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成人高考大學(xué)語文備考題第十二篇

字號:

1.在《季氏將伐顓臾》中,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
    2.《諫逐客書》一文在哪幾方面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3.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所指的“第三樣時代”的含義是什么?
    4.《愛爾克的燈光》一文中,三種燈光分別象征著什么?
    5.《寶玉挨打》一文中,寶玉挨打的導(dǎo)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1.孔子反對貪欲,反對兼并,提倡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國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屬小國,反對武力征討的對外政策。
    2.(1)客有功與客無過的對比;(2)重物與輕人的對比;(3)納客與逐客的利害對比。
    3.“第三樣時代”是相對于“想做奴隸而不得”與“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這樣兩個時代提出來的。“第三樣時代”就是中國歷從未有過的人民當(dāng)家做主而不做奴隸的新時代。
    4.故居門內(nèi)昏暗的燈光象征著舊家庭及其賴以生存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沒落、崩潰;愛爾克的燈光象征著美好希望的破滅和舊生活的悲?。骸拔倚撵`的燈”象征著作者對新生活的信念和對理想的追求。
    5.寶玉挨打的導(dǎo)火線是:①寶玉因金釧自盡而哀傷,見賈雨村時,竟無一點慷慨揮灑的談吐,表現(xiàn)出他對仕途經(jīng)濟的冷漠。②忠順王府派人來追查琪官,暴露他私下與戲子往來,無視尊卑貴賤的封建秩序,招惹是非。③賈環(huán)誣陷他逼*母婢,致使金鑰跳井,更加激怒了賈政。寶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與作為忠實衛(wèi)道士的父親賈政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寶玉挨打?qū)嶋H上是封建正統(tǒng)勢力對其叛逆者的殘酷鎮(zhèn)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