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母乳喂養(yǎng)方法)

字號:

1、應盡早開始喂奶
    經常會有人問,嬰兒出生后多長時間開始母乳喂養(yǎng)?母嬰剛剛渡過一個艱辛的歷程,都很疲勞,應稍作休息,休息時間長短各不相同?;謴涂斓暮⒆觾H過2小時,就哭著要奶,此時如母親身體狀況允許,應開始喂奶。但某些嬰兒過了12小時才想要奶,此時開始喂奶也不是不可以。人生漫長,開始何必太急。
    重要的是不能著急。著急可使母乳分泌減少,*皸裂。*皸裂時疼痛,使母乳喂養(yǎng)不能繼續(xù)。
    乳汁分泌好與不好不容易判斷,外觀*大者并不一定泌乳就好。初產婦第1周大部分都是“母乳不足”,此期嬰兒體重有所下降。用精密的體重計稱量母親哺乳前后體重,可計算出泌乳量。第1周每次泌乳量多在50毫升左右,2周后分泌70~80毫升。
    2、促進乳汁分泌的方法
    促進*泌乳的方法是讓嬰兒用力吸奶。所有的母親都不是一開始就能分泌很多的乳汁,多是在嬰兒吸奶的過程中,逐漸增多。嬰兒吸吮能力很弱時(未成熟兒),可讓別的孩子或對育兒熱心的爸爸吸吮刺激*,這也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方法之一。
    產后第三四天,*明顯發(fā)脹變硬,這是泌乳的前兆。這個時期*中某些部位可形成硬結,但這不是乳腺炎。此時可讓按摩師做*按摩,同時用溫度適宜的濕毛巾熱敷,每次2~3分鐘。然后,避開硬結,從其周圍向*方向輕揉5~10分鐘。按摩時主要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按壓*,手法要像制作肉丸一樣。力度要適當,不能讓產婦產生疼痛的感覺,閑為疼痛可抑制乳汁分泌。按摩師給產婦按摩可使其元氣恢復,情緒穩(wěn)定,泌乳增加。對產婦來說,足夠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期乳汁分泌不多也不必擔心。
    3、喂奶時間不必固定
    多數產院的護士會告訴要回家的母親每3小時喂1次奶,但不要認為喂奶時間不規(guī)則將使嬰兒長大后變成沒出息的人。因為母親每次分泌的母乳量并非總是一樣的,而且哺乳初期嬰兒吃奶的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所以,每次進入嬰兒胃中的乳量并不相同。其次,嬰兒因饑餓而哭鬧的時間也不相同,有時為1小時,有時為3小時,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生后1個月內,白天不妨2小時喂1次奶。在人們不懂得用牛奶喂養(yǎng)的時代,祖先就是每2小時給嬰兒喂1次奶,故很早以前出版的育兒書中記載,嬰兒2個月前應每2小時給1次奶。
    如果母親的奶量逐漸增多,嬰兒的胃中也能存食了,1個月后嬰兒吃奶的時間自然而然會延長到3個小時1次。當然夜里也應該喂奶,生后1個月內,嬰兒至少醒來兩次要奶吃,此時一定要滿足其要求。
    喂奶次數及間隔時間不固定,不等于說嬰兒一哭就給他喂奶。如因尿布濕了不舒服而啼哭時,只要換了尿布,孩子可能就不哭了。此外,有特別愛哭的小孩,就是肚子不餓也哭。這樣的孩子只要抱抱即可使哭鬧停止。這可能會養(yǎng)成要人抱的毛病(見100養(yǎng)成抱的毛病),但如果沒有其他方法使其哭鬧停止的話,與其讓嬰兒哭著,還不如抱起來為好。
    除上述兩種情況外,生后1周左右的嬰兒如果哭鬧,一般只能考慮是肚子餓了。此時嬰兒一哭就給喂奶,而不必擔心喂多了,因為母乳的量不可能使嬰兒過食。如果母乳的量的確很多,小孩兒也就不會老是哭鬧不安。如果母乳很充足,嬰兒一哭就給喂奶,實際上是很自然的事情。吃奶的時間和量應讓嬰兒自己來決定。嬰兒肚子餓了就會睜開眼睛哭叫,肚子飽了又會安靜入睡。這比起那種不管嬰兒睡得多么香甜,只要到了3個小時就一定要把嬰兒抱起來弄醒喂奶的“規(guī)律性哺乳”要好得多。如果母乳充足,嬰兒的胃能存住食,生后1周的孩子也可以每天只喂5次奶。
    嬰兒一哭就給喂奶,在母乳不十分充足時,存在兩個問題。其一,如果每隔1小時或1.5小時喂1次奶的話,母親不能好好休息。母親心神不定、忙忙碌碌,會導致泌乳不足。奶量不足,嬰兒吃的奶就少,肚子餓得快,就會引起啼哭,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二,過度頻繁地讓嬰兒吃奶(每日10次以上),可使*破裂,最終因疼痛而導致授乳不能繼續(xù)。
    母乳的確不足的母親大多因為上述兩種原因而改喂牛奶。但母乳充足的母親也有的在生產后兩周內,不得不停止給嬰兒喂奶的情況。這主要出現在*出現小的裂口時。這時不要嬰兒一哭就喂奶,可先喂30~50毫升加糖的溫開水(100毫升水加5克糖),讓嬰兒多堅持一會兒。這樣可使兩次喂奶的間隔時間達到2個小時以上。
