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教案范文

字號: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4、15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2、參與對圖形的圍、拼、折等實踐活動,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學難點:
    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四邊形以及它的特點,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邊形圖),你們見過它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的圖形嗎?在哪見過?
    看,這是教師在生活中見到的四邊形,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2圖
    第一幅圖是掛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圖是圍起來的籬笆墻,第三幅圖是樓梯的扶手。
    你能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拼出這樣的平行四邊形嗎?它跟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呢?試一試。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拼平行四邊形,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交流,展示學生拼圖結(jié)果,并讓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它們的對邊一樣長,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師邊畫平行四邊形邊指出:像這樣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分小組討論, 匯報。
    2.“想想做做”第2題。組織學生想一想,再圍一圍。
    3.“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在書上描一描,教師巡視檢查。
    4.“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動手完成。
    5. “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
    四、全課總結(jié)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