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東中考物理專題訓練試題18

字號: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2015•無錫二模)下列估測數據,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家用白熾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是5A
    B.黑板的長度約為12m
    C.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速度可達10m/s
    D.我們的書包重可達1000N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后判斷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解答:5ykj.com 解:
    A、家用白熾燈的功率在100W以下,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在I= = ≈0.45A以下.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B、一間教室的寬度在7m左右,黑板的長度一定小于此寬度.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C、百米世界記錄在10s以內,所以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速度可以得到10m/s.此選項符合實際;
    D、重1000N的物體,質量為100kg,書包的重力在50N以下.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點評: 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2.(2015•福州模擬)在下面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明顯表示用于環(huán)境保護的是(  )
    A. B. C. D.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交通標志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的含義,對我們的安全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據我們對于各種交通標志的了解來作答.
    解答: 解:A圖的標志是禁止自行車行駛,是為了安全;
    B圖是掛在橋上的限重標志,是為了橋的安全;
    C圖是禁止鳴笛的標志,是為了減少噪聲的污染;
    D圖表示的是此地距廣州還有20km.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交通標志牌含義的了解,是一道常識題,同時也體現了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
    3.(2015•大慶)下列選項中,有關物理學家和他的主要貢獻,正確的是(  )
    A.首先發(fā)現電流的磁感效應的科學家是法拉第
    B.首先發(fā)現電磁感效應現象的科學家是奧斯特
    C.首先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科學家是牛頓
    D.首先測定了熱和機械功之間當量關系的科學家是焦耳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根據掌握的物理學家在物理上的主要貢獻及物理學史回答此題.
    解答: 解:
    A、首先發(fā)現電流的磁感效應的科學家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此選項錯誤;
    B、首先發(fā)現電磁感效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英國物理學家 法拉第.此選項錯誤;
    C、伽利略早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并用斜面實驗結合推理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驗證.此選項錯誤;
    D、首先測定了熱和機械功之間當量關系的科學家是英國科學家焦耳.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理學史,學好物理學史不僅是初中物理學習的要求,而且能增加我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平時要注意物理學史的積累.
    4.(2015•泰州二模)物理學第一個測出大氣壓強值的科學家是(  )
    A.伽利略 B.牛頓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托里拆利第通過實驗測出來大氣壓值,這就是的托里拆利實驗.
    解答: 解:A、伽利略用實驗證實了日心說;
    B、牛頓總結出來牛頓三定律、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C、托里拆利第一個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D、阿基米德發(fā)現了阿基米德原理.
    故選C.
    點評: 多了解物理學史對培養(yǎng)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所以考試中也時有涉及,在學習中應注意.
    5.(2015•徐州模擬)在如圖小魔術中:將一張撲克牌彎折可以將其上面的火柴懸空,關于此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撲克牌和火柴可能都具有磁性
    C.火柴不受重力
    D.撲克牌和火柴之間有力的作用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③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 解:
    A、撲克牌彎折并且使火柴懸在空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此選項正確;
    B、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撲克牌和火柴可能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利用同名磁極的排斥作用使火柴懸在空中.此選項正確;
    C、火柴無論在桌面上,還是懸在空中,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選項錯誤;
    D、火柴在撲克牌的作用下懸在空中,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力的作用.此選項正確.
    故選C.
    點評: 此題是一道簡單的綜合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難度不大.主要考查我們對知識的再現程度.
    6.(2015•蘇州模擬)下列關于物理學家和他對物理學所作的貢獻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奧斯特一通電導體周圍空間存在磁場
    B.牛頓一慣性定律
    C.阿基米德一測出大氣壓的值
    D.法拉第一電磁感應現象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根據對物理學家及其成就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A、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早發(fā)現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此選項正確;
    B、慣性定律也就是牛頓第一定律,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fā)現的.此選項正確;
    C、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早準確測得大氣壓的數值.此選項錯誤;
    D、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受“電生磁”的啟發(fā),發(fā)現了“磁生電”﹣﹣電磁感應現象.此選項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理學家及其主要貢獻,是一道基礎題,多了解一些物理學史對解決該類問題有幫助.
