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臨洞庭上張丞相》

字號:

《臨洞庭上張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解】:
    1、張丞相:指張九齡。
    2、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與天混成一體。
    4、云夢澤:古時(shí)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qū)。
    5、濟(jì):渡。
    6、端居:安居。
    【韻譯】: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
    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
    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dòng)。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
    圣明時(shí)代閑居委實(shí)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
    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評析】:
    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dá)官貴人呈獻(xiàn)詩文,以求引薦錄
    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xiàn)之,以
    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發(fā)個(gè)人進(jìn)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dá)了急于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
    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