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江區(qū)域示范高中2016屆高三摸底聯(lián)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
1、中國人“家”的觀念十分濃厚,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譜。族譜內容十分豐富,記載有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輩分、人物傳略等,貫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連接海內外宗親的橋梁和紐帶。下列對中國人重視修訂族譜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①古代宗法制的影響②傳統(tǒng)小農經濟的影響
③古代分封制的遺風④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需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雅典城邦的民主制的確是民主,只不過那個時代的‘民主’有那個時代的定義。”對雅典城邦“民主”成因的正確理解是()
A、古希臘小農經濟繁榮B、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國寡民、集權政治
C、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D、自然哲學家較早的擺脫神話的束縛
3、 歷史學家陳旭麓教授在評論近代某一歷史事件時寫道:“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tǒng)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tǒng)的 六道輪回,反封建的人沒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這一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zhàn)爭B、天平天國運動C、洋務運 動D、辛亥革命
4、臺灣學者許倬云在描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說:“帝國時代延續(xù)兩千年的奧秘即在于,君主專制的剛性與官僚制度流動的柔性相結合。”這一論斷說明了中國帝國時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A、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B、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相結合
C、宗法制與分封制相結合D、“家天下”與“公天下”共存
26.劉成等《英國:從稱霸世界到回歸歐洲》里說:“從18世紀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義的政治與快速發(fā)展的經濟同行?!币韵抡f法不符合“保守主義的政治”的是()
一、通過光榮革命(或《權利法案》)而建立B、工業(yè)資產階級充分參與政權
C、貴族控制議會D、議會取代王權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27.毛澤東說:“我們一年來轉戰(zhàn)各地,深感全國革命潮流的低落……紅軍每到一地,群眾冷冷清清,經過宣傳后,才慢慢地起來……我們深深感覺寂寞,我們時刻盼望這種寂寞生活的終了?!痹诙窢帉嵺`中,毛澤東看到的希望和可能是()
(2)達到賣國賊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B、*列強、除軍閥
C、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D、北上抗日,到敵后打游擊
7、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兩者內容中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的是()
A、實行分權與制衡的原則B、國家元首由選民直接選出
C、工業(yè)資產階級開始分享權力D、眾議院議員由選民選舉產生
8、1895年,日本人終于拿到了想要的《馬關條約》,西方政界對此議論紛紛。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論不符合史實的有( )
①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了
②英國:我們終于可以獲得減免稅率的權利了
③法國:伙計,我們的機器也搬運到中國去
④德國:我們現(xiàn)在終于可以在北京駐軍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二刻拍案驚奇》記載當時社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笫一等生業(yè),科第反在次者?!边@從側面反映出()
A、明代的商人地位在不斷提高B、唐朝商人取得了自由民地位
C、明清時期徽商活動遍布全國各地D、漢朝推行打擊富商大賈政策
10、唐朝詩人王維在《丁寓田家有贈》一詩中寫道“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對其解讀錯誤的是()
A、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B、以家庭為生產單位"
C、田園生活自然悠閑D、男耕女織,分工明確
11、 《國家強盛之道:怎樣做大國》一書指出:“現(xiàn)代金融市場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線條勾勒,那就是從以佛羅倫薩等獨立城市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發(fā)展到以 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金融’,然后發(fā)展到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金融’,最后到達以紐約華爾街為中心的‘美國金融’?!边@一發(fā)展軌跡()
A、始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B、是歐洲“商業(yè)革命”的結果
C、始終受益于殖民擴張D、最終改變了歐洲的傳統(tǒng)地位
12、“公社的山羊長得壯,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個大噴嚏,轟隆一聲比雷響,大象嚇得直哆嗦,撲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還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簡直就是屎克郎’”。這首歌謠體現(xiàn)哪個時期的特色()
A、農業(yè)合作化時期B、三大改造時期C、大躍進時期D、文化*時期
13、下表反映了1979——1981年我國農業(yè)、輕工業(yè)和重工業(yè)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導致這一時期國民經濟比例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農業(yè)(%) | 工業(yè) | |
輕工業(yè)(%) | 重工業(yè)(%) | ||
1979年 | 26.6 | 32.1 | 41.3 |
1980年 | 27.2 | 34.3 | 38.5 |
1981年 | 28.8 | 36.7 | 34.5 |
A、蘇聯(lián)撕毀中蘇經濟技術合作協(xié)議,影響了我國重工業(yè)的發(fā)展
B、我國模仿蘇聯(lián)模式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C、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提高了農村生產力
D、國家調整了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關注民生
14、民國初年,在舉國崇尚中山裝的同時,能體現(xiàn)女子柔美的旗袍成為當時最時髦的服裝。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山裝和旗袍()