    7.(2015•常熟市模擬)以下說法中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
    A.奧斯特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B.法拉第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C.哥白 尼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
    D.湯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根據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
    A、奧斯特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故A錯誤;
    B、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故B錯誤;
    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故C正確;
    D、盧瑟福在用a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中發(fā)現了質子,提出原子核式結構學說,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發(fā)明、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
    8.(2015•安岳縣模擬)下列有關能源和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中的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長
    B.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的能量來發(fā)電的
    C.光纖通信利用電信號傳遞信息
    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屬于可再生能源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1)電磁波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2)核電站是利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核能來發(fā)電的;
    (3)光導纖維是利用激光的反射傳遞信息的;
    (4)煤、石油、天然氣和核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 解:
    A、空氣中的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故A錯誤;
    B、核電站是利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核能來發(fā)電的,故B正確;
    C、光導纖維是利用激光傳遞信息的,不是應用電信號,故C錯誤;
    D、化石能源和核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我們對電磁波的了解、核能的利用、信息的傳遞、能源分類的了解、屬于識記性題目,難度不大.
    9.(2015•上城區(qū)二模)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下列這些實驗,你認為宇航員可以在天宮一號中完成的是(  )
    A.利用天平稱量出物體的質量
    B.利用植物幼苗進行向光性實驗
    C.利用滾擺演 示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D.完成粗鹽提純的實驗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太空艙中,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與重力有關的實驗無法完成.
    解答: 解:
    A、天平實際上是等臂杠桿,根據杠桿平衡原理,當兩個托盤中物體的質量相同時,天平就會平衡,被測物體的質量就等于砝碼的質量.當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和砝碼對天平兩臂上的托盤壓力為零,天平始終平衡,無法測量物體的質量,故在太空艙中不能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不符合題意;
    B、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與重力沒有關系.在太空艙中光可以正常傳播,所以可以利用植物幼苗進行向光性實驗.符合題意;
    C、滾擺在上升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在太空艙失重狀態(tài)下,滾擺無法正常工作.不符合題意;
    D、粗鹽提純過程中利用的是物體的重力,在太空艙中不能完成.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了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質量是否變化和慣性的影響因素等規(guī)律,都是力學的重要內容,并且容易出錯,需要深入理解概念或規(guī)律的內涵,認真審題,正確解答.
    10.(2015•槐蔭區(qū)一模)有關“能源、材料與社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故不會有能源危機
    B.能量轉移與轉化具有方向性
    C.半導體三極管可以用來放大電信號
    D.利用核裂變原理修建核電站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①能量是守恒的,但消耗的能源產生的能量不能充分利用,以其它能量的形式損失掉;
    ②能量在轉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電能轉化為內能,但內能不能全部轉化成電能;能量的傳遞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但不能夠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故能量的轉移也是有方向性的;
    ③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三極管可以放大電信號;
    ④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釋放的核能發(fā)電的.
    解答: 解:
    A、能量在使用中發(fā)生轉化和轉移,總量是不會變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會發(fā)生危機.此選項錯誤;
    B、能量轉化和轉移過程是具有方向性.此選項正確;
    C、晶體三極管的作用主要是電流放大,這是三極管基本的和重要的特性.此項正確;
    D、核電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變釋放的核能發(fā)電的.此選項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比較廣,包含了不同的知識點,但都屬于較簡單的基礎知識,是我們應該注意了解和積累的.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1.小李在電視中看見了一種體育活動:一個人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蕩.小李發(fā)現不管這人運動的幅度如何,他上下所用的時間似乎總是相等的.小李想證實這個觀察結果,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向他提出了建議.
    甲:多問幾個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
    乙:問問老師.
    丙:用一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做實驗,測量不同幅度的情況下來回所用的時間.
