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語文下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案

字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感受不同階段的愛
    2、父愛與母愛的比較
    3、區(qū)分“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過程與方法
    1、比較法,通過對父愛與母愛的比較,重新審視愛。
    2、問題探究法,以時間和邏輯順序分析“愛是一種能力。”
    3、討論法,聯(lián)系自身,感悟生活,獲得愛的真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把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2、享受愛的同時,試著學會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關(guān)鍵語句,并進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
    (2)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在瀏覽課文的過程中,學會尋找關(guān)鍵句子。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一):
    冰心的小詩里說:“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有人說:父愛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給孩子一個遮風避雨的溫暖巢穴,同時也給他們一雙能夠展翅高飛的羽翼??梢?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之愛,溫暖而執(zhí)著。當然,這是我們對父母之愛的感性認識,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愛在我們成長之路上的作用呢?請看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文。
    導入課文(二):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那么,如何來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選文的解析來體會其中的涵義。
    二、整體閱讀 ,感知課文, 明確文章的思路。
    (小組討論后代表發(fā)言,教師歸納)
    明確:概括地講,這篇文章談了“愛”。具體如下:
    (一)一個人的愛的能力發(fā)展。(1—3)
    (二)愛的對象的發(fā)展及原因。(4—8)
    (三)探討了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就是父愛與母愛的綜合的問題。(9—10)
    三、細節(jié)探究。
    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并解決問題。
    1.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
    2.母愛父愛的優(yōu)點與缺點。
    3、母愛父愛有何本質(zhì)的區(qū)別?
    4、母愛與父愛的作用是什么?
    5、一個成熟的人需要怎樣的愛?
    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1、生活中常常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一旦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悅感就馬上消失,大哭大鬧,完全將自己的滿足快樂建立在別人是否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基礎上。我想大家小時候肯定都遇到過,叔叔阿姨總會問你在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之間你更喜歡誰。這時候你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呢?就是誰在那一段時間里經(jīng)常滿足你的要求,誰更寵著你,你就更喜歡誰。
    這就是費羅姆所說的不成熟,幼稚的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那么,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是怎么樣的呢?5分鐘時間,迅速閱讀全文,找出相關(guān)信息補充下列表格。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
    8歲以下
    8~10歲
    少年時期
    成熟時期
    (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歸納)
    明確:
    年齡段 特征
    剛出生 無被愛的意識
    8歲以下 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 用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期 感受到愛喚起愛的力量
    成熟期 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2、我們來看,文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也就包括了“父愛母愛、孩子的愛”,那么,父母的愛是怎樣的呢?在作者看來,父母的愛有何優(yōu)點又有何缺點?(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歸納)
    明確:
    優(yōu)點:世界上偉大的,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渴求的。
    母愛
    缺點: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用努力贏得。
    優(yōu)點: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可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父愛
    缺點: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其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
    3、“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這兩種感情有何本質(zhì)的區(qū)別?(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歸納)
    明確:前一種是不成熟的愛,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來弱小、孤立無援,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比如哭鬧。
    后一種則是通過努力去贏得愛、創(chuàng)造愛,變得有力量而且成熟,處于主動地位。
    由此可知,愛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有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4、 母愛與父愛的作用是什么?
    (小組代表發(fā)言后,教師歸納)
    明確: 母愛 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溫和 獨立
    父愛 給孩子信心 指導孩子生活 理智 自信
    因此,父母不僅給了孩子愛,他們還使孩子在愛中成長,又學會去愛別人,這是一個理性的、圓形的過程。
    5、一個成熟的人需要怎樣的愛?
    聯(lián)系全文,深入思考,圈點勾畫,概括要求全面、具體。明確一個健康成熟的靈魂要達到的高度。
    明確:
    一個成熟的人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獨立溫和),又是自己的父親(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nèi)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一個成熟的人需要母愛與父愛的結(jié)合,既要發(fā)展母親的良知,又要發(fā)展父親的良知。也就是有母親的愛的祝福,又要有父親的愛的原則。
    故母愛與父愛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愛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互補的,缺一不可的。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guān)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guān)系,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四、 延伸拓展:
    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墒斓娜司鸵馕吨皇且蕾嚫赣H、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你又該如何為心中這兩個世界而努力呢?這兩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境界呢?
    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 課后寫一篇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