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哈三中2016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閱讀微信謹防病態(tài)
過去總說我們的閱讀量低,其實,那要看閱讀什么,讀書的數(shù)量確實不高,可讀微信的時間和數(shù)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數(shù)一數(shù)二。
不妨看看四周,無時無 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說是任何地方的風景。開會、上課、聽講,凡是低著頭的,十有八九是在讀微信;上班時間看微信,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行為,更何況微信與工作 有關的也不在少數(shù);坐公交、乘火車,等在候車室、候機室、候診室里,盯著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數(shù),幸虧飛機上不許開手機,否則,讀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 百。從前紙質(zhì)媒體獨占天下時,蹲廁所看報是一景,今天,上廁所不看微信的還剩下多少?
微信的誕生,當然是好事,讓閱讀大大提速,看什么都變得無比便捷,可這種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須臾離不開微信,一刻不盯著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這已經(jīng)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tài);一家?guī)卓诟骺锤鞯奈⑿?,還互轉互動,這已經(jīng)是當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說在看微信中度過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賴,僅是把閱讀都耗費在微信里,就會讓原本已經(jīng)少得可憐的讀書時間更無一席之地。
書癡,古往今來向來都是少數(shù),但微信癡如今正與日俱增。閱讀微信一旦成癮,茶飯無心、睡眠不足、耽誤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態(tài)了,不僅無益于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因為這種病態(tài)閱讀常常是排他的、癡迷的、偏聽偏信的,即便謬誤就在眼前,也渾然不覺。
盡管讀微信也是閱讀,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眾號就是一張好報紙、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攜式的好書,可是,閱讀那些轉來發(fā)去的微信時你也會發(fā)現(xiàn),這畢竟有別于書籍、報刊。
個人間轉發(fā)的微信大多 是單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見,即使有,往往也難得再次轉發(fā)到同一個人的手里。這還不如閱讀報刊,起碼不同的說法、爭論的意見都可以相繼呈現(xiàn);更不如網(wǎng) 頁,不但有不同的聲音,而且還有糾錯的跟帖及時出現(xiàn)。前些時候,一則大學生只因掏了家門口的鳥窩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報紙、網(wǎng)絡上競相傳播外,在微信里 更是頻頻轉發(fā),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后,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絡都有報道,唯獨相關真相的微信卻在轉發(fā)中不見了蹤影,于是,就給只專注于微信傳播的人留下了極 為片面的印象。
“物以類聚,人以群 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謂特別恰當?shù)男稳?。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親繁殖,在相同認知、經(jīng)歷、層次、職業(yè)的人組成的各類微信群里,傳播的微信都在相 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這樣的微信群中,很難受到啟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縱情宣泄和盲目點贊,以致很多錯誤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復瘋轉。有的微信傳遞的消息說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視頻里的著裝都與季節(jié)不符;有的微信說得盡管慷慨激昂,可連基本常識都是錯的,年月日都沒說對,但又有誰在乎這些呢?
閱讀微信有可能成為病 態(tài),而轉發(fā)微信也可以變成許多人的癖好,轉得癮頭十足。為了獲得轉發(fā)量,不惜用“轉瘋了”“不能不轉”“是中國人就轉”“有良心的就轉”等詞語作為噱頭, 可等你打開一看,恐怕只有沒良心的才會轉了。不過,這種自以為是的微信轉發(fā),卻很合乎病態(tài)閱讀的胃口,只圖叫座,不顧事實。
閱讀微信原本是好事,轉發(fā)微信也不是什么壞事,但不能過度,過度就會陷入病態(tài),病態(tài)的結果就是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6年1月21日)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無時無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說是任何地方的風景。坐公交、乘火車時盯著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數(shù),就連蹲廁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數(shù)。
B.中國人讀微信的時間和數(shù)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數(shù)一數(shù)二。就連上班時間看微信,都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行為,當然有時微信與工作也是有關的。
