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故事:哪國人最勤勞

字號:

有許多套話是我們從小至今聽到耳朵起繭程度的,不需用腦子思索。比如,“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我常問自己:“這個結論從何得來?” 即使把那個“最”字去掉,難道有哪個民族“不勤勞”?不勤勞,它怎么能生存下來,不被淘汰掉?用一句常聽到的厲志語言,“被開除球籍”?或者說,對,都勤勞,但是,中華民族更勤勞。那么,這里面應該有一個可用來比較的“量”的概念。
    有人說,中華民族歷來都是一個勤勞奮斗、生生不息的民族。但是,如此“勤勞”,為什么沒有換來先進的制度和較高的經(jīng)濟,科技水平?卻得到像我們常聽說 的,“落后挨打”的狀態(tài)。所以,歷這種勤勞充其量不過是用來粉飾落后的代名詞,從政治到經(jīng)濟到科技的落后。中華民族能“拿得出手”的“古代四大發(fā)明” 即使在今天人類社會高度發(fā)展后還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歌頌。聽了真正讓人臉紅!
    既然有“最勤勞”,“更勤勞”一說,那么勤勞應該是可以度量的。我從來就沒有在漢語文字中找到過這個數(shù)量概念,并且非常自信沒有。在許多人腦子里大概是這 樣:你看,中華民族歷不知受過多少天災人禍,都生存下來了,不勤勞行嗎?但是,求生存難道不是所有動物,包括人類,的本性嗎?哪個民族不是這樣生存下 來的?如果一個現(xiàn)代人,生活順順當當,沒有受過什么磨難,難道能說他“不勤勞”?如果他被隔離到一個荒島上,相信十之八九他會“勤勞”到茹毛飲血,想盡辦 法生存下來的程度。從社會角度,這種“勤勞”比他平時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更重要,值得稱贊?我們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人在無人可求救的孤立狀態(tài)下,大腿被什么東 西卡住出不來,面臨生死關頭,硬是用小刀將自己腿切斷逃生。難道人平時也應該表現(xiàn)出這種“品質(zhì)”?絕對不可能。不應該把勤勞狹隘地理解成在艱苦環(huán)境下“求 生”。也不能把“勤勞”局限在做繁重的體力勞動?!扒趧凇?,本質(zhì)上是指工作,是相對“休閑”,“偷懶”,“無所事事”來說的。
    最能直接表達“勤勞”程度的數(shù)量度量大概是比較各國職工平均(年)工作小時。雖然這個世界早已實行了八小時工作制度,但是,這不表明每個國家,每個職工每 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有許多人不是全時工作。并且,“晚來早走”,或者“早來晚走”在一些國家中可能成為一種固定模式,不成文規(guī)定。因此實際統(tǒng)計 各國職工工作時間時就可能看出很大差別。比較平均工作時間就能真正知道哪國人民最勤勞 – 不能光由你自己夸自己。這種數(shù)據(jù)有沒有?有。
    在30個經(jīng)合會組織國(OECD)數(shù)據(jù)庫中找到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很全,列出2008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在世界最勤勞工作的國家名單中,你大概能猜到,第一名是韓國,年平均工作2,357小時,超出第二名的希臘10% 。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工作狂,最勤奮國家。下面是前十名:
    年工作小時 法定節(jié)假日 人均GDP 人均小時GDP
    韓國 2,357 11 $27,939 $11.85
    希臘 2,120 12 $29,361 $13.85
    捷克 1,992 12 $24,712 $12.45
    匈牙利 1,988 10 $19,329 $ 9.72
    波蘭 1,969 12 $17,625 $ 8.95
    墨西哥 1,893 14 $14,495 $ 7.66
    意大利 1,802 12 $30,756 $17.07
    美國 1,792 8 $46,716 $26.07
    冰島 1,807 12 $36,770 $20.35
    日本 1,772 15 $34,099 $19.24
    (下面重要國家沒有按實際名次)
    加拿大 1,727 10 $36,444 $21.10
    澳大利亞 1,721 10 $35,677 $20.73
    英國 1,653 8 $35,445 $21.44
    法國 1,542 13 $34,045 $22.08
    德國 1,432 8 $35,613 $24.87
    上面的法定節(jié)假日是指政府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雇主的規(guī)定可能有不同。比如美國沒有規(guī)定雇主一定要給職工至少這些法定假日。大約25%職工沒有雇主給予的假期。其它一些國家可能有類似情況或者甚至比法定假日更多天數(shù)(比如因為宗教原因),沒有詳細列出。
    如果我們按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一年假日10天這種標準的全時工作模式計算,并假設這個國家職工都是全時職工,那么一年工作時數(shù)應該是2008小 時。其實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是這樣,必定有許多不是全時工的人。比如美國將每周工作達到30小時以上就算全時工作。所以,一個國家職工平均工作時間超過 2000 小時,必定表示相當多人一天工作超8小時,一周超5天的模式。美國財富雜志 Forbes 曾經(jīng)舉了韓國農(nóng)業(yè)部一位39歲的李姓公務員例子:每天從早8:30到晚9:00,12個半小時工作(還要外加來回工作場所4小時路程),每周6天,年復一 年,日復一日的工作模式。這顯然也不符合被現(xiàn)代社會認可的八小時工作制度,但是在韓國卻是一種非常普遍現(xiàn)象。在經(jīng)合會組織國中,一向被認為最閑散的法國人 并不排最末,荷蘭人的1391
    小時當最令人羨慕。一向被認為最勤勞的日本人反而名列第十,排在美國之后。這有點出乎我的意外。
    另外,從上表可以看出,工作時間(“付出”)和人均GDP(“收入”)并不是一回事。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概念,工作效率。這當然和各國發(fā)展水平等有極大關 系。上表最后一列換算成了各國職工平均每小時貢獻的GDP數(shù)據(jù)。它大致反映了工作效率,已經(jīng)超出“勤勞”所能代表的范圍。這種排名榜是(沒有考慮小國,像 盧森堡,等):
    美國( $26.07),德國($24.87),法國($22.08),英國($21.44),冰島($20.35),日本( $19.24),意大利($17.07 )
    從上列數(shù)據(jù)比較,美國。這也表明了美國經(jīng)濟的高效率。在美國公司生產(chǎn)成本中,勞工成本,約占2/3。當美國經(jīng)濟遇到困難了,為了保住員工生產(chǎn)效率 和公司利潤,美國老板最先考慮到的就是裁員。君不見,最近華爾街股票市場節(jié)節(jié)上漲(因為公司利潤普遍恢復上升),股東們歡欣鼓舞的時候,美國勞工市場失業(yè) 率卻也在繼續(xù)升高,仍然一片不景氣。那么,這種時候是不是失業(yè)者“不勤勞”?當然不是。這畢竟不是挖一塊地種點糧食,或者挖野菜度日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