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chǔ)知識模擬題:歷史常識

字號:


    一、多項選擇題
    111.關(guān)于我國古代年齡的稱謂,解釋正確的是( )。
    A.豆蔻:女子二十歲 B.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C.而立之年:三十歲 D.古稀之年:一百歲
    112.下列詩詞、作者、流派對應(yīng)正確的是( )。
    A.《如夢令》--李清照--婉約派
    B.《雨霖鈴》--柳永--豪放派
    C.《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邊塞詩派
    D.《鹿柴》--王維--田園詩派
    二、判斷題
    11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別對各種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在治理國家方面,道家的主張是以“法”治國。 ( )
    114.“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詞句的作者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 ( )
    115.中醫(yī)的“望聞問切”四診法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其發(fā)明者華佗被后世尊為“脈學(xué)之宗”。( )
    116.詞是宋代文學(xué)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辛棄疾屬于豪放派詞作家。 ( )
    111.【答案】BC。解析:古代年齡稱謂:不滿周歲--襁褓;13歲(女)--豆蔻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30歲(男)--而立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100歲--期頤。故本題答案選BC。
    112.【答案】ACD。解析: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判斷題
    113.【答案】B。解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別對各種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在治理國家方面,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故本題說法錯誤。
    114.【答案】B。解析: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fēng)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肚嘤癜浮ぴΑ冯m是一首婉約詞,但辛棄疾不是婉約派詞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故本題說法錯誤。
    115.【答案】B。解析:“望聞問切”是中醫(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四診法是由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扁鵲發(fā)明的,當(dāng)時扁鵲稱之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yī)學(xué)家,醫(yī)術(shù)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shù),并精通內(nèi)、婦、兒、針灸各科。華佗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故本題說法錯誤。
    116.【答案】A。解析:詞是宋代文學(xué)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詞分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屬于豪放派,李清照、秦觀等屬于婉約派。故本題說法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