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轉移
(一)金融資產轉移的類型:
1、“出售”金融資產:應收賬款保理、票據貼現、出售持有的金融資產(對外投資類資產)。
2、資產證券化
(二)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計量
【典型案例】
黃河公司2×11年有關金融資產的交易事項如下:
(1)2×11年1月1日,黃河公司向匯泉公司出售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金融資產初始入賬價值80萬元,轉讓日的公允價值為104萬元,獲得價款100萬元,但是雙方簽訂一項于2×12年2月10日以105萬元購回該資產的看漲期權合約。黃河公司預計該項金融資產在2×12年2月10日的公允價值為107萬元。當日,黃河公司終止確認了該項金融資產。
(2)2×11年1月1日,黃河公司從活躍市場上購入慧仁公司同日發(fā)行的5年期債券30萬份,支付款項(包括交易費用)1 200萬元,準備持有至到期。該債券票面價值總額為1 2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黃河公司于每年年末收取本年度利息。
2×11年年末黃河公司收取了本年度利息60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攤余成本為1 200萬元。
2×11年末由于資金緊張,黃河公司決定將該債券出售給哈六公司,取得價款1 200萬元。同時與哈六公司簽訂協(xié)議,1年后按照1 280萬元價格回購,該債券的利息由黃河公司收取。黃河公司在會計處理時,終止確認了該金融資產,借記“銀行存款”科目1 200萬元,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1 200萬元。
(3)2×11年2月1日,黃河公司將銷售產品取得的一張面值為2 0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到工商銀行貼現,取得貼現凈額1 980萬元。同時與工商銀行約定,工商銀行無論能否收回該筆票據款與黃河公司無關。黃河公司在會計處理時,終止確認了該筆應收票據,將貼現息20萬元計入了當期損益。
(4)2×11年3月1日,黃河公司從活躍市場上購入匯泉公司股票1 000萬元,黃河公司將該股票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6月末,該股票公允價值為1 100萬元,黃河公司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萬元。
7月1日,黃河公司將該股票按當日市價出售給哈六公司,取得價款1 200萬元。同時與哈六公
司約定,2×12年5月1日黃河公司將該股票回購,回購價按回購日股市收盤價計算。黃河公司對出售股票的會計處理是:終止確認了該金融資產,同時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逐項分析、判斷黃河公司對上述金融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黃河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由于黃河公司持有一項看漲期權,且預計該項金融資產在2×12年2月10日的公允價值為107萬元,屬于價內期權,因此,黃河不應終止確認該項金融資產。
參考會計處理:黃河公司繼續(xù)按照公允價值確認該項金融資產。由于該看漲期權【行權價105萬元大于資產公允價值104萬元,其時間價值(額外的支付額)為4(104-100)萬元。因此,繼續(xù)涉入負債的入賬價值為100萬元(104-4)】。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繼續(xù)涉入負債”科目。
(2)黃河公司對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該筆業(yè)務屬于售后回購,由于回購價格固定,與該金融資產有關的風險報酬并沒有轉移,不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黃河公司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1 200萬元,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1 200萬元。
(3)黃河公司應收票據貼現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不附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其風險報酬已經轉移,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同時確認損益。
(4)黃河公司出售匯泉公司股票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黃河公司按當日市價出售股票,同時按照約定的回購日當日價格回購,表明與該金融資產有關的風險報酬已經轉移到購入方,黃河公司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 2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 100
投資收益 200
(一)金融資產轉移的類型:
1、“出售”金融資產:應收賬款保理、票據貼現、出售持有的金融資產(對外投資類資產)。
2、資產證券化
(二)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計量
業(yè)務 |
終止確認,并確認資產轉讓損益 |
不終止確認,收到的款項確認為負債 |
1、應收賬款保理、應收票據貼現 |
1、不附追索權 2、附有追索權,但預計付款方不會違約 借:銀行存款 壞賬準備 營業(yè)外支出 貸:應收賬款 |
附有追索權,但預計付款方很可能違約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短期借款—本金 到期,借:短期借款—本金 貸:應收賬款 |
