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筍芽兒》教學設計

字號:

教學分析: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奮發(fā)向上的,生命是頑強的。二年級的學生就像剛鉆出地面的筍芽兒一樣,向往美好的事物,有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骸K?,本課的學習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讀準確,讀流利,然后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lǐng)悟內(nèi)容、體會情感、品味生命,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同時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學習的興趣和對新事物的好奇促進語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課文的感情朗讀、體會科學童話中蘊含的意義。“揉、漆、辮、”的識記,“喊、筍、喚”的書寫。
    教學準備:
    課件、竹筍實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揭題
    1、出示謎語: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學生猜謎,之后用語言描述竹筍的樣子。
    師說: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示“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自主、合作學習,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課文
    ⑴、識字: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⑵、朗讀:讀準課文,讀通課文。
    ⑶、思考: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小組交流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3、師生交流
    ⑴、摘果子游戲:指讀生字。
    ⑵、重點識字:用各種方法識記較難認的幾個字(根據(jù)學生情況而定)。
    ⑶、讀詞:同桌互相指讀檢查。
    ⑷、分組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通順。
    三、再讀課文,啟發(fā)思考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收獲,并質(zhì)疑問難(其他學生能夠馬上回答的問題就當時解決)。
    2、老師總結(jié):這篇課文主要寫的就是小小的筍芽兒逐漸長大的過程。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同桌互相檢查雙橫線里的生字識記情況,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指導書寫“岡”“轟”“喊”三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指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回顧上節(jié)課的收獲,播放課件,學生邊聽(范讀)邊看(畫面),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2、啟發(fā)思考:課文怎樣描寫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并相機學習課文中的相應內(nèi)容。
    ⑴、引導學生知道筍芽兒是在春雨、春雷、媽媽和太陽公公的關(guān)愛下長大的,通過品讀、賽讀、分角色讀感受課文表達的感情。尤其是課文沒有寫出春雷的語言,請學生自己想象補充,并朗讀。
    ⑵、課文用一些精準的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筍芽兒的生長過程,讓學生通過讀、換詞比較(“一個勁兒”“鉆”等詞語)、動作表演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感悟。
    3、談一談: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諸如筍芽兒勇敢、春雨很關(guān)心筍芽兒、媽媽很愛小筍芽兒等說法都值得贊揚)
    4、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比比誰讀得好。
    三、配樂朗讀,整體感悟。
    四、指導寫字
    1、觀察“世”“界”“筍”“芽”“呼”“喚”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