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美術(shù)三年級上冊《有趣的鞋》教案

字號:

領(lǐng)域 設計,應用,欣賞,評述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 欣賞并發(fā)解種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風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 通過觀察討論,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與組成部分,學會用各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設計制作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 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試嘗各種不同材料的運用。
    教學評價建議
    1. 學生課前的準備是否充分。
    2. 學生能否運用各種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3. 整個教學活動中,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4. 簡單了解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guān)系,嘗試運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5. 學生的造型能力與形象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
    6. 美術(shù)教學中,如何運用廢舊材料美化教室的環(huán)境。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和學生課前分別收集一些廣告紙,舊的掛歷紙,包裝紙;零碎的布;舊毛線,鈕扣;彩泥等等。
    2. 學生課前準備剪刀,膠水,水粉顏料,油畫棒或水彩筆等。
    3. 課前教師收集虎頭鞋,涼鞋等別致有特色的鞋子,制作幾雙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做范例。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欣賞教師帶的來各種鞋子,引導學生通過“看”,“想”,“說”,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點及組成部分。
    2. 發(fā)展階段
    以小組為單位,在欣賞與聯(lián)想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進行圖形和色彩的分析,討論。訓練學生敏銳的造型感覺,采用大膽的表現(xiàn)形式,獨立完成一雙有趣的,用料獨特的鞋子作品。
    1>
    以小組為單位,對各種不同材料的鞋子進行討論,分析,提示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聯(lián)想,找出根據(jù)各種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質(zhì)地,圖形或色彩上產(chǎn)生不同效果。
    2>
    繪畫制作鞋子時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協(xié)調(diào),鼓勵學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圖形,可以根據(jù)學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赤直覺進行大膽隨意的創(chuàng)作。
    3>
    學生做作業(yè)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由學生自由選擇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廣告紙,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鮮艷,強烈的色彩感覺,突出表現(xiàn)鞋子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三、教學拓展
    1. 可以使用各種廣告紙,舊畫報,采用碎紙粘貼的形式,產(chǎn)生馬塞克式的效果來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 尋找各種不同顏色,圖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貼”,“縫”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創(chuàng)作。
    3. 用折泥制作立體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顏料添加花紋,顏色。
    4.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組鞋子的設計制作作品,并粘貼在廢舊的紙板上,同時為版面確定主題,美化設計,進行展示,評比。
    教學參考資料
    《中國民間工藝》
    《造型藝術(shù)》――綜合材料篇
    《造型藝術(shù)》――泥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