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高二生物上冊寒假作業(yè)試題

字號:

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50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生的現象是 (  )
    A.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根向下彎曲生長
    B.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低,根向下彎曲生長
    C.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上彎曲生長
    D.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下彎曲生長
    2.將植物橫放,測量不同濃度生長素條件下根和莖的生長狀況,如圖甲所示。則曲線上的P點可能對應乙圖中的位置是 ( )
    A.a
    B.b
    C.c
    D.d
    3.下列哪一個生產或實驗過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
    A.處理扦插的月季枝條,促使其加快生根
    B.處理青色的生香蕉,使其加速轉變?yōu)辄S色
    C.處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獲得無子果實
    D.處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麥幼苗,使其長長一段
    4.植物果實的發(fā)育和成熟大體上分為細胞分裂期、細胞伸長期、成熟期等幾個階段。結合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下列敘述與事實不符的是 ( )
    A.細胞伸長期,生長素含量高,能促進細胞的伸長
    B.細胞分裂期,細胞分裂素和脫落酸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
    C.成熟期,乙烯含量升高,促進果實成熟
    D.在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
    5.甲圖表示燕麥胚芽鞘在單側光照下的生長情況,乙圖表示胚芽鞘對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不同反應,則丙圖中表示a、b二點生長素濃度變化的曲線應分別依次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6.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專門器官產生,并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B.在一個神元上,興奮是由胞體由軸突或向樹突方向傳導的
    C.相對于神經調節(jié)而言動物的體液調節(jié)具有反應比較緩慢,作用時間比較短的特點
    D.高等動物在完成性行為過程中,神經系統的調節(jié)作用處于主導地位
    7.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說明書沒有注明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正確的使用措施是 (  )
    A.用高濃度,以保證生根
    B.用低濃度,以降低成本
    C.任選一種濃度進行扦插
    D.用不同濃度進行預實驗
    8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作用及其應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為敏感
    B.頂端優(yōu)勢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長
    D.可利用生長素類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9.某同學發(fā)現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鵑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條,打算用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采摘的枝條中,芽較多的較嫩枝條相對來說更容易生根
    B.生長素促進生根效果與生長素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成正比
    C.生長素類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實驗結束后應妥善處理廢液
    D.可發(fā)現兩個不同的生長素濃度,促進根生長的效果相同
    10.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品種番茄的花進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無子番茄果實平均重量見下表:
    2,4—D濃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無子番茄平均重量(g/個)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1
    據表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
    A.2,4—D濃度超過25mg/L,對果實的發(fā)育起抑制作用
    B.2,4—D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D.2,4—D誘導無子番茄的適濃度范圍為20—25mg/L
    11.科學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彎曲現象,逐步揭示了發(fā)生這種應激反應的一系列因果相關事件,下列按因果相關事件順序排列的是 (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長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
    d.生長素在背光一側分布較多
    e.背光一側細胞生長較快
    f.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12.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赤霉素能促進細胞的伸長
    B.生長素與棉花的落花落果無關
    C.乙烯是一種氣體激素
    D.脫落酸能抑制細胞分裂和種子萌發(fā)
    13.取一段燕麥幼苗莖放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素水溶液中培養(yǎng),結果如圖所示。幼苗莖段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分增加 B.糖類增加
    C.蛋白質增加 D.無機鹽增加14.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赤霉素能促進細胞的伸長 B.生長素與棉花的落花落果無關
    C.乙烯是一種氣體激素 D.脫落酸能抑制細胞分裂和種子萌發(fā)
    15.綠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莖稈能部分恢復直立狀態(tài),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
    A.受重力影響,向地性 B.受重力影響,背地性
    C.受水的影響,向水性 D.受光的影響,向光性
    16.右圖中胚芽鞘Y發(fā)生的情況將是 ( )
    A.向左彎曲
    B.向右彎曲
    C.向下彎曲
    D.不彎曲
    17用同位素14C標記的吲哚乙酸來處理一段枝條的一端,然后探測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條及位置如圖,下列有關處理方法及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處理甲圖中A端,不可能在甲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B.處理乙圖中A端,能在乙圖中的B端探測到 14C的存在
