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預備黨員思想匯報精選范文:牢記“應有”的價值

字號:

》》》更多思想匯報范文
    思想匯報范文
    敬愛的黨組織:
    我們每天行色匆匆,奔走于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周末我們有的要做兼職,有的要參加各項社團活動,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我們有時候會困惑,我們的時間被占的滿滿的,為什么我們還是會覺得空虛呢,沒有充實感。有時候我們需要停下匆匆的腳步去思考,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非得親力親為,我們的價值是什么?怎么樣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你有想過嗎?就像解一道數學題,不是毫無章法,在做題之前,我們得弄清楚用哪種思路又快又準?尤其在這個浮躁、功利的時代,我們太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了。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在這之前,我對價值的問題很少有自己的理解,但梅萍老師的課啟發(fā)了我。你的價值不是“想有”,不是“本有”,而是“應有”。
    到底什么是價值呢?價值從哲學的角度講,是在客體與主體的聯系中,客體對主體的存在、發(fā)展和完善所具有的效應。它是一個關系范疇,是一個意義范疇,它來源于客體、取決于主體、產生于實踐。一句話價值就是事物所具有的有用性。然而我們經常提到價值觀,何為價值觀?價值觀就是人們對價值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共產黨員人生價值觀的核心是以“奉獻”和“利他”為原則,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我們會覺得“奉獻”這個詞離我們很遙遠,它的要求很高,實則不然。作為大學生,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你在公交車上有讓過座嗎?有攙扶殘疾人過馬路嗎?有做過志愿活動嗎?等等,都算對社會的貢獻。然而有無數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無不讓我肅然起敬。讓我感動的是“兩彈一星”鄧稼先。他本可以在美國名利雙收,但他毅然決然選擇了回國的路:他回國之后可以享受高等待遇,但他卻隱姓埋名,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研究;他也可以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他卻把自己獻給了祖國。那幾十年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是否還活著?他不在乎。就算后患上了疾病,他有絲毫的抱怨嗎?沒有,是祖國被他感動,不忍心將他的心血埋沒,公開了他的貢獻,全國人民無不肅然起敬,就連楊振寧也被深深折服。奉獻的精神就是默默的付出,拳拳的服務,為人民的利益赴湯蹈火。還有叢飛、焦裕祿、雷鋒等不勝枚舉的英雄,他們都是學習的榜樣。
    以后我想每當我想到這些優(yōu)秀人物時,心中就會充滿斗志,為人民吃點苦算什么,流點血算什么,我甘愿付出,無私奉獻。但我覺得我現在應該做的:1、認真學習,提高自我;2、勤于實踐,塑造自我。時刻牢記“應有”的價值。
    此致
    敬禮!
    思想匯報范文
    敬愛的黨組織:
    上的黨課培訓的主題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人生價值。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明確了價值和價值觀的正確涵義,要理解事物在具體領域中的意義,首先就是要明白它的一般概念。理解價值范疇,需要注意的是,價值是一個關系范疇,也是一個意義范疇,從第一方面來看,價值的類型就可以分為正價值,負價值和零價值,老師以授課情況和同學們的反應來做了淺顯易懂的比喻,讓我們明白了價值的特別之處是在于客體和主體之間是否有滿足與被滿足的關系。這讓我思考的一點是共產黨員在把握這一點的時候也要從滿足的關系出發(fā),用怎樣的標準判斷才能來確定的衡量一個共產黨黨員是否具有人生價值呢?從以上的內容出發(fā),就應該是看人的行動是否滿足黨和人民的利益需求,這樣一來就不難解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員的必然選擇。
    價值來源于客體,取決于主體,產生于實踐。所以共產黨員在加強自身價值修養(yǎng)的過程中,就是要把握以上的規(guī)律和特點,在具體的行動中完善自我,獲得進步。我們在上學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學科中就學習了有關于人生價值的相關內容,明確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奉獻,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而此次黨課從更加具體的方面闡述和生發(fā)了價值對于共產黨員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所具有的涵義。
    這次授課內容的重點是共產黨人應有的人生價值觀。共產黨員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體來講就是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正確理解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而真正要將它當做是一項人生觀來真正的理解和吸收是非常不容易的。兩彈元勛鄧稼先曾經有過這么一句話,“真正永恒的才是有價值的。”他沒有食言,他將他的一生投入到我國的核試驗,甚至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是黨的好代表,人民的好兒女。他們是將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實現的淋漓盡致的典范。感動中國人物叢飛雖然已經去世了,但他的美好品質卻始終的在人們的身邊閃光。我們和老師一起又重溫了他的感人事跡,更是讓我們對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觀有個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作為一名老黨員的梅萍老師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動情的講授,無疑也給我們做出了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可感的表率。她帶著黨員的身份開始了杏壇流離的生活,兩種身份的完美統(tǒng)一,一定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后老師還解決了我們的具體問題,即大學入黨積極分子加強價值觀的途徑和方法,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問題,讓我們獲益匪淺。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