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綠色的夢》教案

字號:

第一課時
    課 題:《苗嶺的早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
    2、學生感受民族音樂,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聽賞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設備、演示文稿、Flash畫面、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們剛才聽的歌曲嗎?
    (唱)“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聽聽那里的音樂。
    三、欣賞《苗嶺的早晨》
    1、聽的時候請你仔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體展示苗嶺風景畫面(播放第一樂章音樂)。
    2、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聽了這段音樂之后的感受。
    3、這么美的音樂它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遍在聽的時候,看老師的手有什么變化嗎?學生隨教師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誰知道這么美的音樂是來自哪個民族嗎?(苗族)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鼓勵學生隨意說出自己知道的樂器)。
    5、現(xiàn)在讓我們伴著《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多媒體放映有關苗族服飾、居住、歌舞圖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誰來說說你對苗族的印象?你還知道哪些呢?(個別交流)
    7、看來同學們對苗族的了解還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司哂忻缱逄厣母枨?,聽……。多媒體播放苗族飛歌特點歌曲《小背簍》。
    這首苗族歌曲給你帶來的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聲音尖高……)。
    8、這就是苗族的飛歌,它的音比較高、尖,節(jié)奏寬、自由(多媒體展示)。那么之前我們聽的《苗嶺的早晨》第一樂章的音樂和剛剛聽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類似嗎?(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樂曲。
    9、多媒體播放:讓我們再欣賞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第一樂章。演示文稿展示樂器口笛,向學生簡單介紹樂器口笛。拓展有關樂器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四、聽全曲
    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苗族,領略了苗族的風光,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說說你的收獲。
    五、小結
    1、課件出示“笛子”:同學們聽過笛子演奏的《苗嶺的早晨》嗎?
    2、請欣賞:苗族舞蹈《苗嶺的早晨》它的伴奏音樂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傾聽和觀賞喲?。▽W生聽賞)
    教學反思: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段時,應根據(jù)音樂的情緒進行劃分,比如:歡快熱烈的情緒用你喜歡的顏色畫一個圖形來表示,抒情的情緒用另一種顏色來表現(xiàn),這樣,學生就會很輕松的分出段來。
    第二課時
    課 題:《少先隊植樹造林歌》
    教學目標:
    1、以活潑、歡快的情緒,飽滿而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xiàn)種樹時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樹成材的愿望。
    2、體會連音線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動的方式進行表演。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應該保護的家園,植樹造林勢在必行。
    2、學生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方法:
    學唱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設備、Flash畫面、磁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苗嶺的早晨》
    1、復習聽賞一遍。
    2、再以網(wǎng)上畫面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記憶。
    二、導入新課:
    美妙的音樂將我們帶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們該是多么幸福,具統(tǒng)計從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下降了 12%,由此生物多樣化下降了1/3,淡水資源減少了55%,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是如此嚴重,我們怎么辦?(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教師引導植樹歌的出現(xiàn))
    三、學唱歌曲:
    1、聽錄音《少先隊植樹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
    2、教師范唱,邊唱邊拍節(jié)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jié)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jié)拍小聲唱歌。
    5、歌譜學唱,注意歌曲中的連線。
    6、學習歌詞,學生分組學唱并練習。
    四、創(chuàng)編歌曲的律動:
    1、第1、2小節(jié)拉手原地點踏步。
    2、第3、4小節(jié)雙手上舉擺動。
    3、第5、6小節(jié)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7、8小節(jié)拉手雙人轉圈。
    教學反思:
    在創(chuàng)編活動中,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一邊律動,一邊演唱歌曲,從而加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并使課堂氣憤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