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嫦娥奔月》說課稿

字號:

說教材:
    《嫦娥奔月》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十課。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得到一丸仙藥。經過是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只好吞下了仙藥,飛向了月亮。結果是后羿和鄉(xiāng)親們只能凝望著月亮,為嫦娥祝福。
    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課文,了解故事大意,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的反復朗讀,大體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4、借助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初步感受、學習嫦娥的心地善良,為民造福品質。
    說教學重難點:
    1、讀通課文,整體上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把握主人公性格特點。
    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老師在黑板上寫“月”字。古往今來,許多詩句中都有“月”的身影,誰能背上幾句?
    (學生集體交流、回答。為了讓學生積累更多關于“月”字的古詩。)
    2、是啊,在月圓的中秋夜,天各一方的人們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聚在一起,這是一個多么溫馨而甜蜜的時刻啊。在古代人們的眼里,月亮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月亮的美妙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讀一則民間故事——嫦娥奔月(板書、齊讀課題,提醒讀音“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布置任務。
    出示自讀提示。讓學生根據自讀提示,完成任務。
    2、自學情況交流。
    認讀生字詞。
    企盼  力大無比  皓月當空
    周旋  美麗善良  樹影婆娑
    威逼  *詐貪婪  迫不及待
    (學生先指名讀,在齊讀。多次的朗讀,讓學生熟悉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再把詞語帶入到課文中去,讀起課文來更加的熟練。)
    3、生讀第一自然段。師:文中第一句“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可以看出這個神話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學生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三個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你能找出幾個詞語分別來概括他們三人的特征嗎?
    (2)仙藥從哪里來的?后羿為何不吃仙藥?
    (3)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學生默讀課文,在根據課文內容找出問題的答案,再熟悉了課文內容,了解了人物的性格,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射日、奔月、想念
    四、初步感知課文的意境美
    1、 提到“嫦娥奔月”,我們的腦海里就會出現(xiàn)一幅畫。(課件出示)
    引說: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瞧,多么美的畫面??!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感受到嫦娥的美麗,從而也反襯出嫦娥的善良。讓學生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之一教學措施,更加清晰地了解人物。)
    2、 用波浪線畫出描寫嫦娥奔月圖的一段文字來讀一讀。(第6自然段)
    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用飄飄悠悠和碧藍碧藍造句。
    師小節(jié):疊詞更能體現(xiàn)出意境的柔美。
    舉例一些AABB ABAB的詞語。
    (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的內容。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同時,也對一些詞語做出理解和運用,對其寫作方面都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
    3、月亮是如此的美,嫦娥是自愿奔向月亮的嗎?那么美的地方為什么嫦娥不愿意去呢?
    4、師小結:嫦娥吃了仙藥飛往月宮,后羿不顧一切,卻怎么也追不上。這是一種離別,從此他們無緣再聚。此情此景,怎不叫人同情?
    5、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這篇課文的部分內容吧!
    五、課堂延伸
    課前我們背誦了很多歷代文人筆下關于“月”的詩句,其實不光自古至今的文人喜歡寫月,今天的作曲家喜歡譜寫月光曲,藝人同樣喜歡唱有關月亮的歌曲。大家可以收集聽聽、看看。
    六、總結全文
    《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路走來,流傳至今,它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鄉(xiāng)親們?yōu)槭裁捶浅O肽铈隙鹉??請同學們試著從文中找一找答案。下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
    說板書:
     嫦娥奔月
       射日
       奔月
    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