    ?。褐苯哟螂娫拞枂栯娨暸_的節(jié)目主持人.
    在上述四位同學的建議中,你相信的是 丙 .簡要說明理由: 物理實驗是檢驗物理理論是否正確的終標準 .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
    解答: 解:
    物理實驗是檢驗物理 理論是否正確的終標準,多數人認為正確的不一定是真理;老師不是什么知識都懂的;節(jié)目主持人也不一定懂.所以相信丙.
    故答案為:丙;物理實驗是檢驗物理理論是否正確的終標準.
    點評: 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尊重科學,但不能迷信所謂的“科學”.
    12.100多年前的1876年, 貝爾 首先發(fā)明了電話,簡單的電話由 話筒 和 聽筒 組成.它們之間連上一根電話線.話筒的任務是把聲音變成 變化的電流 .通過導線傳送到遠方.到達另一端使聽筒的膜片振動.再轉變?yōu)槁曇?
    考點: 物理常識.
    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電話的構造,即話筒和聽筒以及電池組組成.電話的話筒通過電磁感應把聲音的信號變?yōu)閺娙踝兓碾娏?,而聽筒是把強弱變化的電流通過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轉化成聲音的信號的.
    解答: 解:貝爾發(fā)明了電話.簡單的電話裝置是由聽筒、話筒和電池組組成,它們應串聯在電路中.電話的話筒把聲音的信號轉變?yōu)閺娙踝兓碾娏鞯男盘杺鬟f出去,再通過聽筒把強弱變化的電流信號變成聲音的信號,把傳輸的聲音還原出來.
    故答案是:貝爾;話筒;聽筒;變化的電流.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話中話筒和聽筒的作用及使用的原理.
    13.面對神奇,人們渴求去探究、了解自然的奧秘.從古文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科學思索.安徽凌家灘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中國古人  天圓地方 宇宙觀的早期展現,在這種宇宙觀的基礎上產生了作為“四大發(fā)明”之一的 指南針 .物理學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的探索,自然科學先驅哥白尼用日心說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說,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先驅 伽利略 用望遠鏡觀察天空,其觀察所得數據進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論; 牛頓 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 提出了相對論的觀點.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知道物理學家的名字并且知道物理學家的貢獻.本題根據對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的認識寫出答案.
    解答: 解:安徽凌家灘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雕刻玉版,展示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在此基礎上人們產生了東西南北的方向意識,所以在這種宇宙觀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司南﹣﹣相當于今天的指南針;伽利略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等的先驅,他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由此得到的關于天體運行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英國科學家牛頓的名言;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的觀點.
    故答案為:天圓地方;指南針;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
    點評: 此題屬于物理學史的考查,出題意圖是為了讓同學了解物理學史,對于此種類型的題,學生要加強記憶,靈活運用.
    14.(2005•江西)為了讓物理走近大眾,讓世界擁抱物理,聯合國第58次會議通過了2005年為“國際物理年”的決議.這是目前以學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學科對社會發(fā)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物理學的發(fā)展離不開廣大物理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無私的奉獻,其中
    牛頓 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慣性定律;
    法拉第 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托里拆利 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簡答題.
    分析: 根據物理學史的知識回答此題.
    解答: 解:慣性定律又叫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發(fā)現的;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托里拆利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故答案是:牛頓,法拉第,托里拆利.
    點評: 一定牢記一些物理學家的貢獻.
    15.(2008•虎丘區(qū)模擬)一些常數值:g= 9.8 N/kg; 真空中的光速:c= 3×108 m/s;15℃時,空氣中聲音的速度:v= 340 m/s;1標準大氣壓的值:p0= 1×105 Pa;水的密度值:ρ水= 1×103 kg/m3;水的比熱:c水= 4.2×103 J/(kg•℃);我國家庭電路的電 壓值是 220V ;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 1.5V ;對于人體安全電壓是 不高于36 伏.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根據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及生活常識分析答題.
