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自考《毛中特》考前沖刺試題(4)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  )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領土完整
    C.主權獨立
    D.世界和平
    2、 黨中央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3、 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  )
    A.持續(xù)發(fā)展
    B.世界和平
    C.共同富裕
    D.國家富強
    4、 改革是(  )
    A.社會正常發(fā)展中始終會存在的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一般性變革
    B.對原有體制細枝末節(jié)的修補
    C.對存在著嚴重弊端的舊體制進行全面深刻的變革
    D.僅包含經濟改革
    5、 現(xiàn)階段公有制占主體地位的決定因素是(  )
    A.歷史因素
    B.公有制的性質和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C.國有企業(yè)的數(shù)量
    D.國有企業(yè)的資產規(guī)模
    6、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  )
    A.無產階級領導
    B.人民大眾參加
    C.反對帝國主義
    D.進行武裝斗爭
    7、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
    A.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B.實現(xiàn)國民經濟的商品化
    C.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D.實現(xiàn)國民經濟的社會化
    8、 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特點是(  )
    A.對抗性矛盾
    B.又相適應又相矛盾
    C.不能改善
    D.暫時性矛盾
    9、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實踐基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
    A.工人運動
    B.革命和建設的實踐
    C.武裝斗爭
    10、 維護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根本保證是(  )
    A.民族團結
    B.民族平等
    C.民族繁榮
    D.擁護人民軍隊
    11、 毛澤東認為,對于人民群眾和政府機關的矛盾,要堅持(  )
    A.互相監(jiān)督的原則
    B.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群眾一切要求的原則
    C.民主集中制原則
    D.按風俗習慣處理的原則
    12、 當代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動力是(  )
    A.信息技術
    B.互聯(lián)網
    C.新科技革命
    D.新興產業(yè)
    13、 中國共產黨形成工農聯(lián)盟的思想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
    A.毛澤東思想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fā)展觀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5、 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是逐步實現(xiàn)的,其中的第二步是組織(  )
    A.互助組
    B.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C.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6、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
    A.依法治國
    B.黨的領導
    C.基層自治
    D.人民當家作主
    17、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的是黨的(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8、 生態(tài)文明的核心是(  )
    A.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
    B.節(jié)約資源
    C.保護環(huán)境
    D.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19、 社會主義制度區(qū)別于其他社會制度的主要標志是(  )
    A.分配制度
    B.法律制度
    C.社會主義本質
    D.社會主義理想
    20、 被鄧小平稱贊為“一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法律”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C.《反分裂國家法》
    D.以卜都不對
    21、 十七大報告指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政治保證是(  )
    A.黨的基本路線
    B.經濟發(fā)展
    C.環(huán)境保護
    D.資源節(jié)約
    2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
    B.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C.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
    D.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3、 檢驗真理的標準是(  )
    A.馬克思主義理論
    B.實踐
    C.中國革命的成功經驗
    D.黨的文件
    24、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  )
    A.主題
    B.任務
    C.基礎
    D.動力
    25、 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中最重要的是(  )
    A.統(tǒng)一戰(zhàn)線
    B.武裝斗爭
    C.黨的建設
    D.土地革命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考生任選其中5題作答,每小題7 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過5題。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5題計分。)
    26、 依法治國對于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何重大意義?
    27、 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經驗教訓?
    28、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9、簡述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30、 為什么說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在準確把握歷史和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上做出的正確抉擇?
    31、 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32、 為什么說只有改善黨的領導,才能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三、材料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33、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 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 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 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 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 法前進。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 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 價值觀“公約數(shù)”,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 安康。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結合以上材料,請回答: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