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讀書作文的題目

字號:

書之韻
    品味書香書
    我的愛書緣
    生活因書香而精彩
    細(xì)雨.書香.
    美畫讀書拾貝
    情系書香迷書,
    夢書
    2
    向讀書投降》、《書的分量》、《儒家之道》、《三更有夢書作枕》等。舉一例:
    三更有夢書作枕
    童年愛讀小人書,于是極羨那書攤上的老爺爺。長大后欲觀群書而難以得之,故慕極那圖書館管-理-員??傁胱鴵頃牵瑫阌?,四顧皆書,其樂何窮。
    然好讀書卻不能購之,因為囊中羞澀。每至?xí)?,偶遇好書,喜出望外,卻為書價所嚇。戀戀然放下,悵悵然而歸。每每此時,便愿狂風(fēng)至,將書卷至家中。
    所幸書還是有處可借,今兒李家一本,明兒王家一冊。朝可謁孟子,暮可訪太白;夏可觀十里荷花,秋可賞三秋桂子;北可馳騁于塞外草原,南可躑躅于江南雨巷……
    然借書有歸期,苦恨相聚日短。還書于其主,則書去桌空,遂長嘆:何日方可有“朝朝書聲催起,夜夜書香伴夢”之樂?
    待囊中日漸大方,便常常流連于書店。見所愛之書,便立即買下,欣欣然而歸,取來厚紙,小心封其面,題上字。新書墨香猶存,靜坐而讀,手不忍釋。閱畢藏之書架,整齊排列。書本日漸增多,細(xì)觀之總由衷歡暢,如農(nóng)人見大麥遍地,金谷盈倉一般。
    然時有友人借書于家。心痛之余,千叮萬囑,深恐其損失皮毛。猛憶及往昔借書于人之心情光景,又釋然于胸。
    擁書一架,如把一壺陳年佳釀,如舉一杯深山香茗。深刻處使人掩卷而思,悱惻處令人黯然神傷,幽默處使人暢懷大笑,悲切處令人潸然淚下。如飲清泉,如嚼橄欖,余香滿口,繞心三日。
    最喜月明之夜,清輝滿室,或臺燈一盞如豆,或紅燭一支飄搖,或臨桌而坐,或側(cè)身倚枕,書頁輕翻,心旌微遙嘆梁祝身化蝴蝶,喜崔張終成眷屬,羨東坡把酒臨風(fēng),慕清照泛舟浩淼。高山流水鳴于耳畔,瘦菊幽蘭馨于鼻尖。芳草連天,長亭古道;紅有櫻桃,綠有芭蕉……
    晨曦微露,鳥聲入簾。睜眼四顧,書在枕邊?;貞泬艟?,不覺莞爾。三更有夢書作枕,不亦樂乎!
    3
    讀書為了什么?讀書為誰而讀?讀書又何作用?讀完書出來又能做什么?常常聽到人們談?wù)撨@些問題,而誰都不能說自己的觀點就是正確的、的。
    對這些問題,我有我的觀點,但是我不會說我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而僅僅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讀書為了什么?讀書就是為了學(xué)知識,為了不讓自己被現(xiàn)實世界淘汰,不列入文盲的行列,不讓別人看低自己,讓自己更有修養(yǎng),和別人談話或交流時不讓別人覺得自己是沒知識、沒文化、沒禮貌、沒見識的庸夫。
    讀書為誰而讀?這個問題很普遍,也是家長和孩子經(jīng)常爭論的話題。某些還在認(rèn)為,他們是為了父母而來學(xué)校的讀書的,而他們本身不想讀,是被家長逼著來讀的,所以他們常常在學(xué)校是目中無人、紀(jì)錄散漫。而家長呢,當(dāng)然是說他們應(yīng)該是為他們自己讀,怎么可能為了父母讀。這個問題,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讀書當(dāng)然是為自己而讀,難道你可以把你在學(xué)校學(xué)得的知識回家之后還給父母?不可能的事!
    讀書有什么用?讀書的用處可多了,數(shù)都數(shù)不完。比如說,讀書,可以學(xué)得知識,自己有知識了以后出到社會工作都不用那么辛苦,人家有知識的靠的是腦筋吃飯,而你沒知識的呢,靠的是體力,兩個相比起來,差距就大了。
    讀書出來又能做什么?很多人都會這樣問。沒錯,有些人,讀完大學(xué)出來還是得回家種田,或者是做體力勞動。這只是機(jī)遇還沒到,如果你沒知識的,那不是永遠(yuǎn)都是得做辛苦工?不管有沒有機(jī)會,就算有機(jī)會,你沒知識,你做得來嗎?
    所有的問題都證明,讀書絕對是沒有壞處的,讀多點書,有多點知識,對自己、對社會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