C.一刻不盯著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這已經(jīng)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tài)。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還互轉互動,這已經(jīng)是當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親繁殖。相同認知、經(jīng)歷、層次、職業(yè)的人組成各類微信群,傳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們在這里很難受到啟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微信的誕生,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讓閱讀變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須臾離不開微信,這種在看微信中度過的生活把閱讀都耗費在微信里,會讓原本已經(jīng)少得可憐的讀書時間更無一席之地。
C.病態(tài)微信閱讀常常是排他的、癡迷的、偏聽偏信的,會讓人茶飯無心、睡眠不足、耽誤了正事,不僅無益于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
D.大學生只因掏了家門口的鳥窩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頻頻轉發(fā),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后,傳播微信的人對此就只有極為片面的印象。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個人間轉發(fā)微信時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見,即使有,往往也難得再次轉發(fā)到同一個人的手里,所以個人間轉發(fā)的微信大多是單向的。
B.有的微信盡管說得慷慨激昂,可連基本常識都是錯的,年月日都沒說對。這樣的微信仍被瘋轉,原因是那些轉發(fā)的人需要的是縱情宣泄和盲目點贊。
C.轉發(fā)微信可以變成許多人的癖好,為了獲得轉發(fā)量,不惜用“轉瘋了”“不能不轉”等詞語作為噱頭,這種自以為是的微信轉發(fā),很合乎病態(tài)閱讀的胃口。
D.閱讀微信原本是好事,轉發(fā)微信也不是什么壞事,我們不過度地閱讀和轉發(fā),就不容易陷入病態(tài),也就不容易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錢乙字仲陽,父穎善醫(yī),然嗜酒喜游,東之海上不反。乙方三歲,母前死,姑嫁呂氏,哀而收養(yǎng)之,長誨之醫(yī),乃告以家世。即泣,請往跡尋,凡八九反。積數(shù)歲,遂迎父以歸,時已三十年矣。其事呂如事父,呂沒無嗣,為收葬行服。
乙始以《顱囟方》著 名,授翰林醫(yī)學?;首硬’€疭①,乙進黃土湯而愈。神宗召問黃土所以愈疾狀,對曰:“以土勝水,水得其平,則風自止?!钡蹛?,擢太醫(yī)丞。廣親宗子病,診之 曰:“此可毋藥而愈?!逼溆自诎?,指之曰:“是且暴疾驚人,后三日過午,可無恙?!逼浼翼?,不答。明日,幼果發(fā)癇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 治之,而后甚,嘆曰:“此所謂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奔榷唬骸拔崮芤浦乖谀?。”因自制藥,日夜飲之。左手足忽攣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 免歸,不復出。乙為方博達于書無不窺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末年攣痹浸劇,知不可為,召親戚訣別,易衣待盡,遂卒,年八十二。
王克明字彥昭,紹興、 乾道間名醫(yī)也。初生時,母乏乳,餌以粥,遂得脾胃疾,長益甚,醫(yī)以為不可治??嗣髯宰x《難經(jīng)》、《素問》以求其法,刻意處藥,其病乃愈。始以術行江、淮, 入蘇、湖,針灸尤精。診脈有難療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藥。病雖數(shù)證,或用一藥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藥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為非藥之 過,過在某事,當隨其事治之。言無不驗。張子蓋救海州,戰(zhàn)士大疫,克明時在軍中,全活者幾萬人。子蓋上其功,克明力辭之。
克明頗知書,好俠尚義,常數(shù)千里赴人之急。初試禮部中選,累任醫(yī)官。王炎宣撫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貶秩。后遷至翰林醫(yī)痊局,賜金紫。紹興五年卒,年六十七。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二百二十一•方技》,有刪改)
【注】①瘈疭(chìzòng):痙攣,抽風。②癇:癲癇,羊角風。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乙為方博達/于書無不窺/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
B.乙為方博達/于書無不窺/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
C.乙為方博/達于書無不窺/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
D.乙為方博/達于書無不窺/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諸書/辨正闕誤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行服:指穿孝服居喪。人死后其親屬必須要穿特制的喪服守孝三年,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和居喪者失去親人的悲痛心情。
B.太醫(yī)丞:是古代醫(yī)官名。宋史記載,熙寧九年,于太常寺下設置太醫(yī)局,管理醫(yī)學行政和醫(yī)學教育,太醫(yī)丞是其中的署官。
