一輩子的打算,就培養(yǎng)人才)?!斑\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多用來形容善于謀劃未來的人。“凡亊預則立,不預則廢”指做任何亊悄,事先謀慮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要失敗。只有這兩句與其蘊含的哲理相同。故本題答案選B。
    3.【解析】答案選B。
    4.【解析】答案選A。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存在兩種基本形式,即量變和質變,在事物內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發(fā)展從量變開始,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界,量變就轉化為質變,事物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舊質事物就變成了新質事物。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但并非所有的量變都能達到質變,必須要注重量的積累。題中積跬步、積小流就是量的積累,至千里、成江海是量變向質變的轉變。B項說法錯誤,C項與題目無關,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