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弱小的》。
生:齊讀課題
師:從課文題目來看,我是誰,這句話又是誰說的,為什么說我不是弱小的,你知道誰是弱小的嗎?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小故事。
二、課文解讀:
1.掃清障礙,字詞學習。課件出示本課的字詞:(生字用紅色著重)
弱小 周末 掀起 簇擁 嬌嫩 遞給 薔薇 聊天 薩沙
托利亞 鈴蘭花 傾盆大雨 垂著頭 隨風舞動 芬芳撲鼻
2.學生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句。(生讀,師巡視指導讀書姿勢)
3.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4.師范讀,同時讓學生思考問題: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畫出描寫森林和野薔薇花美麗的句子,并劃出來。反復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回答,課件出示:(1)美麗的森林圖片。
(2)野薔薇和鈴蘭花圖片。
(3)指導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隨課文相機理解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的詞義。
3.突然,雷聲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美麗的野薔薇被雨打成什么樣子了?請同學們找出相關(guān)段落讀一讀。同時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頭的薔薇花?
4.你聽到薔薇花的呻吟了嗎?這時的野薔薇在會說什么呢?它需要的是什么?
5.生回答。
6.薩沙好像聽見了薔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樣做的呢?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
7.只有一件雨衣,卻穿在了薩沙的身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當學生談到“雨衣遞給”是互相關(guān)愛,教師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如父母怎樣送雨衣到學校等,把“關(guān)愛”具體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來讀一讀有關(guān)的句子,讀出感情來。)
8.課件出示薩沙與媽媽的三次對話。(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朗讀)
9.薩沙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我不是弱小的。生非常自豪齊讀課題——我不是弱小的。
10.你喜歡薩沙嗎?為什么?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課件出示“撲、托、摸”。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共同點:
①結(jié)構(gòu)上,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注意“撲”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練習書寫。
板書設(shè)計:
7.我不是弱小的
傳遞雨衣: 爸爸 → 媽媽 → 薩沙 → 野薔薇
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強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弱小的》。
生:齊讀課題
師:從課文題目來看,我是誰,這句話又是誰說的,為什么說我不是弱小的,你知道誰是弱小的嗎?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小故事。
二、課文解讀:
1.掃清障礙,字詞學習。課件出示本課的字詞:(生字用紅色著重)
弱小 周末 掀起 簇擁 嬌嫩 遞給 薔薇 聊天 薩沙
托利亞 鈴蘭花 傾盆大雨 垂著頭 隨風舞動 芬芳撲鼻
2.學生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句。(生讀,師巡視指導讀書姿勢)
3.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4.師范讀,同時讓學生思考問題: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畫出描寫森林和野薔薇花美麗的句子,并劃出來。反復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回答,課件出示:(1)美麗的森林圖片。
(2)野薔薇和鈴蘭花圖片。
(3)指導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隨課文相機理解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的詞義。
3.突然,雷聲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美麗的野薔薇被雨打成什么樣子了?請同學們找出相關(guān)段落讀一讀。同時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頭的薔薇花?
4.你聽到薔薇花的呻吟了嗎?這時的野薔薇在會說什么呢?它需要的是什么?
5.生回答。
6.薩沙好像聽見了薔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樣做的呢?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
7.只有一件雨衣,卻穿在了薩沙的身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當學生談到“雨衣遞給”是互相關(guān)愛,教師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如父母怎樣送雨衣到學校等,把“關(guān)愛”具體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來讀一讀有關(guān)的句子,讀出感情來。)
8.課件出示薩沙與媽媽的三次對話。(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朗讀)
9.薩沙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我不是弱小的。生非常自豪齊讀課題——我不是弱小的。
10.你喜歡薩沙嗎?為什么?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課件出示“撲、托、摸”。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共同點:
①結(jié)構(gòu)上,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注意“撲”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練習書寫。
板書設(shè)計:
7.我不是弱小的
傳遞雨衣: 爸爸 → 媽媽 → 薩沙 → 野薔薇
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