C.《難經(jīng)》、《素問》:《素問》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部分,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現(xiàn)象和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等?!峨y經(jīng)》則解釋了《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醫(yī)學醫(yī)理,有不少獨到見解。
D.金紫:唐制,三品以上官員服紫色,若官員品級不夠而皇帝特賜,準許服紫,稱賜紫。賜紫同時賜金魚袋,合稱賜金紫。宋代沿用唐制。
6.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項是(3分)
A.錢乙非常孝順、敬老。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出去尋找父親,找了很多年,終于找到。他由姑父撫養(yǎng)長大,對待姑父如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
B.錢乙醫(yī)術高超,甚至可以預判病癥。他給皇子治病,給他喝黃土湯就治好了。他判斷廣親的小兒子會在一天之后發(fā)病,后來果然如他所說的那樣。
C.王克明自學成才,治療方法多樣。他摸索醫(yī)方治好了自己的脾胃病,認為有的病應用藥治療,有的病可以自愈,有的則需要先把引發(fā)疾病的事情處理好。
D.王克明醫(yī)德高尚,有俠義之風。張子蓋的部隊中瘟疫流行,他趕赴軍中,治愈了幾萬人。他又常常奔波幾千里,為他人治病。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嘆曰:“此所謂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5分)
(2)王炎宣撫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貶秩。(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8~9題。
蟹
【明】徐子熙
瀚海潮聲萬泒①渾,魚蝦隨勢盡驚奔。
雄戈老甲瞠雙眼,獨立寒秋捍禹門②。
螃蟹詠(其三)
【清】曹雪芹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③空黑黃④!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⑤空余禾黍香。
【注】①泒(gū):水。②禹門:龍門。③皮里春秋:這里表示心機詭深。④空黑黃:這里指花樣再多也徒勞。⑤月浦:有月光的水邊,指螃蟹原來的生長處。
8.這兩首詩歌分別塑造了怎樣的螃蟹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回答。(5分)
9.徐子熙的《蟹》采用了哪些手法?請選擇其中的兩種,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得知魯莊公將衣食分給身邊人共同享用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評價:“,?!?BR> (2)李白在《蜀道難》中,描寫急流奔涌、瀑布飛瀉、發(fā)出了巨大響聲的詩句是:“,?!?BR> (3)蘇軾《赤壁賦》中的“,”兩句以夸張之筆、對舉之句,極寫洞簫悲曲的感染力。
乙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題號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選,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相馬
韋名
馬伯會相馬。相傳,早年馬伯因相中一匹個小、羸弱、貌差的棗紅馬是千里馬而名噪江湖。
會相馬的馬伯常常游走于產(chǎn)馬的大草原,為大公司相好馬來參加賽馬。淳樸的草原馬主很敬重馬伯,草原里流傳,再差的馬只要馬伯相中,立即身價暴漲;而再好的馬,馬伯要是對著它輕輕嘆氣,頃刻間就金磚變瓦礫,只落得個賣肉賣骨的下場。
一大公司在香港上市,擬高價求購一國產(chǎn)千里馬,代表公司參加香港馬會比賽,重金委托馬伯到北方大草原相千里馬。
馬伯接了生意,即刻起程,流連于北方各大草原,數(shù)月未得一千里馬。
一日,馬伯到一馬場,馬主盡遣良駒讓馬伯挑選,青毛、花毛、黑毛、栗毛,各色良駒濟濟一堂。馬伯瞅瞅這匹,拍拍那匹,始終一言未發(fā),甚是失望。
在一身軀粗壯、被毛濃密的棗紅馬前,馬伯的手還沒拍下去,棗紅馬突然甩起尾巴……馬伯的臉被重重地掃了一下。
捂著赤痛赤痛的臉,馬伯瞪了一眼棗紅馬,長長嘆了一口氣,離開馬場,消失在茫茫大
草原中。
游走草原,馬伯偶遇良。目光深邃的良告訴馬伯,自己隨便到草原逛逛,天馬行空,看落日,看馬群……
兩人相談甚歡,結伴同行。轉悠了一圈,一日黃昏,馬伯一行又到曾經(jīng)被棗紅馬掃過臉的馬場。
馬伯相不中自家的馬,馬主只怪自己沒福氣,掙不了大把大把的票子。對馬伯他們的到來,馬主因為愧疚,立刻殺馬待客。
“古人常云,世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看未盡然!”對著篝火,吃馬肉,喝大碗酒,馬伯甚是感嘆。
馬主忙碌著為客人切肉添酒。
“馬頭為王欲得方,目 為丞相欲得明,脊為將軍欲得強,腹為城郭欲得張,四下為令欲得長。伯樂相馬,把一匹馬的全身比作王、相、將、城、令,這是何等的氣魄!”馬伯大口大口啃馬 肉,牙縫里塞滿了肉絲,“我相馬,一摸牙齒,二問血統(tǒng),三看肌肉,四察性子,五觀行走,20多年了,從沒走過眼!”
主人敬酒,馬伯一飲而盡,無比豪爽。
“蹄爪正,前膀寬,后腿彎,前腿能鉆狗,后腿可伸手,這樣的馬,跑得輕,走得快,賽馬準能贏?!瘪R伯停下吃馬肉,用手揪牙縫里的肉絲。
隨馬伯一起來的良只顧低頭吃肉。
“要說國產(chǎn)好馬,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馬各有千秋?!闭f起國產(chǎn)馬,馬伯如數(shù)家珍,“三河馬體大結實,背腰平直,氣質(zhì)威悍,四肢強健,肌肉發(fā)達,跑千米用不了一分鐘,載重500斤半小時可跑10公里;伊犁馬體大強健,俊美秀麗,性情溫順,稟性靈敏,擅跳躍,能負重,是優(yōu)秀的輕型乘用馬;西南馬頭大個小,肌腱發(fā)達,蹄質(zhì)堅實,善走山路,善爬山嶺,馱重200斤可日行30至40公里……”
這時,女主人端出一盤馬骨,放到客人面前。馬伯抓起一馬骨,邊啃邊繼續(xù)點評國產(chǎn)好馬:“河曲馬歷常用它作貢禮……”
“主人家,哪來的馬骨?”一直沒吭聲的良倏地站了起來,打斷馬伯的話,急切地問主人。
“咱家剛殺的馬!”
“可惜!可惜!”良深邃的雙眼瞪得大大的,神情痛苦不堪,“可惜了一匹千里馬!”
