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懶政問題調查報告

字號:

xx大以來,黨中央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開局破題,從嚴管黨治吏,堅決懲貪治腐,持續(xù)正風肅紀,紀律意識和責任觀念明顯增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持續(xù)向好,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但是,仍有極少數(shù)黨員干部碌碌無為、庸政懶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庸懶散浮拖”現(xiàn)象還未徹底根除,群眾效能投訴、舉報還時有發(fā)生,20**年以來,累計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案件36件。因此,治庸提能、治懶提效、治散提神、治軟提勁迫在眉睫。
    一、現(xiàn)象分析
    20**年以來,我區(qū)共收到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訴33件,按時處置率、回復率均為100%。從投訴內容來看,違章搭建、噪音擾民、占道經營、交通擁堵等“城市病”是群眾反映政府職能部門不作為、慢作為的重點;從投訴對象來看,反映窗口單位工作人員、社區(qū)工作人員和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態(tài)度不熱情、解釋不到位、業(yè)務不熟悉、效率低下等問題的比重較大;從投訴訴求來看,反映征地拆遷、社會保障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同時,權責不清、“性告知”不到位、工作作風不嚴謹?shù)葐栴}產生的行政效能投訴也占有一定比例。
    二、原因探究
    雖然“庸政、懶政”現(xiàn)象有別于貪污腐敗等違紀違法行為,其性質、其影響也不及其他違紀行為,但是任其發(fā)展,終將會影響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影響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影響干部隊伍的從政形象,給黨和政府帶來深遠影響。因此,切實治理庸政、懶政問題是作風建設的一項永恒課題。
    “庸政”“懶政”等不作為現(xiàn)象原因復雜,從主觀方面來看:一是高壓問責不敢作為。當前,責任追究已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常態(tài),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紀必追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對權力和責任的認識存在偏差,畏懼于責任追究的“條條框框”,導致動力不足,進取意識薄弱,從而不敢放開手腳開展工作。二是利益受損不愿作為。不可否認,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guī)范,極個別地方、單位(部門)不合理的福利和隱性收入占工資比例較高,xx大以來,濫發(fā)獎金福利的蔓延勢頭得到了堅決遏制,這些地方和單位的工作人員收入下降,心態(tài)失衡,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不作為、慢作為等“庸懶散浮拖”現(xiàn)象有所抬頭。三是動力不足不想作為。一方面,由于年齡、仕途升遷、專長無法發(fā)揮等因素的制約,一些黨員干部對當下工作缺乏激情,應付了事,導致效率和質量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考核缺乏差異、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激勵機制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致使一些黨員干部得過且過,進取意愿不強。四是權責不等不能作為。這一現(xiàn)象多集中在街道(鄉(xiāng)鎮(zhèn))等基層單位,由于大量考核指標與目標任務直接下放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致使工作累積,但街道(鄉(xiāng)鎮(zhèn))不具備某些執(zhí)法權限、管理權限和執(zhí)行權限,只能從中進行組織協(xié)調,致使基層干部想去作為但卻無法作為。
    從客觀方面來看:一是競爭“缺失”,動力不足。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方式還需健全完善,在選拔任用干部時,要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不僅要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況,而且要了解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情況,特別注重考察“勤、能”方面的表現(xiàn),使“懶、庸”者不能進入領導干部之列,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通過強化競爭機制和退出機制,讓領導干部時刻感受到責任和壓力。二是問責“缺位”,壓力不大。長期以來,責任追究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文件中,殺傷力不足、針對性不強,有的領導干部被追責后消寂一段時間又重新任用,致使問責的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導致一些領導干部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作為的“隱性失職”行為長期滋生蔓延。三是考評“缺嚴”,活力不強。庸政懶政等不作為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跟目前比較模糊籠統(tǒng)的考核方法不無關系,現(xiàn)行的干部考核往往體現(xiàn)在民主測評上,一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往往很容易通過群眾和組織的測評和考核。長此以往,不僅挫傷了干事者的積極性,還助長了不干或干壞而沒有“背書”的干部的僥幸心理。
    三、治理措施
    一是要健全完善“問責”機制。要旗幟鮮明的堅持“有錯是過,無為也是過。有錯要問責,無為也要問責”的理念,使問責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制度。要堅持責任追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杜絕問責結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等問題。要充分利用好目標績效考核這個平臺,用考核的“指揮棒”建立立體動態(tài)的領導干部的考核激勵機制,不斷激發(fā)基層領導干部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要堅決把庸政、懶政現(xiàn)象納入問責范疇,使“太平官”們不能再安享太平,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不再有生存的空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作風不再有滋生的土壤。通過績效考核結果與經濟及政治待遇掛鉤等手段,達到治懶治庸的目的。
    二是要健全完善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饵h政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推行選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干部的任期制度,實行干部職務任期、任職試用和辭退制度”,對黨政領導干部免職、降職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治理庸政、懶政工作中,可以對“懶、庸”現(xiàn)象突出的個別干部實行免職、降職處罰,革除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陳舊陋習,激發(fā)領導干部的開拓進取精神,增強干部隊伍的競爭意識及危機意識。同時,要加大對各單位及部門臨聘人員的清理力度,改善干部結構,提高隊伍素質。
    三是要健全完善監(jiān)督檢查機制。要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嚴明紀律規(guī)矩,定期不定期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要切實運用約談、誡勉談話和“一案雙查”等手段,加大問題倒逼力度,堅決遏制黨員干部的“懶、庸”習氣。要注重運用正面典型的引導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對作風建設的成功經驗要及時進行總結推廣,對作風過硬、實績突出的干部要大張旗鼓的進行表彰獎勵;對一些反面典型,除批評教育外,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開曝光,切實營造積極進取、奮力拼搏、敢于擔當?shù)牧己霉ぷ鞣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