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下冊歷史教案: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字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識記荷蘭的殖民擴張情況,了解新航路的開辟對荷蘭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2、掌握英國世界殖民霸權的建立過程。
    3、了解殖民掠奪的史實,理解殖民掠奪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有效手段;同時殖民掠奪導致了亞、非、拉美殖民地的極端貧困與落后。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讀圖的習慣,形成對歷史問題的感性認識。
    2、引導學生多角度看待殖民擴張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歷史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殖民擴張的認識與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列強的殖民活動,客觀看待殖民擴張對世界的影響。
    2、培養(yǎng)學生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教學重點: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
    教學難點: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展示三張明星的圖片
    師:這些明星大家很熟悉,請一位同學說說他們的名字,并找出他們的共同之處。
    生:NBA巨星科比、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球王貝利。他們都是黑人。
    師:黑人的故鄉(xiāng)在哪里?
    生:非洲。
    師:他們后來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陸上?
    生1:殖民擴張;
    生2:黑奴貿易。
    師:16世紀早進行殖民擴張的國家就是早開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動畫展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擴張的地圖,了解其概況),在17世紀繼之而起的殖民帝國是“海上馬車夫”荷蘭,18世紀中期取代荷蘭成為世界上大殖民帝國的是英國,那么這兩個國家是如何成為世界大國的?它們走過什么樣的歷程?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將要探討的問題。
    新課學習:
    【讀】課程標準:
    1、了解:荷蘭、英國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
    2、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理】課文結構:根據(jù)課程標準和課文子目整理課文結構如下:
    一、殖民擴張:荷蘭、英國的崛起:條件、概況
    二、世界市場的拓展:途徑、影響
    【思】課文探究 :
    一、殖民擴張:荷蘭、英國的崛起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荷蘭,請哪位同學介紹一下你知道的荷蘭?
    生1:荷蘭有風車、郁金香,還有木鞋。
    生2:“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幾乎
    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
    師:17世紀的荷蘭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有限,其生存環(huán)境基本上無任何明顯的優(yōu)勢。
    但它卻在17世紀成為世界性的殖民大國,勢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被譽為“海上
    的馬車夫”。人們在驚詫之余不僅要問:荷蘭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思】探究:閱讀第26頁第1—3自然段,回答:“荷蘭進行殖民擴張的自身條件有哪些?”(教師從地理位置、政治、經(jīng)濟三個角度引導學生來分析)
    生1:瀕臨大西洋,地理位置優(yōu)越。
    師:荷蘭一直瀕臨大西洋,為什么此時我們才認為它的地理位置很優(yōu)越呢?它的優(yōu)越體現(xiàn)在哪里?
    生1:因為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瀕臨大西洋,則處于世界貿易中心,便于海外活動,所以地理位置優(yōu)越。
    生2:政治方面: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國王的統(tǒng)治,贏得國家獨立,在17世紀已經(jīng)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生3:經(jīng)濟方面:有經(jīng)商傳統(tǒng),手工業(yè)發(fā)達;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迅速;造船業(yè)發(fā)達;對外貿易發(fā)達,被譽為“海上馬車夫”。
    【思】讀《荷蘭的殖民擴張》圖并結合課文第26頁第4段,回答:荷蘭主要通過什么方式進行殖民擴張?17世紀荷蘭分別在非洲、美洲和亞洲侵占了哪些國家或地區(qū)?
    生: 荷蘭殖民擴張的主要方式:成立東印度公司等壟斷性的貿易公司,積極進行殖民爭奪,建立殖民地與殖民據(jù)點:在非洲,從葡萄牙手里奪取好望角殖民地;在亞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據(jù)點,奪得了馬六甲和錫蘭,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一帶,并一度占領了中國領土臺灣;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殖民地。
    師:17世紀荷蘭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商業(yè)殖民帝國,但很快被它的鄰國英國取而代之。 【思】閱讀課文第27頁第1、2兩段,回答:“英國進行殖民擴張的自身條件有哪些?”(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分析荷蘭進行殖民擴張所具有的自身條件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生1:地理位置: 得天獨厚,位于大西洋沿岸
    生2:政治方面:進行資產(chǎn)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并完善。
    生3:以手工業(yè)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繁榮。
    生4:英國還注重發(fā)展海軍力量,為殖民爭奪提供了武力保障。與荷蘭相比,增加了一個軍事條件。
    【思】讀《日不落帝國》圖并結合課文第2目探究:英國自詡為“日不落帝國” 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簡述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過程。
    生1:18世紀中期,英國在亞、非、美洲及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
    師:“日不落”是指英國殖民版圖的廣闊,全球24個時區(qū)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
    生2: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過程:
    ①1588年,“無敵艦隊”之戰(zhàn),打敗西班牙,英國開始確立殖民霸權;
    ②成立壟斷性貿易公司,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據(jù)點。③17世紀中后期三次英荷戰(zhàn)爭,打敗荷蘭。并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改名為紐約。進一步確立了殖民霸權;
    ④18世紀中期,通過七年戰(zhàn)爭,打敗法國。在北美,奪取法國手中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法蘭西;在印度,擴大殖民勢力終確立了殖民霸權。
    【思】討論:我們可以從荷蘭的興衰歷程和英國的強盛歷程中獲得哪些啟示?