A、“弘揚國粹,簡樸實用B、“中西合璧,壯于觀瞻”
C、“經濟實惠,便于普及”D、“適于衛(wèi)生,便于動作”
15、某同學在寫一論文,其中涉及“宋代商業(yè)活動不斷沖擊著官府重農抑商政策”這一論點,下面能作為他寫作論據的是()
A、工商皆本思想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商幫B、商業(yè)場所的時空限制由嚴格到弱化
C、離城鎮(zhèn)較遠的地方民間集市開始形成D、出現(xiàn)“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現(xiàn)象
16、下表為華資企業(yè)增長表(據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編制)。華資企業(yè)增長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是()
時間 | 廠數(shù)(家) | 創(chuàng)業(yè)資本數(shù)(元) | 工人人數(shù)(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
B、民族資產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
C、近代企業(yè)在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
D、為近代民主主義革命轉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奠定了基礎
17、1933年,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向國會提交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獲通過,該法案規(guī)定管理局為政府所有,獨立經營,有權生產和出售電力。到1937年,19家私營電力公司被迫將全部設備售給該局,私人資本壟斷電力狀況被打破。這從側面反映了()
A、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到來B、美國總統(tǒng)有行政權、立法權
C、美國廢除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度D、發(fā)展電力是羅斯福新政的核心內容
18、中國近代有兩個“辛亥”年,在這兩年,中國各發(fā)生了一次重*運動,其中一次指辛亥革命,另一次重*運動指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B、維新變法運動C、義和團運動D、國民革命運動
19、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有不少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下列選項和當今政府反對奢靡之風的理念相符的是
A、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道家: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C、墨家:儉節(jié)則昌,*佚則亡D、法家:以法治國
20、孔子說:“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彼阎侨视逻@三種品質稱為“君子道者三”,認為它們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須具備的三種美德。下列主張與此相似的是()
A、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B、蘇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C、朱熹:存天理,滅人欲D、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1、盧梭提出:“在國家里沒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廢除,社會契約本身也不例外,因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壞契約,無疑地這將是合法的破壞?!边@主要反映的是()
A、社會契約論B、主權在民C、自由平等說D、君權神授
22、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重要理論指導下,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時樹立的指導中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的理論是()
A、三民主義B、鄧小平理論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維新思想
23、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共同點不包括()
A、核心是實事求是B、在批判“左”傾錯誤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C、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D、包含有“農村包圍城市”的特點
24、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正如牛頓因發(fā)現(xiàn)支配宇宙中的物體的定律而統(tǒng)治17世紀的科學那樣,因發(fā)現(xiàn)支配人類本身進化的規(guī)律而統(tǒng)治19世紀的科學?!痹撘闹械目茖W家可能是()
A、馬克思B、達爾文C、愛因斯坦D、愛迪生
25、《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提出:“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規(guī),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蔽闹械摹八麄儭笔?)
A、頑固派B、維新派C、洋務派D、革命派
二、材料題(26題24分,27題26分,共50分)
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魏晉南北朝時,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繼而又有中書省、門下省,逐步形成三省體制。唐朝時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掌決策;門下省掌審議;尚書省“事無不總”,負責執(zhí)行政令。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
材料二
公 民大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項議案展開辯論。雅典人認為,繁瑣的辯論雖然延長了決策時間,卻可避免魯莽行事帶來的災難。議事成員經抽簽選舉產生,各法庭審理 的案件是通過抽簽選定的,各庭的房間、法庭支持人、水時計監(jiān)督人、監(jiān)票人的產生,也由抽簽決定,其責任是一次性的,下次開庭需再次抽簽。
材料三
第一條第一款本憲法所授予的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第七款……經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在正式成為法律之前,須呈遞合眾國總統(tǒng),由總統(tǒng)審批。倘若……該議院議員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過該法案……該法案即成為法律。
第二條第一款行政權屬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總統(tǒng)任期四年……
第三條第一款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法院和低級法院的法官,如果盡忠職守,應繼續(xù)任職。
——美國1787年憲法
材料四
