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詩句:《春日野行》

字號:

《春日野行》原文
    雨漲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藥,
    水田叫噪官蝦蟆。鏡中有浪動菱蔓,陌上無風飄柳花。
    何事輕橈句溪客,綠萍方好不歸家。
    《春日野行》注釋
    雨漲西塘:一本作“日西塘水”。金堤:對堤的美稱。斜:念xiá。
    芊芊:茂盛貌。碧:一本作“百”。晴:一本作“青”,一本作“暗”。[2]
    明媚:一本作“明滅”。
    官蝦(há)蟆(má):對蛤蟆的戲謔之稱。據(jù)《晉書》記載,晉惠帝天性愚蒙,一次聽聞蛤蟆叫,便問侍從之人:“它們是為官叫,還是為私叫?”侍從回答:“在官地則為官,在似地則為私?!?BR>    鏡:指平靜如鏡面的塘水。一本作“湖”。菱:一本作“芰”。
    飄:一本作“吹”。
    橈(ráo):船槳,借指船。輕橈,即輕舟,一本作“扁舟”。句(gōu)溪客:飛卿自指。句:一本作“向”。
    方:一本作“雖”。
    《春日野行》賞析
    此詩前六句所描繪的西塘是否臨近句溪,難以明辨。劉學鍇先生揣測二地相鄰,然而卻并無自信。若以二地相鄰為前提,則此詩寫飛卿客游他鄉(xiāng)西塘時,眼前風光牽動了其歸家之思。然而細味末句“綠萍方好不歸家”,似指家鄉(xiāng)的綠萍正好,而非眼前所見之景物。如此則西塘似指家鄉(xiāng),句溪似指飛卿當下所在地(即“春日野行”之地)。此說若是,則前六句所寫的西塘景物便是飛卿想象而來的,因家鄉(xiāng)如此美好,才引出他的歸家之思。當然,無論西塘與句溪關系如何,都不會影響讀者對前六句所描繪的旖旎風光的欣賞。
    《春日野行》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與韋莊并稱“溫韋”?,F(xiàn)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