馬伯翻弄著馬骨,糊涂了:“什么可惜了?”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 馬雖瘦骨法奇?!绷寄闷瘃R骨,“你們看,這額骨,寬而大,頭大額寬,是典型的蒙古馬種;這腿骨,短而粗,四肢堅實有力;這筋腱,厚而實,關節(jié)肌腱發(fā)達,能 跑善跑;這胸骨,深而長,身軀粗壯結實,勇猛無比……”良越說越激動,放下骨頭,雙手緊緊揪住馬主的衣領,逼問馬主,“為什么?為什么殺了千里馬?!”
“它對馬伯不敬,尾掃馬伯臉,馬伯對它長嘆息!”馬主使勁掰開良的手,喘著粗氣,“既然是馬伯嘆息的馬,我就殺它來待客!”
良蹲下身子,雙手抱著低垂的頭,眼含淚花。馬伯默不吭聲,一直翻弄著馬骨,后來也垂下了頭。
此時,遠處馬嘶聲響起,良站起來,循著聲音深一腳淺一腳走了,消失在漆黑一片的大草原。
(選自《南方日報》,有改動)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本文擅長以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心理。如“良蹲下身子,雙手抱著低垂的頭,眼含淚花”表現(xiàn)出良對于千里馬被殺的惋惜和傷感。
B.馬伯被棗紅馬馬尾抽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是因為他不用再上前就已經(jīng)看出并且認定這匹馬不是什么千里馬。
C.“隨馬伯一起來的良只顧低頭吃肉”,這一細節(jié)體現(xiàn)出良早已看出馬伯的相馬技藝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與之為伍。
D.馬伯雖擅相馬,卻只會相其皮,反襯出良相馬相其骨的高明,小說的寫作目的就在于說明看事物要看本質(zhì),不能被表象迷惑。
E.小說的結局富于悲劇色彩,但尾聲又讓人隱隱看到一些希望——世間仍有不但識才,而且真正愛才、惜才、容才的“伯樂”。
(2)馬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3)文中的畫線句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該句作用。(6分)
(4)作者筆下的千里馬與韓愈《馬說》中的千里馬在遭際上有何相似之處?形成的原因又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并談談你對此的感悟。(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程十發(fā):飛揚與落寞
程十發(fā),1921年3 月出生于松江。18歲時,他就考入了上海美術??茖W校。當時教授繪畫的老師有海派宗師吳昌碩的得意弟子王個簃。在學校中,年輕的他便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藝術 思維,從不循規(guī)蹈矩地臨摹一家一派,而是各取所長為我所用,往往畫出自家面貌。而系主任王個簃則是主張“死臨”吳昌碩的,要求學生臨摹得越像越好。程十發(fā) 的“離經(jīng)叛道”令他十分頭疼。盡管如此,王個簃依舊看到了他非凡的才氣,曾賦詩一首贊賞:“程生不猶人,胸次極寥廓。撫古有會心,筆墨無拘束?!?BR> 畢業(yè)之后的程十發(fā),遭遇了自己人生的第“滑鐵盧”。他在南京路開了生平第畫展,沒想到卻遇上了“冷場”,不僅觀眾寥寥,畫更是一張也賣不出去!賣畫為生的夢想破滅了,程十發(fā)舉家回鄉(xiāng),從此開始了長達5年的失業(yè)之路。
他的妻子張金锜曾經(jīng)這 樣回憶那段艱辛的往事:“那時候在松江,遇上冬天,天天晚上冷得在家直哭。外面刮風下雪,屋里都會滲漏。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身邊一點錢都沒有,真是苦 不堪言?!痹谶@樣惡劣的情況下,程十發(fā)依舊沒有放棄繪畫藝術,他借來了不少故宮藏畫的印刷品,對古今諸多大家的筆墨悉心鉆研、分析,大量地從傳統(tǒng)藝術中汲 取精華。而這些傳統(tǒng)藝術的營養(yǎng),也成了程十發(fā)未來繪畫路上重要的基石。
1949年后,程十發(fā)創(chuàng)作了第一幅年畫——《反黑田》。 當時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呂蒙同志看出程十發(fā)的熱情與才氣,便安排其加入了出版社。從此,程十發(fā)成了“國家干部”,開始了他美術創(chuàng)作的新天地。在短短的五 年時間里,程十發(fā)集中學習了傳統(tǒng)線描技法以及歐洲古典版畫藝術風格,取古今中外之法而用之。于是,一部融會了傳統(tǒng)寫意國畫筆法的連環(huán)畫佳作——《畫皮》誕 生了。
“《畫皮》是一部彩色連環(huán)畫,無論從人物造型還是筆墨的運用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所受過的中西方繪畫藝術的熏陶,以及傳統(tǒng)筆墨的再現(xiàn)?!比宋锂嫾掖鞫匕钕壬邮堋缎旅裰芸凡稍L時說,他至今記得《畫皮》出版后所引起的轟動。
程十發(fā)藝術的巨大飛 躍,是在1957年的云南寫生之后。他的畫風也就此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的線條開始走向自由王國,兼工帶寫,收放自如,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程家樣”。從《潑水 節(jié)》、《瑞麗江邊》、《傣族趕擺》到連環(huán)畫《菠蘿飄香的季節(jié)》等等,一發(fā)不可收,成為新中國五十年美術的一朵奇葩。