    C.處理乙圖中B端,能在乙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D.處理甲圖中B端,能在甲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18.噴施矮壯素可以使莖矮葉密,使節(jié)間變短,莖變粗,葉色加深,矮壯素還能阻礙種子萌發(fā)及延遲開花。因此,可以認為矮壯素是一種 ( )
    A.抗細胞分裂素 B.抗赤霉素 C.抗乙烯 D.抗脫落酸
    19.下圖表示有關生長素的實驗。一段時間后,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彎曲程度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中國科學院的植物生理學家研究了幾種果實發(fā)育及衰老等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并繪制出了下圖。對此圖的相關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
    A.在果實的細胞分裂期,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濃度較高
    B.在果實生長發(fā)育的各個時期,生長素起主導作用
    C.在果實成熟時,果實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脫落酸
    D.在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是多種植物激素共同協調起作用
    21.生長素對植物器官的影響有相同效果的一組是 ( )
    A.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頂端優(yōu)勢
    C.莖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帶芽扦插生根
    22.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yǎng)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右圖所示)。正確的結果是(  )
    23.2,4-D是一種植物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yè)生產上常??捎盟鳛殡p子葉植物雜草的除草劑,下列符合其除草原理的是 (  )
    A.低濃度時,抑制植物生長
    B.低濃度時,促進植物生長
    C.高濃度時,抑制植物生長
    D.高濃度時,促進植物生長
    24.某小組開展“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適濃度”課題研究,在制定實驗方案過程中,下列哪一項可以不考慮 (  )
    A.蒸餾水處理作為對照 B.配置一系列濃度梯度
    C.嚴格控制無關變量 D.進行預實驗,確定實驗濃度范圍
    25.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 (  )
    A.延緩葉片變黃
    B.促進葉片衰老
    C.在成熟的葉肉細胞中合成
    D.獨立調節(jié)葉綠素降解的生理過程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小題,共50分。
    26.(10分)仔細閱讀下列實驗過程:
    ①把燕麥種在暗處,胚芽鞘包著胚芽出土,并向上直立生長;把燕麥胚芽鞘放在單側光下,胚芽鞘變向光源生長。
    ②將除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在單側光下培養(yǎng),胚芽鞘既不向上生長也不向光彎曲生長。
    ③將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瓊脂切塊上,過些時候移去尖端,將此瓊脂片切下一小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結果胚芽鞘向另一側彎曲生長。
    ④將未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側,結果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
    ⑤將燕麥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用不透光的錫箔遮住,然后放在左側照光的條件下培養(yǎng),胚芽鞘向左彎曲。
    ⑥將胚芽鞘尖端用一個錫箔小帽罩起來,仍放在左側照光的條件下培養(yǎng),胚芽鞘直立生長。
    根據上面的實驗過程分析說明:
    (1)實驗步驟①可以說明什么?
    (2)綜合步驟①②可以說明什么?
    (3)實驗步驟③和④可以說明什么?
    (4)實驗步驟①設置的目的是什么?
    (5)實驗步驟⑤和⑥說明了什么?
    (6)通過上述的各種實驗可以說明什么?
    (7)尖端產生的這種物質是 取名為 。
    27.(10分)用植物激素誘導煙草體外培養(yǎng)的實驗結果如下:
    激素種類及濃度關系 6-BA 6-BA>IBA 6-BA=IBA 6-BA
    實驗結果 組織塊產生愈傷組織 愈傷組織分化出芽 愈傷組織只有生長 愈傷組織有長根的趨勢
    (1)6-BA屬于________類植物激素,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IBA屬于________類植物激素,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個實驗表明,在體外組織培養(yǎng)條件下,煙草愈傷組織的生根和出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08全國二)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果實中的貯藏物不斷代謝轉化,香蕉逐漸變甜。圖A中I、II兩條曲線分別表示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兩種物質含量的變化趨勢,請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試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試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圖B:
    (1)在a、c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藍色,與a管相比c管的顏色更____________,兩管中被檢測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圖A中標示這種物質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____________。
    (2)在b、d試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煮沸后,b管呈磚紅色,與b管相比d管的顏色更____________,兩管中被檢測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圖A中表示這種物質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____________。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細胞內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噴施乙烯利,從第X天開始,曲線I將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加快、減慢)下降的趨勢,曲線II將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加快、減慢)上升的趨勢。
    29.(10分)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調節(jié),請根據下面有關植物激素的實驗研究,回答問題:
    (1)將少量赤霉菌培養(yǎng)液噴灑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惡苗病(植株瘋長);科研人員分析得出赤霉菌培養(yǎng)液中產生以上效應的物質是赤霉素。通過以上實驗能證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嗎?為什么?
