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喻戶曉的成語故事

字號:

[釋義]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都清楚;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語出] 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喻戶曉。”
    [正音] 喻;不能讀作“yú”。
    [辨形] 喻;不能寫作“諭”。
    [近義] 婦孺皆知 眾所周知
    [反義] 默默無聞
    [用法] 形容某個事情廣為大家流傳。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結構] 聯(lián)合式。
    [辨析] (一)~和“婦孺皆知”;都含有“人們都知道”的意思。但~強調“各家各戶”都知道;“婦孺皆知”強調“婦女孩子”都知道。(二)~和“眾所周知”意義相近;但~偏重在各家各戶都知道;比“眾所周知”更深入一步;“眾所周知”不一定是人人都知道。
    [成語故事]:
    古代的一本名叫《烈女傳》的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姓梁的女子,人稱梁姑,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跟她的哥哥一家人住在一起。
    有一天,哥哥和嫂嫂下地干活去了,梁姑就在家獨自照看著哥哥的一個兒子和她的兩個孩子。當她在屋外的庭院里洗衣服的時候,屋里突然著起了熊熊大火,烈火將三個小孩子堵在屋子里,情況十分危急。
    梁姑奮不顧身地沖進屋子里,想先把哥哥的孩子救出來,但是因為屋子里濃煙滾滾,根本分不清哪個孩子是自己的小侄兒,所以等她把孩子抱出來一看,卻發(fā)現(xiàn)得救的是自己的兒子。這時候,火勢越來越猛,再進去救孩子的話她自己都有生命危險。她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捶胸大哭,心里想:這怎么得了啊!要是我不能把哥哥的孩子救出來,自己的孩子卻得救了,這樣一來,家家戶戶不都會知道我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了嗎?那么我以后將再也沒有臉去面對我的哥哥和嫂嫂了啊!不行,即使沖進去被燒死,我也得把自己的侄兒救出來!于是,她冒著生命危險再一次沖進了已成火海的茅草屋,結果孩子沒有被救出來,她自己也被燒死了。
    后來人們就用“家喻戶曉”來表示一些人物、故事或者事件每家每戶都明白,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喻,明白;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