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說:“書法字法,本于筆,成于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矣?!?《藝舟雙揖》書法是視覺藝術,除了線條的變化外,還講究色彩,黑白二原色的對比本身就有一種色彩美。人們習慣上說“墨分五色”,即濃、淡、枯、潤、濕,實際上遠不止這五種。墨色的變化,不僅能增強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而且也具有一種墨趣,蘇軾喜歡濃墨,螢其昌說他的墨跡K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耳”。(_《畫禪室隨筆》)劉墉也喜歡濃墨,以致有“濃墨宰相”之稱。王文治喜歡談墨,故而有“淡墨探花”之譽。墨的濃淡選擇是書法家個人的習慣。一般說來,墨法應該是濃淡結(jié)合,枯濕并用,這樣才能造成多姿多彩的筆墨效果。其實墨法的選擇與創(chuàng)作時選用的書體關系至密,“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矣”(姜夔《續(xù)書譜》)?!耙詽櫲″?,“以燥取險”,又說明墨法對字的形質(zhì)、氣韻的影響。一般說來,墨的干、燥、濃決定字勢的險峻,具有陽剛之美;而墨的濕、淡、潤決定字勢的姿媚,具有陰柔之美?!皾庥浠?,淡欲其華”,“不善用墨者,濃者易枯,淡則近薄”(周星蓮《臨池管見》)??梢娔ㄒ陂L期不斷的書法實踐中才能掌握。當然,墨法也離不開個人的審美情趣、習慣等,不能一概而論。古人研墨,今人多用墨汁,盡管手段不同,但墨法還是必須講究的,因為它涉及到書法的色彩、血肉和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