正當程十發(fā)在藝術上不 斷前進的時候,人生的第二次磨難無情地降臨在他的身上?!?”風暴席卷而來,程十發(fā)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不能參加工作,更不能拿筆畫畫。盡管如此,程十發(fā) 依然保持著特有的幽默與豁達。原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徐昌酩先生記得程十發(fā)在牛棚中的趣事:有一天,紅衛(wèi)兵小將走過牛棚,突然看見一張寫有“保護動物”的 標語。查問之后,才知道是程十發(fā)貼的。程先生不緊不慢地解釋道:“牛是屬于動物的,動物是要保護的?!鳖D時讓小將們哭笑不得。
*結束后,重獲新生的程十發(fā)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他要把耽誤的十年補回來?!袄蠋熃o我留下的深印象就是勤奮到了極點。他畫20張畫,起碼要打50張底稿。”程十發(fā)的弟子毛國倫回憶說。
上世紀90年代初,為 了解決畫院職工住房緊缺的難題,程十發(fā)親自作畫30幅,折成人民幣60萬元購買了10套房屋分給困難家庭,一時傳為美談。程老的忘年交,喜劇演員王汝 剛先生清楚地記得這件事:“那是1991年的夏天,老先生為了交齊30張畫,不顧高溫,把自己關在屋子里狠命地作畫。當畫所差無幾的時候,老先生也累病 了?!?BR> 進入90年代后,坊間大量充斥的假畫也讓他苦悶不已。盡管他是一個豁達開朗的人,面對假畫往往表現(xiàn)得十分大度:“他們看我畫不動了,做好事幫幫我?!?BR> 1993年,人生的第三次磨難又降臨在這位七十多歲的長者身上。夫人和女兒的去世,讓毫無準備的程十發(fā)再度遭受打擊。他的身體迅速衰老下去,逐漸減少了作畫的時間。
八十歲后,程十發(fā)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多種慢性疾病的困擾使得他提筆寫字作畫都十分困難,手往往發(fā)顫發(fā)抖,可他還戲稱“我這是精神抖擻”。他患有氣喘病,時常喘息不止,卻常常笑著解釋:“我這叫英雄氣短?!?BR> 2006年,臥病華東醫(yī)院的程十發(fā)在病榻上接受了一生中后、也是高的一項榮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授予的“國家造型藝術終生成就獎”。這是國家和人民對于他半個多世紀以來藝術探索的大肯定。得知獲獎消息的程老并沒有喜形于色,卻將已有一年不曾拿起畫筆的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舞著,他還是想再多畫些畫……
曲終收琴意猶濃,春去落花芳未淡。2007年,程十發(fā)走完了自己坎坷而不平凡的八十六年歷程。其中有功成名就背后的艱辛,也有風光無限之下的孤寂。
(選自《新民周刊》,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年輕的程十發(fā)從不循規(guī)蹈矩地臨摹一家一派的繪畫,但他的老師王個簃卻很贊賞他的這種“離經(jīng)叛道”,并且寫了詩歌來鼓勵他。
B.失業(yè)回家的程十發(fā),盡管生活艱難,但仍然沒有放棄繪畫藝術。這些生活的經(jīng)歷也成為了他未來在繪畫路上成功的重要基石。
C.程十發(fā)從中西方繪畫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了一部融會了傳統(tǒng)寫意國畫筆法的連環(huán)畫佳作——《畫皮》。作品出版后,引起了轟動。
D.程十發(fā)樂觀幽默,他曾戲稱自己發(fā)抖是“精神抖擻”,也曾經(jīng)用寫標語的形式來巧妙對待“*”中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E.文章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全面介紹了程十發(fā)的一生,重點表現(xiàn)了他“飛揚”與“落寞”的兩個方面,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
(2)作為一名集藝術上的“飛揚”與生活中的“落寞”于一身的畫家,程十發(fā)的哪些經(jīng)歷能夠體現(xiàn)這兩點?請結合文章分別舉例說明。(6分)
(3)文中多次引用了程十發(fā)的弟子和朋友的話,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簡要說明。(6分)
(4)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藝術家,程十發(fā)身上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請結合文章舉例說明。(8分)
第Ⅱ卷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巴在政治上深諳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它積極改善古美關系,又深化與俄羅斯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還與拉美幾乎所有國家特別是巴西和委內(nèi)瑞拉保持良好的雙邊關系。
