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托福核心詞匯:美國大選正在熱用的術語

字號:

每日托福詞匯:美國大選正在熱用的術語
    2016美國總統(tǒng)選舉(election)的初選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種政治術語也在媒體上泛濫成災。如果你關注美國大選,就會發(fā)現(xiàn)下面這些用語在各種報道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趕快學起來吧。
    Election
    Culture - Reggae Anthology: Natty Dread Taking Over
    1.(草根群體,底層選民)
    grass roots
    雖然“grass roots”一詞已經(jīng)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但直到2008年美國大選,它才真正“出人頭地”。2008年11月,美國總統(tǒng)大選落幕,打著“變革”旗幟和代表底層選民利益的奧巴馬以壓倒性優(yōu)勢戰(zhàn)勝麥凱恩,成為美國歷首位黑人總統(tǒng)。這里的“底層民眾”除了是“the ordinary people”外,還可以用“the grass roots”指代。
    例句:
    The feeling among the grass roots of the Party is that the leaders are not radical enough.
    廣大基層黨員認為他們的領導行事不夠徹底。
    2.(內部信息,極具技術性的信息)
    inside baseball
    美式英語里有很多源于棒球的習慣用語,“inside baseball”就是一例。這個詞原意指戰(zhàn)術性打法,即依靠團隊合作等穩(wěn)妥策略取勝,而不是一擊致勝或依靠明星球員取勝(這種用法在現(xiàn)今棒球比賽中已不常見)。而作為政治術語,“inside baseball”常見于政治新聞報道中,意指“內部信息,極具技術性的信息”。
    例句:
    Meretz struck out in its primary because of its inside-baseball method.
    憑借內部戰(zhàn)術,梅雷茲黨在預選中脫穎而出。
    3.(紅色州/藍色州)
    red state / blue state
    在美國大選中,紅色代表共和黨,藍色代表民主黨。這種紅藍標記法是近年來才興起的,確切的說,是自2000年美國大選后才被固定下來的。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紫色州(purple state),又被稱為“搖擺州”,指的是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民主黨和共和黨勢均力敵的州。
    例句:
    South Carolina is a deep red state.
    南卡羅來納州幾乎就是共和黨的地盤。
    4.(敏感問題,熱點議題,爭議性問題/雷區(qū))
    hot button issue/third rail
    政客們跟這個詞的交集非常多。事實上,在各種大選中,又有哪個話題不是“熱點話題、敏感話題”呢?與“hot button”相似的還有一個表達:“third rail”,后者傾向于指“(政治上的)險局,雷區(qū)”。試在下面的例句中對比兩者意義的不同之處。
    例句:
    He touched on a number of hot button issues in an interview.
    他在采訪中談到了許多熱點話題。
    Raising taxes has been the third rail of American politics. To touch it is to commit political suicide.
    加稅一直是美國政治議題中的一個雷區(qū)。碰它無異于政治自殺。
    5.(過度拘泥于政策細節(jié)的人)
    policy wonk
    名詞“wonk”有“專家,書呆子,工作狂”等意思。通常情況下,“policy wonk”即“政策專家”,但有時也指“過度拘泥于政策細節(jié)的人”。至于具體是哪個意思,可根據(jù)語境判斷。
    例句:
    He earned a reputation as something of a policy wo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