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品格的名人名言

字號:

關(guān)于品格的名人名言
    巴菲特說:
    評價一個人時,
    應(yīng)重點考察四項特征:
    善良、正直、聰明、能干;
    如果不具備前兩項,
    那后面兩項會害了你;
    很多人選擇合作伙伴,
    都會忽視“正直善良”這一關(guān)鍵項。
    里根也曾說:
    如果你正直,
    這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不善良,
    什么也都不重要了!
    宋代的政治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對才能和德行論述的觀點。才德全備的人被稱為圣人;無才無德的被稱為愚人,德行勝過才能的被稱為君子,才能勝過德行的就叫做小人。在人才選拔的方法上這樣解釋道,“如果不能得到圣人、君子來承擔(dān)使命,與其使用小人,不如選取愚人?!睘槭裁茨?因為君子擁有才能會用來做好事,小人擁有才能則會去干壞事。發(fā)揮才能做好事的,可以造福天下,憑借才能干壞事的,遺害無窮。愚人雖想干壞事,由于頭腦簡單,力量有限,有如小狗撲人一樣,人們能夠制服他。小人的智慧足以實現(xiàn)他的*計,勇力足以施展他的殘暴,這猶如虎添雙翼,為害也就更加嚴(yán)重了。
    那么以智慧和品格行走于天下的*人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品格的呢?80后勵志網(wǎng)整理出幾則*人關(guān)于品格的教育格言。
    理想的人應(yīng)如哲人們所看到的,是永遠超越自己,而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的人。
    ——*格言
    生活中的成功者,都是那些能夠控制自我感情和行為的人。先哲教誨我們:要尊重自我,但不要傲慢;盡情享受生活的賜予,但不成為財富的奴隸;為成功而努力進取,但不要過分夸耀自己的顯赫;要適度;要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又不要十分沉溺于自我。
    ——《塔木德》
    只要注意三件事,你將不至于陷入罪惡的深淵,不過這三件事都超越于你的智慧之上,它們是: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你,有一對耳朵在聽著你,你所有的言行將被記錄在書里。
    ——*格言
    假如所遇到的人比自己年長,他們就認為他比自己更優(yōu)越,因為他積善行的機會比自己多;
    假如遇到的人比自己年輕,他就認為他所犯的罪比自己少,而同樣尊敬;
    假如別人所過的生活比自己富裕,拉比就認為他比自己做過更多的努力;
    假如所遇到的人比自己貧窮,就會認為他嘗過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的痛苦,所以比自己有修養(yǎng);
    假如他遇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就對他的智慧表示敬意;
    假如所遇到的人沒有自己聰明,拉比就認為他所犯的錯誤比自己少。
    *父親對兒子說,凡品格高尚者,會永遠生活在白天,事業(yè)上很少絆腳石。反之,品質(zhì)惡劣而又不懂自我提高修養(yǎng)者,永遠行走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