B.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經(jīng)濟轉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此時,改革家如果引而不發(fā),不能及時抓住機遇,就不能成就大業(yè)。
C.受強冷空氣影響,黑龍江多地降雪,氣溫持續(xù)下降,空中噴溫水秒變冰霧,地面倒水瞬間結冰,人們在室內(nèi)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覺得席不暇暖,冰涼透骨。
D.詞作家閻肅為了創(chuàng)作歌劇《江姐》,曾經(jīng)親自到重慶渣滓洞惡劣艱苦的監(jiān)獄里體驗生活,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chǎn)黨員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1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語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A.游客乘海南旅游專列,可以感受海南三月絢麗迷人的風光。如果想出境,還可以順便選擇前往越南的首都河內(nèi),徜徉在河內(nèi)的法式建筑之中,別具一番風味。
B.針對養(yǎng)老金繳費多少年更“劃算”,人社部給出回應: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退休人員退休時領的養(yǎng)老金,與其工作時的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直接相關。
C.民航局通知,嚴禁銷售代理企業(yè)向旅客額外收取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并通過惡意更改航空運輸企業(yè)按規(guī)定公布的客票價格及適用條件等違規(guī)手段,侵害消費者權益。
D.助力公安交通警務工作的智能警用平衡車是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利用3個月研制而成的,時速可達15公里每小時,充電可行駛30公里,目前市場售價十幾萬元。
15.填入下面文字空缺處,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3分)
小時候,我們都喜歡吃媽媽做的紅燜肉。每次還未做完,我們便都眼巴巴地望著那鍋,聞著那肉香的味道,________。
A.等著媽媽從鍋里把香氣四溢的紅燜肉盛出來端到桌上
B.那香氣四溢的紅燜肉便在熱切的等待中被媽媽盛出來端到桌上
C.等著媽媽從鍋里盛
出來端到桌上的香氣四溢的紅燜肉
D.等著那從鍋里把香氣四溢的紅燜肉盛出來端到桌上的媽媽
16.高考誓師大會即將到來,請你為大會擬寫出一條誓詞。要求:寫兩句話,內(nèi)容積極向上,有激勵意義;運用對偶修辭(字數(shù)相同,相應位置上的詞語詞性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對);總字數(shù)在10~14個字。(5分)
17.2005年7月11日,是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將每年的7月11日確立為中國“航海日”。下面是中國航海日圖標的主體圖形,請寫出其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0個字。(6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市海淀區(qū)某餐廳,剛上大學的王某和同學趙某、李某一起吃午飯,來自農(nóng)村的王某初到大城市,有些惶恐不安。
王某:沒想過大城市是這樣的,處處高大上的樣子,連一個餐廳門臉都需要仰視。
趙某:別急,等咱畢業(yè)了,也讓別人仰視自己。
李某:可別,仰視俯視都累,咱就平視吧。
對于以上對話,你怎么看?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作文,體現(xiàn)你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黑龍江哈三中2016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C(選項中“這已經(jīng)是當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為”的表述絕對化,原文為“這已經(jīng)是當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2.D(選項中“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后,微信傳播的人就留下了極為片面的印象”的表述理解錯誤,原文是“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后,……唯獨相關真相的微信卻在轉發(fā)中不見了蹤影,于是,只專注于微信傳播的人就留下了極為片面的印象?!?
3.A(選項中“所以個人間轉發(fā)的微信大多是單向的”因果關系倒置或強加因果。)
4.B
5.A(守孝期按照親屬關系的遠近有長有短,不是必須三年。)
6.B(錢乙判斷廣親的小兒子將突然發(fā)病,但沒有說明具體時間。)
