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審計師考試《法律》復習知識點(2)

字號:

預算法(掌握)
    一、預算法的基本原則——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原則、收支平衡原則、分稅制原則
    (一)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原則
    我國設置五級政府。我國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設立中央,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五級預算。對于不具備設立預算條件的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政府確定,可以暫不設立預算。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機關,根據(jù)本級政府授權進行預算管理活動,但不作為一級預算。
    預算包括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地方預算包括本級預算以及匯總的下一級總預算。
    (二)收支平衡原則:一個財政年度內(nèi),總量上的平衡、結構的平衡、分配比例的協(xié)調(diào)
    (三)分稅制原則:中央地方分稅制(中央、地方、共享)
    二、預算管理和編制
    (一)預算管理職權
    1.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預算管理職權(理解性記憶,決定)
    2.各級政府的預算管理職權(理解性記憶,與部門,人大的區(qū)分)
    (1)國務院
    (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
    (3)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政府
    3.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和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管理職權(多了具體兩個字)
    (1)國務院財政部門
    (2)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
    (3)各部門
    (二)預算收支范圍
    1.預算收入:稅收收入;依照規(guī)定應當上繳的國有資產(chǎn)收益;專項收入;其他收入。
    2.預算支出
    (三)預算編制
    1.預算編制的一般規(guī)定:地方政府不得發(fā)行地方性政府債券。預算需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得列赤字。
    3.預算編制的要求
    各級預算收入的編制,應當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5.預算編制的安排
    (1)國務院應當于每年ll月10日前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政府和中央各部門下達編制下一年度預算草案的指示,并提出編制預算草案的原則和要求。
    (2)中央各部門負責本部門所屬各單位預算草案的審核,并匯總編制本部門的預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報財政部審核。
    (3)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政府財政部門匯總的本級總預算草案,應當于下一年1月10日前報財政部。
    6.預算草案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