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素材:關(guān)于守信

字號:

(1)引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必誠信,行必忠正。--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經(jīng)》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2)事實論據(jù)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張人。年輕時在太學(xué)求學(xué),與汝南元伯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學(xué)習(xí),后來都請假離開太學(xué)返鄉(xiāng),范式對張劭說,"二年后回到太學(xué)讀書,(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見一見你的幼子."于是一起約好了日期。當(dāng)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zhǔn)備酒菜招待范式。母親問:"兩年前分手時,千里之外約定的話,你就那么確定他會來拜訪嗎?"張劭回答:"范式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你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范式果然來到。大家登上大廳一起飲酒,最后開心的分別了。
    太史慈應(yīng)約來還
    太史慈,青州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一次,他在神亭戰(zhàn)敗,被孫權(quán)的兄長孫策俘獲了。孫策以前就聽說過太史慈的大名,于是就立即為他松綁,并以禮相待,還向他詢問下一步進(jìn)軍的策略。太史慈見孫策如此對待自己,倒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只是一味地說:“我乃敗軍之將,不配共論大事。”孫策則說:“從前,韓信定計于廣武君李左車,現(xiàn)在,我想請教將軍,您又何必推辭呢?”
    太史慈見孫策如此懇切,就說:“劉繇所部剛被打敗,士卒離心,如果分散了,就很難再聚攏起來;考慮到這種情況,想請您采取布施仁惠的措施加以安撫,又恐怕不符合您的心意?!睂O策聽了太史慈的話,長跪施禮回答說:“這實在是我內(nèi)心所希望的。明天中午,希望您再回到這里來?!敝T將都很懷疑,認(rèn)為讓太史慈走了,他明天就不會再來了。孫策則不這樣認(rèn)為,他說:“太史子義,乃青州名士,以信用和道義為立身處世的首要原則,他一定不會欺騙我的?!钡诙欤瑢O策下令大擺宴席,宴請各路將領(lǐng),擺設(shè)酒食,立竿視影。正午時分,太史慈果然到了。孫策非常高興,后來常常與他商議軍事。
    郭進(jìn)守信
    太祖時,郭進(jìn)的官職是西山巡檢,有人密報說他暗地里和河?xùn)|劉繼元有交往,將來有可能造反.太祖聽后大怒,認(rèn)為他是誣害忠良之人,下令將他綁起來交給郭進(jìn),讓郭進(jìn)自己處置.郭進(jìn)卻沒有殺他,對他說:"如果你能幫我攻占河?xùn)|劉繼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還能賞你一個官職."
    這年末,這個人果然將劉繼元的一個城誘降過來了.郭進(jìn)將他的這件事上報給了朝廷,請求給他一官半職.太祖說:"你曾經(jīng)誣害我的忠良之臣,可以免掉你的死罪,給你官職卻是不可能的."命令還是將這個人交給郭進(jìn).郭進(jìn)再次進(jìn)言:"如果皇上讓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于是,太祖就給那人賞了一個官職.君臣之間也是應(yīng)該守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