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勵志故事:劉翔已成偉大的運動員

字號:

他曾打破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紀錄,他是雅典奧運會的冠軍,在北京奧運會上他因傷退賽,在倫敦奧運會前舊傷復(fù)發(fā)卻毅然走向賽場。當(dāng)29歲的劉翔踏上“倫敦碗”跑道的那一刻,在他跌倒后頑強地以單腿跳向終點時,他完成了一個優(yōu)秀運動員向偉大運動員的轉(zhuǎn)身。
    就在此前一天,也是在“倫敦碗”,伊辛巴耶娃,這位已經(jīng)30歲的俄羅斯女子撐桿跳運動員,分別在起跳4米55和4米75失敗后,卻毅然選擇了更高的高度作新的沖擊。這不僅僅是戰(zhàn)術(shù)的使用,也分明是對失敗的蔑視和對勝利的渴望,這種意志和勇氣,同樣也呈現(xiàn)在今天劉翔的身上。
    伊辛巴耶娃也是雅典奧運會的冠軍,與劉翔一樣,他們在創(chuàng)造了耀眼的輝煌之后,每一次比賽,實際上都是在向自己挑戰(zhàn),他們因此承受了更多失敗的痛苦。但對于渴望飛得更高的人來說,理想的呼喚遠遠大于摘金奪銀的誘惑。他們的失敗與崛起,比起他們的成功,更讓人刻骨銘心,他們的勵志傳奇成為奧林匹克故事,將永遠流傳。
    沒有,只有更高。無論是劉翔、還是伊辛巴耶娃,人們固然期盼著他們在競技場上能夠創(chuàng)造出好的成績,但是,在人們心底里,更看重他們挑戰(zhàn)自我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貴精神氣質(zhì),這是奧林匹克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真諦和魅力所在,與金牌無關(guān)。
    伊辛巴耶娃不是冠軍,劉翔倒在他鐘愛的跨欄前,但他們都贏得現(xiàn)場8萬名觀眾雷鳴般的歡呼,他們是倫敦奧運會的英雄。
    隨著年齡的增長、傷病的困擾,無論如何優(yōu)秀的運動員終究都會退役,他們留下的不僅僅是數(shù)字化的競技成績,更會留下強大的精神力量,這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員給這個世界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