    生1: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盡快提高我國綜合國力;
    生2:實現(xiàn)制度創(chuàng)新;
    生3:積極發(fā)展本國的工商業(yè);
    生4:積極發(fā)展海外貿易,實行對外開放;
    生5:建立能保障自身經(jīng)濟順利發(fā)展的國防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
    師: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六十周年,4月23日在青島進行了大型的海上閱兵式。
    師:在西歐國家進行殖民擴張的同時,世界市場也在進一步拓展。
    二、世界市場的拓展
    師:什么是世界市場?首先請一位同學解釋“市場”的含義?
    生:進行貿易和商品交換的場所。
    師:在“市場”前加上“世界”,有什么含義呢?
    生:進行貿易和商品交換場所的范圍擴展到了世界。
    師:所以“世界市場”的概念就是:世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lián)系起來的各國市場的總和。
    如果在“世界市場”前再加上“資本主義”,又有什么含義呢?
    生:說明在世界市場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是資本主義國家,是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方式。
    師:那世界市場的雛形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生: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結束了,各地的文明開始回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師:如果世界市場得到拓展應該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大家通過“世界市場”的概念:“世
    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lián)系起來的各國市場的總和”來進行思考。
    生1:在世界范圍內加入到世界市場中的國家或地區(qū)越來越多,可以體現(xiàn)世界市場的拓展。
    生2:對外貿易更加頻繁,貿易量的增加也可以體現(xiàn)世界市場的拓展。
    師:同學回答的很好,那我們來看一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圖,從中我們能體會到世界市場的拓展嗎?
    生1:能,進行世界貿易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西歐;以西歐為中心向四周發(fā)射的貿易路線象許多根線把世界各大洲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生2:還有進行世界貿易的港口和商站遍及歐洲、美洲、非洲、亞洲。
    【思】探究:根據(jù)《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圖并閱讀課文第3目第1-3段正文,請回答:工業(yè)革命前,資本主義列強建立、拓展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生:殖民擴張與掠奪。
    師:很好,下面我們就以“罪惡的黑奴貿易”為例來進一步的了解:
    “出程”:殖民者帶廉價的貨物從歐洲出發(fā)到非洲“換取”奴隸;“中程”:從非洲到美洲販賣奴隸;“歸程”:從美洲運原料、金銀回到歐洲。就這樣,以黑奴貿易為中心,把歐、非、美、亞各洲的整個商業(yè)都聯(lián)系起來。西歐指揮著幾個洲之間的這些貿易,從中獲取了大的利潤。
    而且,歐洲經(jīng)過黑奴貿易獲得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大量原料,又促進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又使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qū)對商品市場及原料產(chǎn)地的需求越來越大,于是他們把殖民擴張的魔爪伸向世界更多的地方,更多地方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世界市場得以進一步拓展。
    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生: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拓展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的過程也就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拓展的過程。
    師:除了“黑奴貿易”外,還有哪些殖民擴張和掠奪的方式?(展示材料引導學生歸納)
    生:搶掠財富、種族屠殺、壟斷貿易。
    【思】閱讀本目2-3段正文及“學思之窗”材料,請回答:17-18世紀,世界市場的拓展對殖民者、殖民地各有哪些影響?(引導學生對影響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
    生:對殖民者:為西歐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工業(yè)革命的開展;
    對殖民地:帶來極大的災難和破壞。
    【結】結合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回顧相關的基礎知識:
    【測】相關試題。
    教學反思:
    本課是人教版《歷史 必修2》第二單元的第二課,在單元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殖民擴張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而展開,世界市場的拓展又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本案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本課第一大亮點:采用了五步教學法:“一讀、二理、三思、四結、五測”。
    1、一讀“課程標準”:在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時都嚴格以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jù),既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又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2、二理“課文結構”:高中為模塊教學,知識較為零散,學生對基本的歷史線索不太清楚,根據(jù)課程標準和課文子目整理課文結構,構建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掌握。
    3、三思“問題探究”:采用師生對話的形式,以問題探究帶動學生,層層設疑,環(huán)環(huán)相扣,
    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掌握知識。
    ①是以課文內容為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性的思維能力,又融會貫通地掌握了知識;
    ②是充分運用歷史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增加感性了解,提高了學生獲取有效信
    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的能力。
    4、四結“基礎知識”、五測“學習成果”:基礎知識落實到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新課程下要堅持抓基礎。
    二、本課第二大亮點:對于教學難點:“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的確認和處理。
    1、確認其難點的原因:
    ①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貫穿本單元的主線是“市場”;
    ②“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個歷史概念是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
    ③學生很難弄清楚“殖民擴張掠奪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間的關系。
    2、在處理解決難點方面我經(jīng)過反復思索,設計如下:
    ①是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個概念分為三部分:“市場+世界+資本主義”來逐個解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
    ②再從世界市場的概念“世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lián)系起來的各國市場的總和”入手,讓學生把握其中的關鍵詞“各國市場的總和”和“對外貿易”來分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拓展會有的一些表現(xiàn);
    ③通過展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圖讓學生體會,并以“黑奴貿易” 例進行講解,終水到渠成,學生很清楚地認識到“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拓展的主要途徑”。
    三、這節(jié)課,本人感覺課堂教學較為輕松,脈絡清晰、多媒體運用得當。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掌握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以及世界市場的拓展等相關歷史史實,學會分析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拓展產(chǎn)生的影響,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但也還有不少不足之處,如知識的延伸不夠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