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鹿和狼的故事

字號: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2、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發(fā)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么故事,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三、學生自學、思考
    四、小組討論,交流以上思考題,集體匯報交流
    五、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讀了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復述發(fā)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點討論
    1、為什么我們不應該完全消滅兇殘的狼?”再度課文,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系
    (1)、什么叫制約?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2)、再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么樣?
    找到描寫這些情景的段落,反復讀讀,想象一下,那時怎樣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描述一下嗎?見到如此情景你想說什么?
    (3)、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看過還聽過類似鹿和狼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嗎?試著講一講
    七、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業(yè):寫寫讀了這片課文的感受,同學之間交流
    板書: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消滅狼→鹿吃植被→林毀鹿死
    不能違背生物界發(fā)展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