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周記800字: 中國式流言

字號:

直率的鯽魚責(zé)備螃蟹橫行,緣由竟是聽了別人的評論便信以為真,這像極了中國人愛聽“中國式流言”。
    中國人愛聽流言,自古有之?!暗缆犕菊f”“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都是流言信徒的拿手好戲,以至于才有后來魯迅先生的口誅筆伐——“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字字痛心泣血,不忍卒讀。
    其實中國人大抵是善良的,只是有一顆輕信的心和掩不住的口,最典型的莫過于多人游說讓聰慧的孟母相信兒子殺了人而逃跑的“成功”案例了。那些左鄰右舍也許只是出于好意,如同平日里丟棄瓜子殼,納進鞋底里的家常里短、雞毛蒜皮一般,沒有惡意,說說話,解解悶,如此而已。 然而如此口無遮攔,常常導(dǎo)致流言四起,以至于會傷害一些本分善良的老實人。
    四川柑橘被查出有問題,隨即進行了銷毀處理,但處理不掉的是流言,而且乘著風(fēng)刮得沙塵滾滾。2009年的柑橘價格一度跌入谷底,辛苦勞作一年的果農(nóng)幾乎是血本無歸,衣食無著,叫苦不迭。 在這個網(wǎng)絡(luò)時代里,那流言借助了現(xiàn)代化手段,傳播更為便捷,大有鋪天蓋地之勢。“詐捐門”“摑掌門”“潑墨門”“艷照門”,門門風(fēng)起云涌。在各大論壇慷慨陳詞,人們好像都對事實“了如指掌”,每個人都像是浪尖上罵得最兇、最犀利的一個。當(dāng)事件過去,多數(shù)人大抵都不記得什么了,可留給那些被誤判者的傷痛卻是難以愈合的。從幾年前的趙薇穿國旗被痛斥,到余秋雨被詐捐門所累,到閻崇年講清史被摑掌,再到犀利哥、鳳姐等風(fēng)云人物。我們沒有被罵過,所以不明白那種痛有多深,能做的只能是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做得太過火?那些人是否真的不可饒恕?我對事實真相了解多少?問過之后,也許我們就不會那么義憤填膺了。 鯽魚也許是熱心腸,也許是好心地勸誡,但它畢竟錯了?,F(xiàn)實生活中的“螃蟹”們會生氣,后果很嚴重! 流言止于智者,當(dāng)流言再起時,請莫人云亦云。風(fēng)云過后,真相自會大白,不必平添許多無辜的受害者。管好您的嘴巴,讓刮了千年的中國式流言風(fēng)歇歇吧,歇歇吧!
    點評: “題好一半文”,本文題目好,好在大氣、深刻、犀利。文章剖析了“中國式流言”的起因、淵源、傳播和危害,涉及面廣,時代氣息濃。鞭撻了“長舌頭”的劣根性,切中時弊,發(fā)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