    解答: 解:①g=9.8N/kg;②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③15℃時,空氣中聲音的速度:v=340m/s;
    ④1標準大氣壓的值:p0=1×105Pa;⑤水的密度值:ρ水=1×103kg/m3;⑥水的比熱:c水=4.2×103J/(kg•℃);
    ⑦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值是220V;⑧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1.5V;⑨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于36V.
    故答案為:9.8;3×108;340;1×105;1×103;4.2×103;220V;1.5V;不高于36.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理學中的一些常數數值、生活中的常見電壓值,考查的知識點很多,但難度不大,屬于基礎知識,對于所考查的內容應記住.
    16.(2009秋•南匯區(qū)期中)物理學家的研究及其成果,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坐在家里就能實時收看到姚明在萬里之外的NBA比賽、航天飛機已將人類的足跡延伸到宇宙深處…請寫出一位你所知道的物理學家的名字,并寫出他(她)對物理學的一項主要貢獻: 法拉第 , 電磁感應現象 .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答案開放型.
    分析: 根據對物理學家及其主要貢獻的了解與掌握解答.
    解答: 解: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故答案為: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
    點評: 本題是一道開放題,物理學家很多,如:牛頓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奧斯特發(fā)現了電流的熱效應;盧瑟福發(fā)現了原子核式結構…,可以任選一個作為本題的答案
    17.(2010秋•常熟市期中)從地上拿起一只雞蛋,并把它緩緩舉過頭頂,在這過程中對雞蛋做的功大約為 1 J,照明電路的電壓 220 V.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①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后確定符合實際的答案.
    ②在我國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都是220V,只有實際電壓等于額定電壓,用電器才能正常工作.
    解答: 解:
    ①一只雞蛋的質量約50g,受到的重力為G=mg=0.05kg×10N/kg=0.5N
    從地上拿起雞蛋,并把它緩緩舉過頭頂,通過的距離大約2m,
    所以對雞蛋做的功大約為W=Gh=0.5N×2m=1J;
    ②為保證家用電器正常工作,照明電路電壓為220V.
    故答案為:1;220.
    點評: 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8.(2010秋•合川區(qū)期中)物理學中“熱”字的含義通常有“溫度”、“熱量”、“內能”等,請解釋成語“熱不可耐”中“熱”字的含義表示 溫度 ;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餃子用水,這是因為油和水的 沸點 不同,可以對不同烹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溫度; 2008年9月25日21時34分,神舟7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其完成托舉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所運用的燃料是液態(tài)氫,這是利用氫具有較大 熱值 的特點.煤炭是一種重要能源.區(qū)別優(yōu)劣煤質科學的辦法是檢測煤炭的 熱值 .如果某容器中裝有1kg的20℃的水,在溫度升高10℃的過程中,水的比熱容將 不變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1)根據三個物理量的概念進行分析.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溫度指物體的冷熱程度;熱量是指在熱傳遞或做功的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
    (2)對液體進行加熱,當溫度升高到液體的沸點后,溫度就不會再升高.
    (3)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熱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燃料時,放出的熱量越多.
    (4)熱值是燃料的特性,表示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釋放出的熱量.
    (5)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與吸放熱的多少、質量、體積的大小都沒有關系
    解答: 解:(1)“熱不可耐”中“熱”字的含義表示溫度高的受不了,所以指溫度.
    (2)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要高,所以炸麻花要用油才能炸得金黃,而煮水餃只需要用水.
    (3)火箭采用液態(tài)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tài)氫具有較高的熱值,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氫時,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
    (4)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燃燒時所釋放出的熱量越大,說明該煤的熱值越大,即是優(yōu)質煤炭;
    (5)比熱 容是物質的一種熱性.物質的比熱容只跟物體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跟物體質量、溫度高低等無關.因此在水溫度升高10℃的過程中,水的比熱容不變.
    故答案為:溫度;沸點;熱值;熱值;不變.
