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漢字: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jié)構(gòu)

字號:

1.奇正
    從美學觀點來看,漢字結(jié)構(gòu)的內(nèi)部平衡律、勻稱、協(xié)調(diào),是結(jié)構(gòu)美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瑫獙懙谩八臐M方正”,要“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就必須符合“平衡對稱”的基本法則。唐代孫過庭《書譜》中有一段極其精彩而又符合辯證法的論述,他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是一個人在學書過程中的“三部曲”。優(yōu)美的結(jié)構(gòu),是平正與險絕的完美結(jié)合,即平正之中有險絕之姿,險絕之中寓平正之態(tài);既不流于狂怪,又不失于平衡。
    2.疏密、虛實
    字形的結(jié)構(gòu),必須疏密停勻,使長短闊窄肥瘦大小具有適當?shù)谋壤?,這樣才能符合結(jié)構(gòu)的平衡律。太疏則間架松散,如“溺水之禽”,顯得萎靡不振;太密則體勢臃腫,如“疴瘵纏身”,顯得神態(tài)索然。一般地說,筆畫少的字,如“士、“千”、“上”“介”等字,宜寫得開展一些,豐滿一些;而筆畫多的字,如“露”、 “贛”等字,要寫得緊縮一些,用筆稍輕稍細一些。這樣,整幅字的結(jié)構(gòu)才會顯得勻稱而協(xié)調(diào)。同樣,一些上下全體字,可以表現(xiàn)出“上密下疏”的結(jié)構(gòu),如: “集”、“黎”、“帶”等;也可以表現(xiàn)出“上疏下密”的結(jié)構(gòu)。如:“矣”、“若”、“孟”等,當各視其體勢而定。一些包圍結(jié)構(gòu),例如上包下、下包上的字,被包圍的部分要稍向上或向下靠,例如“周”、“醫(yī)”、“司”等,通過疏密的對比,以達到勻稱的目的。
    3.長短、大小、闊窄、肥瘦
    漢字的結(jié)構(gòu)雖然強調(diào)要“四滿方正”、“四面停勻,八面俱備”,但是,有許多字形的結(jié)體都有其特殊性,因而表現(xiàn)出許多不同的體勢,如有的字形偏長,如 “身”、“月”、“目”、“左”等;有的字形偏短,如“西”、“曲”、“而”、“右”等;有的字形宜肥,如“曰”、“玉”、“工”、“大”等;有的字形宜瘦,如“了”、“卜”、“才”、“予”等;有的字形宜大,如“觀”、“獻”、“職”等;有的字形宜小,如“口”、“子”、“甘”等。這些變化,往往受其筆畫多寡和體勢勻稱的影響。
    合體字一般要注意闊窄的變化,“二字合為一體,并不宜闊,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不宜長,長則如死蛇掛樹;不宜短,短者如踏死蛤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①。故合體字的結(jié)構(gòu)要視其體勢之自然與筆畫的多少,而定其所占地位之大小闊窄。
    4.俯仰、向背、避讓
    “俯仰”、“向背”在結(jié)體中代表合體字所形成的姿態(tài)和造型。“偃仰向背謂二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熱”②。例如:“好”、“卯”如二人相向。“弛”、“北”、“兆”如二人相背。向背所形成的姿態(tài)就好像二人相揖相背。離合之勢不宜過頭,而要血脈貫注,情意真摯,左右顧盼,這樣自然意趣橫生。 “避讓”,即當一個字中有同樣的筆畫相并相悖時,要相互揖讓,避免沖突。這樣,整個字形就會顯得點畫妥貼,合乎情理。例如“府”字,左邊有二重復的 “撇”,就要互相揖讓。
    5.重心
    一個雜技演員能在高空中做出各種驚險動作而不跌下,主要是掌握了重心的緣故。一個字,在橫平豎下直、四平八穩(wěn)的情況下,看上去平而乏奇,了無意思。故字形的結(jié)構(gòu)要妙在奇中求平,險中求穩(wěn),這樣才會顯得生動而有姿態(tài),例如“武”字,三橫畫皆朝右上方斜,而當中一點卻向右下方,使其重心借正?!吧弊制潴w勢皆朝左偏側(cè),而當中一點卻方向朝右?!皯c”字其體勢朝右上方欹側(cè),但最后一捺,又將其欹側(cè)的重心糾正過來。獨體字的重心,往往落在這個字的主筆上。例如 “山”和“中”字,當中一豎畫就是主筆,是全字的重心所在,有一些獨體字,它的重心所在往往表現(xiàn)在“交點”上,例如“天”、“文”、“交”、“父”等。
    在每次寫字中,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jié)構(gòu)。明確各部分構(gòu)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地訓練,根據(jù)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jié)構(gòu)。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讓學生一筆一劃寫,也就是手到。要寫得規(guī)范,準確,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都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為什么會有健康的身體,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藝術(shù)特點的漢字。
    還可以把漢字書寫編成口訣,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記住了口訣,也就掌握了書寫的要領(lǐng),易記易學。如《練字三字經(jīng)》 練字時 心要靜 身坐正 腳放平 仔細看 認真臨 粗者重 細者輕 轉(zhuǎn)折處 須慢行 鉤有力 線條挺 豎要直 橫要平 重心穩(wěn) 點畫勻 有節(jié)奏 有呼應 求筆法 講造型 既悅目 又怡情 感悟深 貴有恒 日日練 心手靈 古今事 勤為徑 有志者 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