17 —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封建主義的基礎受到猛烈沖擊,封建專制制度在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動搖。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等 國經過艱苦的斗爭,先后建立起資產階級代議制。盡管各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產生的時間不同,每個國家又會由于國情差異所呈現(xiàn)的特點各異,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請回答:
(1)材料一所述制度有何特點?有什么積極意義?(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點?材料一、二所述制度有何相似之處?(4分)
(3)結合材料一、三和所學知識比較中美政體的不同。根據1787年憲法,指出美國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它對美國社會的發(fā)展有何積極影響?(6分)
(4)依據材料四,概括指出西方確立代議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德、美兩國代議制“由于國情差異所呈現(xiàn)的特點各異”的歷史原因是什么?(8分)
(5)綜合上述材料,從治理國家的角度來看,世界政治反映出怎樣的發(fā)展趨勢。(2分)
27、17—18世紀啟蒙運動在歐洲展開的同時,中國早期民主啟蒙思想也在潛滋暗長,然而中西方歷史發(fā)展軌跡卻出現(xiàn)了巨大的反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究天人之際”是思想家們永恒的追求,下面是同一時代中西方的思想家們的觀點。
國別 | 人物 | 觀點或名言 |
希臘 | 泰勒斯 | 萬物皆源于水 |
赫拉克利特 | 萬物的本原是火 | |
普羅塔哥拉 | 人是萬物的尺度 | |
蘇格拉底 | 認識你自己 | |
中國 | 孔子 | “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
孟子 | 人之初,性本善 | |
荀子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
材料二
啟 蒙思想家宣揚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時,也撰寫了關于人民主權的文章……啟蒙思想對長久以來存在的社會、政治秩序觀念構成了一系列挑戰(zhàn)。歐洲和美洲的革命領導 者都毫不遲疑地接受了啟蒙思想,并
將其作為自己的理論依據和*舊的政治及社會結構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tài)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18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家則拿出了……資產階級國家藍圖。
——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四
14到18世紀,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轉折時期。當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時候,中國的理學正在不斷發(fā)展并占據統(tǒng)治地位;當歐洲發(fā)生啟蒙思想運動的時候,中國清代大興“*”。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的表格概括指出,古希臘思想家和古代中國思想家的研究內容有何異同。(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文藝復興相比較、啟蒙運動在批判對象及思想特點方面有什么新發(fā)展。分析啟蒙運動在世界近代化過程中的作用。(10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明清時期的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家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的原因。(6分)
(4)“14到18世紀,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轉折時期”,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中西方思想存在差異的表現(xiàn)。(4分)
安徽皖江區(qū)域示范高中2016屆高三摸底聯(lián)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25小題,共50分)
1、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宗法制。“世系源流、支派輩分”說明客家人重視血緣關系;“人物傳略”表示中國人重視彰顯家族聲譽,弘揚傳統(tǒng)美德;封建小農 經濟的封閉性造成了傳統(tǒng)的家族聚居模式,這是中國人重視族譜修訂的深層原因。分封制是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統(tǒng)治而實行的,和本題無關,故A正確
2、 答案D解析:關鍵詞是“成因”,雅典民主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工商業(yè)繁榮,故A錯誤;雅典實行的是各幫長期獨立自治,而不是集權政治,B錯誤;C是 雅典民主的實質,故A、B、C均不符合題意。自然哲學家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的奧秘,標志著西方人文精神的覺醒,這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思想方面的原 因,故D正確。
3、答案B解析:本題關鍵信息是“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tǒng)”“沒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根據“借助宗教”可知這是太平天國運動;結合天京事變的相關知識可得出“沒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這一結論,故B正確。
4、 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君主專制的剛性”,指皇位世襲的“家天下”;“官僚高度流動的柔性”,指按才能選拔官員的“公天下”,D項符合題意。 此題的迷惑選項是B,官僚制度流動的柔性既體現(xiàn)在郡縣制下郡縣長官有皇帝任免,又體現(xiàn)在中央三公九卿雖位高權重,但同樣也不能世襲兩個方面。
5、答案B解析:工業(yè)資產階級是在1832年議會改革后才逐漸掌握政權的,故D正確
6、答案C解析:根據“轉戰(zhàn)各地”“紅軍”可知該時期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國民黨“圍剿”紅軍,結合該時期毛澤東發(fā)表的作品,可知他不僅看到了革命的低潮形勢,而且看到“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的希望和可能,故C正確
7、答案D解析:A僅僅符合美國的1787年憲法,B與兩部憲法都不符合,C僅僅符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均可以排除,故D正確
8、答案C解析:結合《馬關條約》的內容來選題,選項中的①指的是日本割占臺灣島,③指的是列強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辦廠,符合條約內容。②中的減免稅率的權利是英國在《南京條約》中獲得的,④中在北京駐軍的特權是列強在《辛丑條約》中獲得的。故C正確
9、 答案A解析:徽商興起于明朝,可以排除BD,徽商活動遍布全國各地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政策是重農抑商,以至于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比較低。 材料說到“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笫一等生業(yè),科第反在次者”顯然表明徽州人觀念已經改變,商人逐漸被大家接受了。故A正確
