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放假啦!回國啦!你想象著吃著西瓜刷微信,躺在床上追新??!對于留學生來說,暑假回家就像給自己充電,是一段難得的悠閑愜意的時光。可惜,你可能剛看了幾眼電腦,就被老媽揪了起來!走親戚、相親……喝了“洋墨水”的你,免不了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被迫“閃亮登場”!你的親人們又問過你哪些讓你哭笑不得、難以招架的問題?讓小編為你一一盤點留學生間吐槽過的問題5!
No.5:“這道菜美國沒有吧?”
出門在外能夠吃好吃飽,的確是家里人在乎的事情。聚會上飯桌,通常你還沒開動,就成了全場焦點,遭遇四面八方的關(guān)心:
“小楊,這道菜美國沒有吧?”只見阿姨指著北京烤鴨問你。你只能含淚點頭:"確實不太常見……哎喲烤鴨啊,你可想死我了,來來來,我先卷一個為敬哈。"
“小楊,這個菜你們美國也沒有吧?”只見叔叔給你夾了一口麻婆豆腐。其實麻婆豆腐中餐館里有,你自己也會做。但是如果提起做菜的事情,更多問題又劈頭蓋臉而來——
“你平時都做什么菜?”“你多久做???”……廚神就算了,廚渣立馬就得跪,小心翼翼地表示:“我會做面條(泡面)……”立馬隔著桌子,收貨老媽的白眼一個!
“小楊,這個你們美國人也不吃吧?”后,奶奶給你盛了一碗米飯……
沒辦法,飲食習慣不同,是很多人對西方文化的第一印象。沒去過美國的家人們都好奇你吃什么、喝什么。雖然一頓飯吃七八個菜,你就有可能被問七八遍,但是親情無價,還是乖乖回答吧!
如果你親戚真的要問在國外你都吃了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美國50個州美食大排名,排第一的竟然是這里!
No.4:這句英語你聽得懂嗎?
君不見暑假回老家,比吃飯更可怕的,就是飯后看電視的時間。尤其是體育臺、新聞臺和CCTV-10教育頻道,更是撂倒留學生的選擇。為什么?因為這些臺里總有人在說英語……
“寶寶,你看這個大胡子教練說的是英語嗎?你能聽懂嗎?”被老媽一把拉到電視機前,你瞬間成為了某世界杯球隊教練的同聲傳譯。他說一句,你就得翻譯一句,而且你還不能偷看字幕!
只見全家人都緊緊地盯著你,期待著你華麗的翻譯!頓時壓力很大有木有?大胡子教練滿口的德式英語很醉有木有?
(當爸爸媽媽要求我逐字逐句的翻譯科比的發(fā)言,我要脫飯一秒鐘……)
比“這句英語你能聽得懂嗎”更有殺傷力的是什么?朋友們紛紛表示,絕對是“你說幾句英語給我們聽聽!”
并不是突然間忘記了ABCD,只是當著全家人突然被要求“表演”英語——好羞射,好尷尬!怎么有種被逼跳康康舞的羞恥感?而且迎上爺爺奶奶期待的目光,你還硬著頭皮,搜腸刮肚的組織語言,可能后忘記了要說什么,只好背誦高中的時候?qū)戇^的自我介紹……
當然了,這樣的要求并不是要你出丑。聽不懂英語的老一輩,可能只是想享受一下孫子孫女成才的成就感。為了他們的笑臉,請硬著頭皮拽一段“你好我叫大白我來自中國我今年22歲”的self-introduction吧!
No.3:你怎么沒帶個洋媳婦/洋老公回來?
時代,真是開放了。面對這樣的提問,你不禁感嘆。
家里人擔心你的終身大事,不是逼你相親,就是逼你自己下手找對象。找對象的范圍也寬泛了,越來越“國際化”了。然而,洋同學多的是,洋對象卻不是那么好找!親戚們總說:外國人好,外國人老實,誠懇,談了戀愛就要結(jié)婚——等等等等,這種誤解是從哪里來的?
先不管誤解哪里來,總之在家里人的幻想中,一個出身良好、財力中上、性格溫柔的外國老公/妻子已經(jīng)在沖他們微笑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天下父母心,有些家庭對洋媳婦/老公還有各式各樣的要求。
一位學姐吐槽:媽媽說找一個金發(fā)碧眼的,爸爸卻說找一個棕發(fā)綠眼的;妹妹對著美國隊長的海報說:你找個這樣的行嗎?叔叔又把貝克漢姆的圖片微信給自己:標準定高點?。“凑者@個來!
