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猴子種樹教學設計

字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分角色朗讀課文,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課文,讓學生認識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及果樹圖片、動物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想不想跟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呢?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想不想知道它是誰?
    2.出示猴子圖片,學生和猴子打招呼。
    3.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4.過渡:可是啊,猴子說想要成為它的好朋友,必須“闖五關 斬六將”。你們有沒有信心?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們現(xiàn)在開始闖關吧!
    第一關:字詞關
    出示生字寶寶,學生齊讀。
    第二關:初讀關
    出示課文內容,學生齊讀。
    二、深入讀書,研討體會
    第三關:精讀關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猴子開始種的是什么樹?你知道猴子是怎樣照料梨樹苗的嗎?從這可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2.交流反饋。
    (二)小組合作學習第2—7自然段。
    1.分好學習小組:第一組烏鴉組,學習第2、3自然段;第二組麻雀組學習第4、5自然段;第三組杜鵑組學習第6、7自然段。
    2.出示學習提綱
    (1)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小組選擇學習的自然段。
    (2)畫一畫:各組成員用“ ”分別畫出烏鴉、麻雀、杜鵑所說的話。用“﹏﹏”畫出猴子是怎么想的內容。
    3.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4.各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烏鴉組匯報學習情況。
    ① 烏鴉組成員齊讀2、3自然段。
    ② 指名學生讀出所畫的句子。
    ③ 理解:“農諺”和“梨五杏四”。
    ④ 用“耐心”口頭造句。
    ⑤ 教師范讀。
    ⑥ 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2)麻雀組用同樣的方法匯報學習情況。
    (3)杜鵑組匯報學習情況。
    ① 出示課件:按課文內容填空。
    ② 學生讀文后,完成填空。
    ③ 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三)學習第8、9自然段。
    ① 指導學生齊讀第8、9自然段。
    ② 學生討論:梨樹、杏樹、桃樹都成活了,可是猴子左等右等,櫻桃樹卻沒有成活,為什么呢?
    ③ 交流反饋。
    第四關:升華關
    討論平臺: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問題出在哪呢?是上了鳥兒的當嗎?那么樹沒種成怪誰呢?
    第五關:總結關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完成習題。
    三、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指名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動物,把課文的內容演一演。
    四、知心對話,思想熏陶
    1.看到猴子因為沒有耐心而沒有種活果樹,你想對小猴子說些什么呢?
    2.小猴子也有話對你們說,聽聽它要說什么吧。(播放錄音)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4.學習了課文后,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
    五、作業(yè)超市,自主選擇
    1.畫一畫: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畫下來。
    2.演一演:課后找同學演一演。
    3.講一講: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