7.(1)錢乙本來就有身體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療自己,后來病重,他嘆道:“這就是所說的渾身麻木疼痛的病。進入內(nèi)臟者死,我大概要完了吧?!?“羸”、“甚”、“藏”、“其”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王炎做四川宣撫史,征召王克明為手下,王克明沒有去。王炎很生氣,彈劾王克明躲避公事,王克明被判罪貶職。(“辟”、“不就”、“坐”各1分,句意通順2分。)
8.徐詩中的螃蟹是不 隨波逐流,鎮(zhèn)定自若,堅毅雄壯的老英雄形象。(1分)“他”身披鐵甲,圓睜雙目,在寒秋的驚濤駭浪之中屹立不倒,獨自捍衛(wèi)龍門。(2分)曹詩中的螃蟹是個 反面形象,“他”不辨是非曲直,橫行霸道,居心叵測,機關算盡卻徒勞無益,終也難以逃脫被人食用的滅亡命運。(2分)
9.①托物言志(象征),借吟詠螃蟹來表達對老當益壯、正氣凜然的“中流砥柱”們的贊美。②反襯(對比),用隨波逐流、驚慌奔逃的魚蝦與老蟹做對比,反襯出老蟹的鎮(zhèn)定自若,凜然無畏。(手法給1分,分析給2分;答擬人、烘托等其他手法,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0.(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2)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11.(1)AE(A 項2分,E項3分,B項1分。B項“是因為他不用再上前也已經(jīng)看出并且認定這匹馬不是什么千里馬”說法有誤,從原文“馬伯瞪了一眼棗紅馬”可以看出馬伯是 因為被抽而氣惱;C項“體現(xiàn)出良早已看出馬伯的相馬技藝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與之為伍”錯誤,前文說“兩人相談甚歡,結伴同行”;D項說馬伯只會“相其 皮”,文章未交代,后文說馬伯“默不吭聲,一直翻弄著馬骨,后來也垂下了頭”可見其未必不會相骨,對小說寫作目的的表述也有誤。)
(2)①對馬匹有一定 研究,有一定辨識馬的才能。例如開篇介紹的草原上流傳的話和吃馬肉時的語言描寫;②目光短淺,為人氣量狹小。尋良馬只為謀生,而非愛才。例如尋馬只為賽馬 能贏,更多關注馬的使用價值和被棗紅馬馬尾抽后的表現(xiàn)等;③自以為是,喜歡賣弄,炫耀。例如吃馬肉時滔滔不絕地講自己的“相馬經(jīng)”,吹噓自己“從沒走過 眼”。(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3)①劃線句運用了 對比手法,將馬匹是否被馬伯相中而產(chǎn)生的不同結果進行對比;②從側面表現(xiàn)出馬伯相馬技藝出眾,突出其在馬主心中的地位,增加傳奇色彩,吸引讀者閱讀興 趣;③引出下文馬伯受聘相馬的情節(jié),也為下文馬伯對棗紅馬的嘆氣和千里馬因馬伯的嘆息而被殺吃肉做了鋪墊。(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其他言之合理答案可 酌情給分。)
(4)①相似之處:無 人發(fā)現(xiàn)其才能,后死于槽櫪之間;(1分)②原因不同處:《馬說》中千里馬不被發(fā)現(xiàn)是因為沒有伯樂,即“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2分)《相馬》中 千里馬之死是因為馬伯雖自詡為“伯樂”,但實際上他并非真正的伯樂,而且沒有容才之量,以致千里馬屈死人手。(2分)③感悟:人才如果沒有人發(fā)現(xiàn)、欣賞和 重用,只會明珠蒙塵。而掌權者要有知人善任之能,也要有愛才惜才之心,更要有容才薦才之量,不要將對人才的關注點僅僅局限于其使用價值,更不能因為個人好 惡而妄加臧否,這樣才不會有更多的人才被埋沒。(3分,言之成理即可。)
12.(1)CD(C項2分,D項3分,B項1分。A項,老師贊賞的是他的才華,對他“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很頭疼;B項,文中強調(diào)的是對傳統(tǒng)繪畫技巧的研究是程十發(fā)成功的基礎;E項,文章沒有“全面”介紹程十發(fā)的人生。)
(2)藝術上的“飛揚”:①少年學畫,雖“離經(jīng)叛道”,但才華卻得到賞識;②創(chuàng)作了融會傳統(tǒng)寫意國畫的連環(huán)畫佳作——《畫皮》,引起了轟動;③畫風大變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程家樣”。成為新中國五十年美術的一朵奇葩;④獲得國家造型藝術終生成就獎。
生活中的“落寞”:①畢業(yè)后畫展失敗,失業(yè)回家,生活艱難;②*中遭遇沖擊,不能繪畫。以及關牛棚等遭遇;③妻子女兒去世,身體迅速衰老與多種病痛的困擾。
(每點1分,藝術方面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3)①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程十發(fā),豐富了傳主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②他人的評價,增強了傳記的真實性和可信度;③和文中正面描寫互相配合,使行文富有變化。(答出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其他言之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4)①不拘泥一門,兼收并蓄:少年時代求學能夠各取所長;②執(zhí)著,不畏困難:艱苦的生活中堅持繪畫的夢想;③幽默與樂觀豁達:*中寫作“保護動物”的標語,大度看待假畫問題等;④勤奮:繪畫20張要打50張底稿;⑤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繪畫幫助困難家庭。