    間隔超過兩個小時后喂1次奶,如果嬰兒每隔20分鐘或30分鐘就哭1次,即使抱起來也哭鬧不止,并且總是這樣,甚至夜里也哭個不停。幾乎不怎么睡覺,這也許是真正的母乳量不足。但在生后兩周內,母乳稍缺一點也無關緊要。母親可在嬰兒生后第15天稱一稱體重,只要比出生時增加了200克就可以算作泌乳正常。如果此時的體重與嬰兒剛出生后相同,則應加用牛奶(并不是換成牛奶)。
    啼哭是嬰兒惟一的表達思想的方式。嬰兒啼哭時,盡早做出應答可使其獲得一種安全感,這是不使嬰兒長時間哭鬧的辦法之一。無論嬰兒怎么哭都置之不理的話,啼哭就會變成憤怒的表現。有報道說,如果讓嬰兒啼哭1分半鐘以上不加以理睬,則哭鬧的時間可延長10倍。
    5、母乳喂養(yǎng)方法
    母親應采用最舒服的體位抱著嬰兒。剖腹產或會陰切開者臥位時舒適,此時可躺著給嬰兒喂奶。不管采用什么體位,母親喂奶都應看著嬰兒的表情。初次給嬰兒喂奶的母親共同的特點是,為了便于嬰兒含住*,只將*塞進嬰兒嘴里。用母乳喂養(yǎng)過兩三個孩子的母親卻大都不這樣做,她們不僅把*塞進嬰兒嘴里,連*下面的乳暈部也都塞人嘴中,把嬰兒的嘴塞得滿滿的。從兩側觀察,好像嬰兒不是在用舌頭吸吮,而是用兩頰在吸吮。所以要想把嬰兒的嘴塞滿,母親不能只把*塞人嘴里,同時還必須用手指夾住*的前部,在嬰兒張嘴時,把*深深地放入嬰兒口中。因為母親要用手指夾住*,所以喂奶前應將手洗凈。既可用酒精棉球消毒,也可用熱毛巾將手擦干凈。這個時期母親一般不能人浴,所以也可用毛巾擦洗*。到了能洗澡的時候,*也就不用每次都消毒了,而且不要用酒精或消毒劑浸濕的脫脂棉用力擦洗,不然容易使*受傷破裂。
    一般母親可盤腿坐著或坐在椅子上給嬰兒喂奶。嬰兒在3個月前采用過去所采用臥位哺乳方式是不安全的。這是因為嬰兒吸吮母親*時,母親會感到很舒適,一旦迷迷糊糊睡著了的話,*就有可能堵住嬰兒的鼻或嘴,造成嬰兒窒息。嬰兒4個月以后,才會出現抵抗動作,而使母親醒來。
    上述個性出現的時候,不要馬上考慮為疾病,可以認為:正常的嬰兒,這一時期是不會患病的,當然沒有治療的必要。另外,不提倡每天給嬰兒量體溫,每天抱幾次嬰兒貼貼臉頰,自然會感受到嬰兒的體溫。
    這一時期還會發(fā)現,“足位”分娩的嬰兒,在頸部的左側或右側,可以觸到質硬的、活動的腫物,而且嬰兒躺著的時候,頸部總是朝向一側(見92斜頸)。
    出院回家之后,嬰兒有時會出現少量的眼眵,一側較重,另一側較輕或幾乎沒有,睫毛沒有被粘上,白眼球也沒有變紅。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靠近外眼角的部位,睫毛粘在眼球上,這就是輕度的倒睫,用消毒棉擦拭就可以了(見160出眼眵)。
    不論是男嬰還是女嬰,有時都會出現*腫脹,中間有腫塊,一按就會流出白色的乳汁,在2個月內會自然消退,所以不要去碰。
    育兒配圖5-6個月的嬰兒體操,與4個月到5個月提到的體操相同,但是各種運動的次數可稍微加些。讓嬰兒練習站的運動時,如果嬰兒的腳好像往前邁了,就應接著讓嬰兒向前走二三步。
    很多母親都想在嬰兒過周歲生日前,好好地對嬰兒進行一番排便方面的訓練。但是,一般嬰兒能告訴大人排便是從1歲半到2歲。即使是看準了嬰兒小便的時間,嬰兒尿到便盆中了,也不能說是嬰兒能告訴大人排便了??赡苣愠D苈牭綃雰涸跐M1周歲前,能告訴大人大便這樣的話吧,其實那不是真的能告訴母親大便了。大便硬的嬰兒“嗯一、嗯一”地用勁,做著排便的準備,母親發(fā)現了,就取下尿布把孩子放在便盆上了。因為大便硬,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排出來,可是母親卻把它解釋為嬰兒在忍著等便盆。即使是這樣的嬰兒,如果吃多了或患感冒時,便的次數增多,也不再發(fā)出“嗯一、嗯一”聲就便出來了,因而母親也就來不及讓他蹲便盆,不知不覺間嬰兒就便在尿布上了。
    因此,即使嬰兒就要滿周歲了,也不能急于對他進行排便訓練。并且在氣溫偏低的時候,尿的次數多,嬰兒又討厭換尿布,所以定時地讓嬰兒小便是近乎不可能的。每天中能有兩次用好便盆就算是成功的了。
    雖然母親很想讓嬰兒坐便盆,但是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這也是做不到的。因為便器的邊兒很涼,所以嬰兒不愿意坐,不能用強制的辦法訓練他做不喜歡做的事,這樣嬰兒會只要一看到便器,就會哭鬧著抵抗。在炎熱的夏季,體內的水分以汗的形式排出,所以尿量減少,尿的次數也就減少了。勤快的母親每隔1小時或1個半小時,就把嬰兒1次尿,也有時整天都不濕1塊尿布。但一般的嬰兒,一讓他蹲便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