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基礎(chǔ)入門:南北笛曲風格上的差異

字號:


    一、底層差異
    南、北文化的的差異是南、北笛曲底層差異的源頭。地域文化向來是影響音樂風格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了頗有差異的音樂風格。這不僅僅是對器樂而言,比如我國陜北的民歌與陜南地區(qū)就有明顯的差異。以秦嶺為分界限,陜南地區(qū)的民歌更接近四川,而陜北的民歌則與山西、寧夏等地相近。這種自然與人文的地理分界造成了人類生存活動區(qū)域的分隔,從而產(chǎn)生了音樂文化發(fā)展的相對獨立性。這種在不同音樂文化圈與不同地域里各自獨立發(fā)展的音樂藝術(shù),就產(chǎn)生了音響形態(tài)上的差異,從而使人感受到音樂文化地域風格的差異。
    具體到笛曲的南北風格差異的形成,底層差異之一便是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環(huán)境。有些學(xué)者認為:“地理與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對音樂的形態(tài)產(chǎn)生有某種影響”,比如,北方的笛曲,表現(xiàn)出平原地區(qū)的寬廣、奔放的風格特征;而南方的笛曲,則呈現(xiàn)出江南水鄉(xiāng)的細膩與婉轉(zhuǎn)。二者截然不同。也許,這就是長城與小橋的不同魅力。
    底層差異之二是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在一個地域內(nèi),常常由于師承或共同的審美偏好,使得一群音樂家的個人風格中具有某些共同性,可以稱之為 “群體風格”或換言之“流派”。比如在巴洛克時代,歐洲音樂形成了威尼斯樂派、曼海姆樂派等風格流派。中國很多樂器的演奏也存在著“南派”與“北派”,如琵琶獨奏在明、清時期,就有“南派”與“北派”之分。這種風格流派的形成與群體風格不無關(guān)系。
    北方的笛曲演奏和創(chuàng)作群體中較為突出的是馮子存,他生于河北,在北方的濃郁的民間音樂的環(huán)境下成長,在深入了解民間音樂,特別是“二人臺”的基礎(chǔ)上,對北方笛曲風格的鞏固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代表曲目有《五梆子》、《喜相逢》等等。在他的影響下,北方笛曲的群體風格進一步擴展,華麗、奔放也成為北方笛曲的風格寫照。
    而在南方笛曲的群體風格的形成中,不可忽視的演奏家是陸春齡。這位生于上海的演奏家,在汲取江南絲竹等民間音樂的養(yǎng)料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獨特的演奏特點,其音樂圓潤動聽、柔潤縹緲,并由此促進了南方笛曲群體風格的鞏固。這種群體風格的形成又與當?shù)氐恼谓?jīng)濟、思想文化以及其他的藝術(shù)形式分不開。
    南、北笛曲風格的形成,與其當?shù)氐湫偷乃囆g(shù)形式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南方笛子又稱“曲笛”,用于南方諸樂種和昆曲的伴奏。北方笛子又稱“梆笛”,主要用于北方諸樂種和梆子腔劇種的伴奏??梢?,南、北笛曲內(nèi)在的奠基因素不同。所謂“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淮北則為秸?!蹦戏降亚饕哺诮辖z竹這種民間樂種,并繼承了此樂種柔美、細膩的特點;北方笛曲則主要植根于二人臺這種流傳于北方的民間樂種,形成了熱情、奔放的風格特征。
    南、北笛曲在不同的藝術(shù)背景下成長,自然會形成不同的風格。這種藝術(shù)背景又構(gòu)成了一種文化環(huán)境,并影響著當?shù)厝藗兊膶徝榔?,從而又進一步風格的形成。本質(zhì)的差異決定了形式的差異。
    二、表層差異
    南、北笛曲風格差異的表層差異是通過樂器和樂曲表現(xiàn)出來的。二者共同促進南、北笛曲風格的形成。
    樂器形制的不同,是影響南北曲笛音響、音色形成差異的根本原因。從笛子的尺寸來講,北方的梆笛較短,南方的曲笛較長;梆笛的管徑較細,曲笛則較粗。從笛子的音域方面講,梆笛的音域為小字一組的d到小字三組的e;曲笛的音域為小字組的a到小字二組的b。梆笛的短、細、高與曲笛的長、粗、低構(gòu)成了二者截然不同的音色與調(diào)性。梆笛的音質(zhì)較純,音色也較明亮;曲笛的音質(zhì)較混,音色則較暗。
    形制的差異也為南、北笛曲各自的記譜法和演奏技巧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當然也為兩者樂曲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梆笛與曲笛的樂曲擁有著南、北不同的特色,這種特色的形成是由諸多部分所組成。除上述樂器形制以外,又可以包括演奏技巧、旋律線、速度等幾個主要部分。
    梆笛的演奏技巧較為靈活、多變,所以,往往要求演奏者的指與舌能夠快速的運動,利用厚重、通暢的氣息來自如運用吐音、抹音、花舌音、垛音、顫音等等高超技巧,并有所發(fā)揮。所以,大部分梆笛的笛曲都較俏麗、活波和生動。不同的技法的運用,又為樂曲增添了幾份光彩。如在《五梆子》笛曲的三次變奏中,運用的技法不同,其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同。垛音和花舌音的運用使第一次變奏詼諧、風趣;頓音的運用又增添了第二變奏的活波;垛音和花舌飛指顫音技法的運用又使高潮突顯,旋律更加激奮。
    曲笛的演奏技巧則較為注重手指的運用。梆笛中一些用舌完成的技巧,在曲笛中則用手指來完成。但曲笛的技巧也有自己獨到之處,如喚音、增音、疊音以及打音等技巧的運用增強了曲笛樂曲的柔潤、細膩。在《鷓鴣飛》笛曲中,技法的裝飾使樂曲的江南風韻極為突出。
    南、北笛曲的旋律線條由于音階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北方笛曲多采用七聲音階;南方笛曲則多采用五聲音階。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了北方多跳進、南方多級進的旋律線條。這也使北方笛曲多了一份“遒勁”,南方笛曲多了一份“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