    (2)某生物興趣小組用迎春枝條做實驗材料,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適濃度實驗的預實驗,結果如圖。請根據預實驗結果,設計進一步的探究實驗:
    ①材料用具:生長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條若干、燒杯、量筒、培養(yǎng)皿、NAA、蒸餾水等。
    ②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相對濃度梯度差為0.5)
    ③實驗步驟:
    a.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二步:浸泡:將9份枝條的基部分別浸泡到1~9號NAA溶液中;
    c.第三步:一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第四步:十天后,對扦插枝條的生根情況統計記錄。
    ④該實驗應控制好的兩個主要無關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大麥種子結構如圖1(a),發(fā)芽時,胚產生赤霉素。有人推測赤霉素擴散到糊粉層,誘導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儲藏的淀粉分解,為胚生長發(fā)育提供物質和能量。有同學對此開展課題研究,假設你是其中一員,請根據課題研究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課題一:赤霉素能否誘導淀粉酶合成
    假設:赤霉素能誘導淀粉酶合成。
    實驗:供選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麥種子若干粒,將種子橫切成兩部分(X部分無胚,Y部分有胚),如圖1(b)所示。.
    供選試劑——①蒸餾水 ②適當濃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請在下表空格內填入適當的材料、試劑和用于定量測定的物質名稱
    結果:若假設成立,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結果將如圖2中的 和 。
    課題二:赤霉素誘導淀粉酶合成機理是否與基因表達有關
    假設:赤霉素誘導淀粉酶合成與基因表達有關。
    實驗:材料——同課題一
    試劑——①適當濃度的赤霉素溶液
    ②放線菌素D(mRNA合成抑制劑)
    ③亞胺環(huán)己酮(蛋白質合成抑制劑)
    方法——設置三組,每組所用材料和加入試劑同課題一的實驗組,定量測定生成物。16小時后,在其中兩組中分別加入亞胺環(huán)己酮和放線菌素D,另一組作為對照。
    結果:三組實驗結果匯總于圖3。
    討論:①曲線b和c分別表示加入 和 后生成物量的變化。
    ②加入放線菌素D,終和加入亞胺環(huán)己酮一樣,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說明在種子萌發(fā)時的淀粉酶合成過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影響基因表達的 過程。
    ③曲線b和c不同的原因是 。高二生物上冊寒假作業(yè)試題參考答案
    1-5AABBD 6-10DBABB 11-15DCBAA 16-20DCBBB 21-25CACAA
    26.(1)植物具有向光性。
    (2)胚芽鞘的生長和向光源彎曲,是由于它具有尖端的緣故。
    (3)胚芽鞘的尖端確實能產生某種物質。
    (4)對照。
    (5)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彎曲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6)胚芽鞘的尖端能夠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從尖端運輸到下部,能促進下部生長。
    (7)吲哚乙酸 生長素
    27. (1)細胞分裂素 促進細胞分裂及組織分化 生長素 促進植物生長
    (2)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8.(1)淺 淀粉 Ⅰ (2)深 還原糖 Ⅱ (3)加快 加快
    29.(1)不能。因為實驗沒有證明植物也能產生赤霉素。(2)②配制相對濃度依次為2、2.5、3……6的NAA溶液9份,編號1~9?、踑.將迎春枝條隨機均分為9份 c.取出枝條分別進行扦插?、芨鹘M枝條處理時間長短一致 所用植物材料盡可能做到條件相同
    30.課題一
    (每空1分)
    如選淀粉酶為測定物,則應為C和D
    如選淀粉為測定物,則應為A和B(每空2分)
    課題二
    放線菌素D 亞胺環(huán)己酮 轉錄(每空1分)
    亞胺環(huán)己酮抑制蛋白質合成,所以一加入就使淀粉酶合成立即停止。放線菌素D抑制mRNA的合成,加入前已經形成的mRNA仍在指導淀粉酶的合成,所以4小時后,才使淀粉酶合成停止。(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