(小的時候,我為了上清華還是北大作難;長大了,我為了嫁美隊還是小貝發(fā)愁……)
一位學長也表示,自己的爸媽在選對象上產(chǎn)生了嚴重分歧——媽媽說,法德血統(tǒng)的妹紙好!爸爸說,俄羅斯血統(tǒng)的妹紙更優(yōu)秀!學長默默擦汗:其實找對象的事,八字還沒一撇呢……
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提問,建議你可以在手機里備一張漫威男神or維密超模的照片,默默地秀出來,羞澀地微笑著說:哎,他/她正追著我呢,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No.2:你什么時候移民啊?明年?
剛在美國讀了兩年本科,回暑假見親戚,就被問了這個問題——你只能在心里默念,其實我也很想馬上移民有木有,馬上拿綠卡or當公民有木有。然而,阿姨啊,這個是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的……
綠卡不是報了名就能排上隊的,H1B不是申請了就會發(fā)下來的,嫁個老外,搖身一變成美國人也不是那么簡單的……很多在我們來看需要考慮,需要抉擇,需要勇氣的事情,在親戚朋友來看,后都只是口中的一個“隔壁老王家”的故事。隔壁老王家的兒子移民了,隔壁老王家的女兒出國拿綠卡了……
(你,會是下一個隔壁家老王嗎?)
更深一步說,回國或待在美國,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很多人,后站在岔路口,后一秒才決定自己的方向。然而,身邊人不一定明白這種糾結(jié),也不在乎你自己的看法。
“當然要回來??!外國畢竟不是自己家?!倍霉每赡苓@樣說。
“美國那么好!水好土好空氣好,你留在那里,回來干啥?”大姨可能這樣教導你。
與其說他們是在提問,不如說他們是想找個機會,抒發(fā)自己的感想。至于你后選擇怎樣的路,誰又能替你做決定呢?
面對這樣的提問,只能笑笑,說出自己準備已久的回答,或者迷茫地搖頭,繼續(xù)接受姑舅姨父的狂轟濫炸……
No.1:那個蘋果手機是不是很便宜?
奧巴馬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并沒有):“每一位留學狗,后都成了代購。”
聚會的時候,你作為的留學狗,經(jīng)常會聽到各種類似的問題:美國的手機是不是很便宜?化妝品是不是很便宜?包包是不是很便宜?是的,確實便宜。
但是如果你點點頭就準備切換話題,百分百會切換失敗。大家會滿眼放光地包圍你:“聽說在美國,蘋果手機100塊!Coach包包一百塊!CK內(nèi)褲也是一百塊!你給我?guī)讉€唄!”串門的你,*還沒坐熱,就聽到了如此雷人的言論。接著恍惚間,馬阿姨已經(jīng)微笑著坐在了你身邊,悄悄拉起了你的手:“晨晨呀,你看你在那邊留學,用的也是蘋果手機吧?阿姨聽說一個手機才一百多元,你給阿姨帶十個……”
如果這一天真的來到了,那么中美關(guān)系一定已經(jīng)邁入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新階段??上КF(xiàn)在,這些“一百塊”只是親戚朋友們熱切的幻想。蘋果手機的確一百塊呀,那是一百美元!而且是帶鎖的合約機!如果你耐心地解釋什么是合約機,馬阿姨可能會露出不屑的表情:“那你就買中國聯(lián)通的合約機唄!這有什么難的!”阿姨,中聯(lián)通并沒有統(tǒng)治全球……
(阿姨,你放心,我提前三天就給你排隊去,保證搶到……)
還沒回過神來,你已經(jīng)成為了全家的代購,手中握著一張寫好的清單——有弟弟妹妹的奶粉,叔叔阿姨的蘋果手機,還有包、表、衣服、保健品、刀具……甚至有的人還會要求你帶槍……
面對這樣的圍攻,請保持冷靜,及時逃跑!如果逃跑失敗,就自求多福吧!
吐槽完這些讓人難以招架的問題,小編也要說一句: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時間有限,以后你只會越飛越高,離家越來越遠……關(guān)心你的人,都希望能和你多說上幾句話,多交流一會兒。所以,讓我們表現(xiàn)得成熟些,面對親戚朋友的奇葩問題,不黑臉,不甩手走人,能忍則忍,能答就答吧!
話不多說,小編被叫去講一段英文了,嗯,我就背一段新概念2的課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