(每點2分,答出任意四點得滿分,要包括概括要點和具體事例兩方面。答熱愛事業(yè)、淡泊等其他品質(zhì),可酌情得分。)
13.A(A項,左右 逢源:形容做事得心應手,怎樣進行都很順利;也形容辦事圓滑。B項,引而不發(fā):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啟發(fā)引導;也比喻做好準備暫不行動,以待時 機。此處誤用為“做事不果斷”,屬望文生義。C項,席不暇暖:座位還沒有坐熱就走了,形容很忙。用在此處表意錯誤。D項,剖腹藏珠:剖開肚子來藏珍珠,比 喻為物傷身,輕重倒置。此處不合語境。)
14.C(A項,“別具一番風味”前缺少主語,可改為“徜徉在河內(nèi)別具一番風味的法式建筑之中”;B項,“針對”缺少賓語,可在“‘劃算’”后加“的問題”;D項,“時速”中的“時”與“每小時”重復,可將“每小時”刪掉或將“時速”改為“速度”。)
15.C(按照敘述主語一致原則,可以先排除B;而兩個短語“望著那鍋”、“聞著那肉香的味道”,同為動賓結構,銜接句也應符合這一特點,據(jù)此,可以排除A;另外,這段文字的敘述主體應為“紅燜肉”,而D中的敘述主體卻偏移成了“媽媽”,不妥。只有C合乎銜接各項要求。)
16.略。(內(nèi)容2分,對偶句字數(shù)1分,詞意1分,詞性1分。)
17.該圖標由船帆、 波浪形及圓形構成。(2分)四個船帆組成數(shù)字“7”和“11”,突出中國“航海日”;數(shù)字又暗示鄭和下西洋的事件,體現(xiàn)航海事業(yè)歷史悠久;波浪代表海洋, 和船帆組合又寓意著航海事業(yè)揚帆奮進;波浪紋與“如意紋”相似,有“吉祥美好”之意;圓形寓意航海事業(yè)圓滿,又象征睦鄰和諧友好。(4分)(寓意部分答出 其中一點給1分,兩點給3分,三點給4分。)
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8.略
【譯文】
錢乙字仲陽,他父親錢 穎善長醫(yī)術,卻嗜酒而喜歡出游,往東到海上去就沒有回來。錢乙才三歲,母親早死,他姑姑嫁給呂氏,呂氏憐憫并收養(yǎng)了他,長大以后,就教導他學醫(yī),并告訴他 的家世。錢乙哭過之后,請求去尋找父親,一共尋找了八九趟,很多年后,終于找回父親,此時他已三十歲了。他侍奉呂氏如同父親,呂氏死后沒有后代,他就給呂 氏收殮埋葬,穿孝衣守喪。
錢乙初是因《顱囟 方》,授給他翰林醫(yī)學的官職。皇子患驚風病,錢乙給他喝黃土湯而治好了他的病。神宗召見他詢問黃土湯治病的情形,他回答:“因為土能克水,水平穩(wěn)了, 那么驚風自然就停止?!鄙褡诟吲d,提升他為太醫(yī)丞。廣親的長子患病,錢乙診他的病說:“這種病可以不用吃藥而痊愈?!睆V親的小兒子在旁邊,錢乙指著他說: “這孩子將突然患病,使人驚恐,過了三天的午后,可無憂?!睆V親家的人很生氣,不答話。第二天,廣親的小兒子果然突發(fā)羊角風,十分危急,請錢乙給他診治, 三天就病愈。
錢乙本來就有身體瘦弱 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療自己,后來病重,他嘆道:“這就是所說的渾身麻木疼痛的病。進入內(nèi)臟者死,我大概要完了吧?!彪S后又說:“我能把病痛移到四肢末 端。”于是,就自己制藥,日夜喝它。左手、左腳突然蜷曲不能活動,他高興地說:“可以啦!”他因病辭職回家,不再出來為官。錢乙開藥方,廣博通達,有關醫(yī) 書無不閱讀,不固執(zhí)地死守古法。特別精通《本草》等書,辨別糾正它錯誤的地方。晚年時,痙攣麻痹的病癥逐漸嚴重,他知道不能治療,就召來親戚訣別,換上衣 服等待死亡,于是去世,終年八十二歲。
王克明,字彥昭,是紹 興、乾道(皇帝年號)年間的名醫(yī)。他剛出生時,母親缺少奶汁,就喂他吃粥,他因此得了脾胃病,長大后更加嚴重,醫(yī)生認為治不好了。王克明自學《難經(jīng)》和 《素問》,來尋找治療辦法,用心施用藥物,他的病才好了。之后他開始用學來的醫(yī)術在江淮地區(qū)行醫(yī),又到了蘇州、湖州一帶,尤其擅長針灸。他診脈遇到難以治 療的病情,必定深思一番弄清病癥的關鍵,之后再用藥。(他認為)病即使表現(xiàn)出多種癥狀,有的可能只用一種藥就可以去除病癥根源,根源去除而其他的病癥自然 會隨之消失;對有些病人則不給藥,告訴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動好了;有的病,他認為吃藥治不好不是藥的問題(不是吃藥能治好的),而是病人某些(引發(fā)疾病 的)事情沒有處理好,將事情處理妥當,其病自愈。王克明所作的診斷之言無不一一驗證。張子蓋率軍救援海州,部隊中瘟疫流行。他趕赴軍中,治好了幾萬人。張 子蓋準備向朝廷上表為其請功,王克明卻極力推辭。
王克明學問非常好,為 人好俠尚義,常奔波數(shù)千里為人治病。起初參加禮部考試,考中后,屢次擔任醫(yī)官。王炎做四川宣撫史,征召王克明為手下,王克明沒有去。王炎很生氣,彈劾王克 明躲避公事,王克明被判罪貶職。后來改到翰林醫(yī)痊局任職,皇帝賜予他紫衣和金魚袋。紹興五年去世,時年六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