    點評: 此題考查了溫度、熱量、內能三者間關系、液體沸點不同、熱值的性質與作用、比熱容特性,都是基本知識的考查,屬于識記的內容.
    三.解答題(共2小題)
    19.下面是在上科學課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一節(jié)時,小明和小亮發(fā)生的爭論,他們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
    (1)小明認為“物質在發(fā)生變化時,如果發(fā)光、發(fā)熱,一定是物理變化“他列舉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電燈通電時發(fā)光、發(fā)熱
    (2)小亮認為“物質在發(fā)生變化時,如果發(fā)光、發(fā)熱,一定是化學變化.“他列舉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燃料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
    (3)你支持哪個同學的觀點﹖
    (4)小明和小亮兩位同學發(fā)生爭論的原因是: 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都可能伴有發(fā)光、發(fā)熱現象 .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應用題;其他綜合題.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形的物質生成,若有新的物質產生,則為化學變化,否則是物理變化;
    解答: 解:
    (1)電燈通電時會發(fā)光、發(fā)熱,但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2)各種燃料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的同時有形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小亮和小明的判斷結果都沒有抓住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都不可取;
    (4)小亮和小明得出的結論不同主要是因為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都可能伴有發(fā)光、發(fā)熱現 象.
    故答案為:(1)電燈通電時發(fā)光、發(fā)熱;(2)燃料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3)都不支持;(4)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都可能伴有發(fā)光、發(fā)熱現象.
    點評: 正確區(qū)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鍵是判斷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方法是比較變化前后的物質區(qū)別:是否是物質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20.(2015•肇慶三模)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國家為了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除了提高排放標準外,還大力支持電動汽車的發(fā)展:關于電動汽車你觀察到了嗎?擰鑰匙轉動點火 ;冬天開空調能將前擋風玻璃上的“霧氣”吹散;汽車 高速行駛中緊急剎車時汽車還要滑行一段路程;車輪都有很深的花紋;倒車時使用倒車雷達;通過后視鏡可以看到車后的情況;汽車設計成流線型;汽車靠電驅動…從短文中找到與下列物理知識對應的現象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能量轉化: 汽車靠電驅動 ;
    物態(tài)變化: 冬天開空調能將前擋風玻璃上的“霧氣”吹散 ;
    慣性: 汽車高速行駛中緊急剎車時汽車還要滑行一段路程 ;
    杠桿: 擰鑰匙轉動點火 ;
    光的反射: 通過后視鏡可以看到車后的情況 ;
    聲音定位: 倒車時使用倒車雷達 .
    考點: 物理常識.
    專題: 其他綜合題.
    分析: (1)電動汽車工作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包括蒸發(fā)和沸騰兩種方式;
    (3)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4)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杠桿;
    (5)汽車后視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6)利用回聲定位可以確定物體的位置及物體間距離.
    解答: 解:
    (1)“汽車靠電驅動”說明電動汽車以電能為動力來源,行駛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冬天開空調能將前擋風玻璃上的“霧氣”吹散”說明水滴汽化形成水蒸氣;
    (3)“汽車高速行駛中緊急剎車時汽車還要滑行一段路程”,是因為汽車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4)“擰鑰匙轉動點火”的過程中,鑰匙繞著軸線轉動,是杠桿的應用;
    (5)汽車的后視鏡是面鏡成像的應用,是光的反射現象;
    (6)汽車的倒車雷達利用的是超聲波的回聲定位.
    故答案為 :(1)汽車靠電驅動;(2)冬天開空調能將前擋風玻 璃上的“霧氣”吹散;(3)汽車高速行駛中緊急剎車時汽車還要滑行一段路程;(4)擰鑰匙轉動點火;(5)通過后視鏡可以看到車后的情況;(6)倒車時使用倒車雷達.
    點評: 此題是一道材料閱讀題,考查了能量的轉化、物態(tài)變化、慣性現象、杠桿的應用、光的反射和超聲波的應用,考查角度全,形式新穎,是一道創(chuàng)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