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二年級時,我曾作為候選人和另外兩名同班同學一起,參加了管理學院學生會的競選。當時我們三人中的一位男生已在校里小有名氣,當選呼聲;而我和另一個女生對于聽眾來說卻幾乎是生面孔。但四分鐘的演講一過,投票結果卻出人意料:我們兩位女同胞當選,而那位男生則慘敗滑鐵盧。更讓我驚訝的是,那位無論是外形、音色還是風度、氣質均遠不及我的女生居然以票數(shù)奪魁。其奧妙何在?我事后仔細一想才明白,原來她比我們更好地把握住了一條:多夸聽眾,少夸自己?;蛘哒f,是在對聽眾的贊譽中巧妙地提及自己。
我們演講時聽眾的分布大概是這樣的:新生占十分之一,大二、大三學生近三分之一,而畢業(yè)生占了半數(shù)多??梢哉f,誰能博得畢業(yè)生的青睞,誰就能成為競選的勝利者。因此,從我們三人演講開頭的比較中,就立即可以分出高下:
那位男生: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我就不多介紹自己了。有人說:××,我們真羨慕你,你的名字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校報、宣傳欄里,多風光啊!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風光的背后我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每當夜深人靜,室友們都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我依然在搖曳的燭光中奮筆疾書!日復一日,我的身體越來越差,眼鏡片的度數(shù)也越來越深?,F(xiàn)在我站在這里,已經(jīng)完全看不清你們的臉了!(臺下有人哄笑,有人嘀咕“自找的!”)雖然我取得過一些成績,曾獲過……(羅列了一些候選人簡介中早已注明的獎項,臺下聽眾開始不耐煩)
我們演講時聽眾的分布大概是這樣的:新生占十分之一,大二、大三學生近三分之一,而畢業(yè)生占了半數(shù)多??梢哉f,誰能博得畢業(yè)生的青睞,誰就能成為競選的勝利者。因此,從我們三人演講開頭的比較中,就立即可以分出高下:
那位男生: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我就不多介紹自己了。有人說:××,我們真羨慕你,你的名字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校報、宣傳欄里,多風光啊!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風光的背后我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每當夜深人靜,室友們都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我依然在搖曳的燭光中奮筆疾書!日復一日,我的身體越來越差,眼鏡片的度數(shù)也越來越深?,F(xiàn)在我站在這里,已經(jīng)完全看不清你們的臉了!(臺下有人哄笑,有人嘀咕“自找的!”)雖然我取得過一些成績,曾獲過……(羅列了一些候選人簡介中早已注明的獎項,臺下聽眾開始不耐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