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4語文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時訓練

字號: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倨傲(jù) 佯為(yáng) 傳舍(zhuàn) 澠池(miǎn)
    B、繆賢(Miào) 肉袒(tǎn) 瑕疵(xiā) 列觀(guàn)
    C、湯鑊(huò) 駑馬(nù) 盆缶(fŏu) 訣別(jué)
    D、琴瑟(sè) 刎頸(wĕn jĭng) 不懌(yì) 間道(jiān)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徒:只,不過
    B、顧吾念之 顧:只是,不過
    C、獨畏廉將軍哉 獨:唯獨
    D、卒相與歡 卒:最終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夫秦強而趙弱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
    D、拜為上卿 我為趙將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壁,可予不
    B、拜送書于庭
    C、召有司案圖
    D、請奉盆缶秦王
    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活用類型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A、間至趙矣 B、乃前曰 C、而相如廷叱之 D、怒發(fā)上沖冠
    6、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域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臣之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B、于是相如前進缶
    C、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D、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7、閱讀“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至“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一段,回答問題:
    1)加點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
    例句:“徒慕君之高義”
    A.徒以吾兩人在也 B.徒見欺 C.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2)對“所以”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 )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②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③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④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⑥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3)對“之”和“而”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②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④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8、請在本文中找出五個至今仍常用的成語或熟語:
    。
    五、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巿,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比羝鋭艥瞥?,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稱:談論
    B.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 紿:欺騙
    C.而歸直于秦 直:通“值”,價值
    D.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巿 僇:侮辱
    2、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得其情而畏之則予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之二蟲,又何知
    C.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D.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3、下列不能表現(xiàn)“未敢以為信”的一項是( )
    A.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B.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C.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D.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
    4、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譯文:
    (2)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譯文:
    5、對于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王世貞認為是天意,而司馬遷認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