10、答案C解 析:材料反映中國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的生活狀態(tài),A、B、D各項都是自然經濟的特點;自給自足雖然是自然經濟的特點,但這僅僅說明生產經營形態(tài)落后,并 不代表古代農民生活自然悠閑,實際上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農民衣能裹體,食能果腹就不錯,絕對不會生活自然悠閑,故C正確
11、答案D解析:“北意大利金融”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荷蘭金融”得益于殖民擴張,“英國金融”得益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美國金融”得益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這一發(fā)展最終改變了歐洲的傳統(tǒng)地位,使得世界由以歐洲為中心發(fā)展為以北美為中心,故C正確。
12、答案C解析:這首歌謠體大躍進時期的浮夸風的特色,C正確
13、答案D解析:根據時間可知這一變化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導致國民經濟比例發(fā)生可喜的變化。A、B、C三項結論無論是時間還是含義均與題意不符。答案為D
14、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山裝和旗袍均是中西合璧的產物,既包含東方美,又有西方的韻味,故B正確
15、答案B解析:與西周至唐相比,宋代的坊市界限不復存在,商業(yè)活動打破了時間限制,表明官府對商業(yè)的控制有所放松,重農抑商政策受到一定的沖擊,故B正確
16、答案D解析:從表格數(shù)據中可明顯看出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企業(yè)數(shù)量顯著增加,中國無產階級隊伍也隨之壯大,這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創(chuàng)造了階級條件,答案選D,ABC三項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
17、答案A解析: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根據題干中“管理局為政府所有,獨立經營,有權生產和出售電力……私人資本壟斷電力狀況被打破”分析,應選A。C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復興工業(yè),D項說法錯誤,B項與題干內容不符。
18、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發(fā)生于1911年,每60年為一個循環(huán),又根據題干“近代”可判斷另一次重*運動發(fā)生在1951年,即太平天國運動,故A正確
19、答案C解析:材料問題強調的是“當今政府反對奢靡之風”即反對奢侈浪費和提倡節(jié)儉,結合備選項含義不難看出C項將節(jié)儉和統(tǒng)治興旺結合起來,這與題意要求相符,ABD三項與節(jié)儉并無直接關系故應該直接排除,故C正確
20、 答案B解析:孔子提出智仁勇這三種品質,說明他重視內心道德教化。普羅泰戈拉代表的智者學派過分強調主觀感受,忽視道德的作用,A錯誤。“存天 理,滅人欲”是對人性的禁錮,C錯誤,孟子的主張是“仁政”,與題意無關;B選項強調了道德對人的教育的作用,故B正確
21、答案 B解析:盧梭強調的是人民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廢除,這顯然反映的是主權在民說,社會契約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 基礎上訂立社會契約,大家都應遵守,A不對。而題干顯然沒有涉及到自由平等和君權神授的相關內容,C和D不對,故B正確
22、答案B解析:根據“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和“經濟建設”可以判斷是鄧小平理論
23、答案D解析:“農村包圍城市”是毛澤東思想的特點,故D正確
24、答案B解析: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發(fā)表了《物種起源》一書,創(chuàng)立了生物進化論,這符合材料信息“發(fā)現(xiàn)支配人類本身進化的規(guī)律”和“19世紀”,故B正確
25、答案C解析:根據“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規(guī)”,可以排除B和D,與頑固派相比,洋務派主張用西方先進的技術來維護落后的封建制度,因此“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故C正確
二、材料題(26題24分,27題26分)
26、答:(1)特點:三省分工明確,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
意義:提高了政府機構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強皇權。(4分)
(2)特點:決策方式民主科學,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相似點:兩者都注重權力的制約(或決策科學)(4分)
(3)不同:中國是君主專制;美國是民主共和制
保障: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積極影響:有效的保障了美國社會長期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發(fā)展(6分)
(4)主要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開展(4分)
歷史原因:德國通過王朝戰(zhàn)爭完成統(tǒng)一,保留專制色彩;美國通過獨立戰(zhàn)爭建立共和制。(4分)
(5)趨勢:從人治、專制向法制、民主轉化。(2分)
27、答:(1)相同點:都重視人類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不同點:古希臘思想家還重視對自然或客觀世界的研究,而先秦時期的儒學者并沒有對沒有對世界的起源進行探索。(6分)
(2)新發(fā)展:啟蒙運動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主義;啟蒙思想家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xiàn)實的黑暗,努力構建一個民主與科學的美好時代。(4分)
作用:啟蒙運動沖擊著歐洲封建統(tǒng)治,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法國*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傳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極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6分)
(3)明清時期的中國,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壓制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程朱理學占統(tǒng)治地位。(6分)
(4)①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們提倡人性、追求個人幸福,倡導個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中國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壓抑人性,扼殺人們的 自然欲求。②西方啟蒙思想家們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框架時,中國大興“*”,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智慧和創(chuàng)造了。(4分。任答一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