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6)

字號:

一、選擇題
    1.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稱為(  )
    A.氣質
    B.性格
    C.意志
    D.情感
    2.情緒與情感是以下列哪種選項為中介的反映形式(  )
    A.需要
    B.動機
    C.態(tài)度
    D.認識
    3.某下崗女工在找到工作時,感到平靜而高興是下列哪種情緒狀態(tài)(  )
    A.心境
    B.激情
    C.應邀
    D.熱情
    4.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引起的情緒是(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5.“滿意與不滿意”是情緒、情感的哪種兩極性作用(  )
    A.肯定與否定
    B.增力與減力
    C.激動與平靜
    D.緊張與輕松
    6.情緒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A.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
    B.B客觀事物的外部現象
    C.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
    D.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二、辨析題
    1.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興趣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
    2.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帶有彌散性的情緒狀態(tài)。
    3.壓力指有機體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脅時出現的特異性身心緊張的狀態(tài)。
    4.情緒具有信息傳遞的功能。
    三、簡答題
    1.簡述情緒的性質。
    2.什么是情緒,并簡述情緒與認知的關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A
    4.C
    5.A
    6.D
    二、辨析題
    1.錯誤。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
    2.正確。心境是一種緩和而又微弱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持續(xù)的時問較長,少則幾天數日,長則數年之久。而且它是一種非定向的彌散性的情緒體驗,它并不指向特定對象。
    3.錯誤。壓力指有機體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脅時出現的非特異性身心緊張的狀態(tài)。
    4.正確。情緒在人際間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情緒的外部表現,即表情來實現的。
    三、簡答題
    1.情緒為刺激所引起;情緒是主觀意識經驗;情緒狀態(tài)不容易自控;情緒與動機關系密切。
    2.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情緒與認知的聯系:(1)認知是產生情緒、情感的前提和基礎。人們通過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有了對事物各種屬性的認識,才能有主客體之間需求關系的反映,從而產生情緒與情感,沒有對事物的認識就不能產生情緒和情感。(2)情緒對認知有動力作用。人的情感不僅以認識為基礎,反過來又會影響人的認識過程。情緒與認知的區(qū)別:(1)認知反映客觀事物本身的屬性,情緒則反映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需求關系。(2)認知活動隨意性強,情緒活動隨意性弱。(3)情緒比認知活動有更強和鮮明的機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