2、出售對外投資 |
1、出售,沒有其他約定的。 2、出售,同時簽訂看跌期權,該期權屬于重大價外期權的。 3、簽訂回購條款,按照公允價值回購的。 借:銀行存款 衍生工具—看跌期權(公允價值)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投資收益(或借方)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或相反分錄) |
1、出售同時簽訂看跌期權,該期權屬于重大價內期權的。 2、簽訂回購條款,按照約定價格回購的。 借:銀行存款 貸: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等科目 |
3、金融企業(yè)出售貸款 |
不附任何權利的 |
對出售的資產提供信用損失的全部擔保。 |
黃河公司2×11年有關金融資產的交易事項如下:
(1)2×11年1月1日,黃河公司向匯泉公司出售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金融資產初始入賬價值80萬元,轉讓日的公允價值為104萬元,獲得價款100萬元,但是雙方簽訂一項于2×12年2月10日以105萬元購回該資產的看漲期權合約。黃河公司預計該項金融資產在2×12年2月10日的公允價值為107萬元。當日,黃河公司終止確認了該項金融資產。
(2)2×11年1月1日,黃河公司從活躍市場上購入慧仁公司同日發(fā)行的5年期債券30萬份,支付款項(包括交易費用)1 200萬元,準備持有至到期。該債券票面價值總額為1 2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黃河公司于每年年末收取本年度利息。
2×11年年末黃河公司收取了本年度利息60萬元,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攤余成本為1 200萬元。
2×11年末由于資金緊張,黃河公司決定將該債券出售給哈六公司,取得價款1 200萬元。同時與哈六公司簽訂協(xié)議,1年后按照1 280萬元價格回購,該債券的利息由黃河公司收取。黃河公司在會計處理時,終止確認了該金融資產,借記“銀行存款”科目1 200萬元,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1 200萬元。
(3)2×11年2月1日,黃河公司將銷售產品取得的一張面值為2 0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到工商銀行貼現,取得貼現凈額1 980萬元。同時與工商銀行約定,工商銀行無論能否收回該筆票據款與黃河公司無關。黃河公司在會計處理時,終止確認了該筆應收票據,將貼現息20萬元計入了當期損益。
(4)2×11年3月1日,黃河公司從活躍市場上購入匯泉公司股票1 000萬元,黃河公司將該股票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6月末,該股票公允價值為1 100萬元,黃河公司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萬元。
7月1日,黃河公司將該股票按當日市價出售給哈六公司,取得價款1 200萬元。同時與哈六公
司約定,2×12年5月1日黃河公司將該股票回購,回購價按回購日股市收盤價計算。黃河公司對出售股票的會計處理是:終止確認了該金融資產,同時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逐項分析、判斷黃河公司對上述金融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黃河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由于黃河公司持有一項看漲期權,且預計該項金融資產在2×12年2月10日的公允價值為107萬元,屬于價內期權,因此,黃河不應終止確認該項金融資產。
參考會計處理:黃河公司繼續(xù)按照公允價值確認該項金融資產。由于該看漲期權【行權價105萬元大于資產公允價值104萬元,其時間價值(額外的支付額)為4(104-100)萬元。因此,繼續(xù)涉入負債的入賬價值為100萬元(104-4)】。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繼續(xù)涉入負債”科目。
(2)黃河公司對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該筆業(yè)務屬于售后回購,由于回購價格固定,與該金融資產有關的風險報酬并沒有轉移,不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黃河公司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1 200萬元,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1 200萬元。
(3)黃河公司應收票據貼現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不附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其風險報酬已經轉移,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同時確認損益。
(4)黃河公司出售匯泉公司股票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黃河公司按當日市價出售股票,同時按照約定的回購日當日價格回購,表明與該金融資產有關的風險報酬已經轉移到購入方,黃河公司應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 2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 100
投資收益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