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衛(wèi)生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輸血技術專業(yè)-正高級

字號:


    衛(wèi)生系列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大綱
    (輸血技術專業(yè)——正高級)
    一、專業(yè)知識
    (一)本專業(yè)知識
    1.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血液制品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血站管理辦法》《采供血機構設置規(guī)劃指南原則》《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管理辦法》《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等血液管理法律法規(guī)。
    2.熟練掌握《輸血醫(yī)學常用術語(WS-T203)》《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18469)》《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消毒技術規(guī)范(2002)-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單采血漿站基本標準》等血液相關標準。
    3.掌握生命倫理學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獻血和輸血倫理原則 、準則及管理方法等。
    4.熟練掌握無償獻血與安全獻血知識。
    5.熟練掌握從獻血到輸血整個過程的質量管理基本理論與應用。
    6.熟練掌握臨床輸血專業(yè)知識。
    (二)相關專業(yè)知識
    1.熟練掌握輸血相關生理學、生物化學、醫(yī)學微生物學、醫(yī)學免疫學基本理論與應用;掌握輸血相關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基本理論與應用。
    2.熟練掌握質量管理基本理論與應用。
    3.熟練掌握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梅毒、瘧疾、巨細胞病毒與HTLV-I/II等輸血傳播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
    4.熟練掌握科研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理論與應用。
    5.熟練掌握需應用輸血治療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與治療原則。
    二、學科新進展
    1.掌握國內外輸血醫(yī)學新進展、新理論和新知識。
    2.掌握輸血醫(yī)學新技術及其應用。
    三、專業(yè)實踐能力
    1. 熟練掌握獻血者招募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安全獻血程序與注意事項。
    2. 熟練掌握各種血液成分制備原理、操作程序、質量控制;熟練掌握血液成分保存、運輸與發(fā)放操作程序與質量控制。
    3. 熟練掌握血液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
    4. 熟練掌握血液凝血因子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熟練掌握常見出血與血栓性疾病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
    5. 掌握血液篩查策略的建立方法;掌握血液篩查試驗的評價與選擇方法。
    6. 熟練掌握紅細胞、白細胞與血小板等血型血清學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和質量控制;掌握紅細胞、白細胞與血小板等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原理、方法、臨床意義和注意事項。
    7. 熟練掌握臨床輸血過程管理與操作規(guī)程;掌握臨床輸血質量改進的基本方法。
    8. 熟練掌握臨床合理輸血與療效評估。
    9. 熟練掌握自身輸血;掌握治療性血液成分單采和置換技術方法與應用;掌握血液代用品應用。
    10. 熟練掌握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生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和防治原則。
    11. 熟練掌握血液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專業(yè)知識。
    附本專業(yè)主要相關性疾病與實驗室檢查項目
    1.病毒性肝炎
    2.艾滋病
    3.巨細胞病毒感染
    4.梅毒
    5.瘧疾
    6.敗血癥
    7.心功能不全
    8.休克
    9.肝硬化
    10.消化性潰瘍
    11.上消化道出血
    12.慢性腎功能不全
    13.再生障礙性貧血
    14.溶血性貧血
    1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16.陣發(fā)性睡眠型血紅蛋白尿
    17.白細胞減少與粒細胞缺乏
    18.白血?。ú话ㄌ厥庑停?BR>    19.骨髓增生性疾病
    20.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1.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有病
    2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23.燒傷
    24.器官移植
    25.產(chǎn)前和產(chǎn)后出血
    26.新生兒溶血癥
    27.血液成分采集制備與保存發(fā)放
    28.血液一般檢測
    29.血漿蛋白質檢測
    30.肝臟血清酶學檢測
    31.膽紅素代謝檢測
    32.輸血相關病原微生物檢測(應包括:分子生物學檢測)
    33.血液凝血因子與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34.血型血清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
    35.DIC的實驗室診斷
    36.輸血不良反應與相關性疾病實驗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