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春之歌

字號:

春之歌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xué)期第一單元,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欣賞樂曲《春之歌》?!洞褐琛愤x自門德爾松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樂曲為A大調(diào)、2/4拍、用三部曲式寫成。從A段這一清新、流暢的旋律中,我們能體會到那種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曠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從A段主題發(fā)展而來。樂曲進入第三段后,前面兩個主題再現(xiàn),經(jīng)過下行模進,在力度上越來越弱,尾奏中,還加了許多裝飾音:后,樂曲在安詳?shù)臍夥罩薪Y(jié)束,這種弱處理手法,給人以余音繚繞的感覺,充滿了詩情畫意。
    本課通過欣賞《春之歌》,了解門德爾松和無詞歌。以感知情緒為先導(dǎo),通過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學(xué)目標:
    1. 欣賞樂曲《春之歌》,感受樂曲抒情明快的情緒,體驗流水般的旋律帶來的春天氣息,想象春天萬物復(fù)蘇的美好情景。
    2.在欣賞樂曲過程中,通過聽辨、吹奏主題、哼唱旋律的活動,和伙伴合作、交流討論,理解樂曲所表達的對春天的熱愛。
    3.知道無詞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結(jié)構(gòu);了解門德爾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點難點
    體驗《春之歌》的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所表達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學(xué)準備
    1.多媒體課件、打擊樂曲、音響資料(多種版本的《春之歌》)
    2.資料補充:
    (1)作曲家介紹:
    (2)無詞歌:"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松首創(chuàng)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內(nèi),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門德爾松一生總共創(chuàng)作了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chuàng)作于1830至1845年間,分為八集出版。
    (3)作品介紹: 《春之歌》,選自門德爾松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作品第62號),A大調(diào),2/4拍。本曲為門德爾松創(chuàng)作的所有"無詞歌"中為的曲子,不僅用于鋼琴獨奏,還被改編成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樂器的獨奏曲而廣為流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聽眾沉醉于快樂的氣氛中。曲式雖單純,但十分巧妙地應(yīng)用了裝飾音,從而利用鋼琴創(chuàng)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們不得不對門德爾松的天才發(fā)出贊嘆。在伴奏與踏板的關(guān)系中,也顯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音樂特色。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一)、感受春天變化
    師:同學(xué)們,新的一學(xué)期開始了,寒假里你們過得愉快嗎?
    生:很愉快;
    師:春天來了,你們感受到大自然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生:天氣變暖和了;小草發(fā)芽了。。。。。。
    師:嗯,同學(xué)們說得很好,觀察得都很仔細。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春天的變化
    欣賞圖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體軟件)
    二、欣賞無詞歌《春之歌》
    (一)了解門德爾松和無詞歌
    1.認識無詞歌和它的音樂地位。
    (二)初聽《春之歌》
    欣賞鋼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緒為先,對樂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樂曲的標題,通過自己的感受體驗給樂曲寫上標題。
    師: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認真聽,感受一下樂曲,想象樂曲表現(xiàn)怎樣情景?
    生:聆聽樂曲,分小組討論。
    師:聽完了這首樂曲大家從中感受到什么樣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師:好,大家給這首樂曲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聲》《春天的樂曲》《春天的旋律》。。。。。。
    師:很好,看你來大家都聽懂了這首樂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師:老師來告訴大家今天這首樂曲的名字是《春之聲》,由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作曲。
    揭題、簡單介紹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
    總體描述樂曲的情緒、速度、節(jié)奏等。
    (三)再聽(小提琴鋼琴版)
    分辨樂曲中的幾種樂器。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
    播放樂曲
    師:同學(xué)們,你們聽出這首樂曲是由哪些樂曲演奏的嗎?
    學(xué)生回答。
    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段主題:
    講述這段主題中小提琴所描繪的音樂形象、鋼琴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
    演奏第一主題旋律片段。
    輕輕地跟著老師的琴聲哼唱主題旋律。
    聽賞第二段:
    感受樂曲的速度,打擊樂器或拍手為樂曲伴奏。
    律動表現(xiàn)樂曲,體驗樂曲與第一段情緒與節(jié)奏的變化。
    用“l(fā)a”哼唱主題
    (3) 聽賞第三段
    找出與前面兩段相同的地方。
    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四)完整欣賞《春之歌》(視頻)
    邊看邊哼唱主題,跟著旋律節(jié)奏輕輕搖晃身體。
    視頻把樂曲表現(xiàn)的意境通過直觀的圖像展示,讓學(xué)生進一步體會如詩如畫的意境,整體感受樂曲的情緒。
    視頻資料只是作者對這首樂曲的個人感受,所以放在后讓學(xué)生體驗,而不是放在初聽時用,目的在于不把學(xué)生的思維固定,放在教學(xué)階段的后可以讓學(xué)生感受一下人們眼中的《春之歌》,開拓視野。
    三、拓展
    1.請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選自〈湯普森鋼琴基礎(chǔ)教程〉》)
    2.欣賞門德爾松的另一首無詞歌《快樂的農(nóng)夫》
    3.展示描寫春天的音樂作品。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學(xué)反思
    在充分發(fā)揮學(xué)生想象能力下,合理運用音像資料,豐富課堂、拓展視野。在本課中用豐富的音像資料,讓學(xué)生了解《春之歌》以及其優(yōu)美的旋律帶給人們的視聽享受,從而知道門德爾松的音樂成就。
    音樂欣賞重在對音樂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所以從情緒感知出發(fā),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課堂樂器演奏技巧,與校本教材相結(jié)合,鑒賞音樂作品,學(xué)生能很容易地記住主題旋律、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