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能否在活動中安靜的傾聽

字號:

觀察環(huán)境:集體活動。觀察目的:能否在活動中安靜的傾聽,并和老師有效互動。
    觀察實錄:隨著琴聲的響起,集體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都很快的回到了座位上,只有星怡還在娃娃家里沒有離開的意思,我走過去輕輕的說:娃娃該睡覺了,我們該學(xué)本領(lǐng)了。星怡趕緊放下娃娃,跑到自己位置上。活動開始了一半,發(fā)現(xiàn)星怡開始坐不住了,一會和邊上的小朋友說話,一會又站起來去拿表演區(qū)的玩具,一會又蹲在地上,其他小朋友看了,都七嘴八舌的說:老師,星怡跑了,老師,星怡不坐好……小朋友一個個告狀,我不得不管了,把星怡拉過來坐下了,但是沒等我說幾句,又跑了。大家又開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起來。我再次去拉星怡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留下了眼淚,還沖著我說:我再也不玩了,我要回家!
    分析:
    星怡從小班開始就有個習(xí)慣,坐不住10分鐘就會跑掉,要是叫她過來就會哭,哭的活動沒法繼續(xù),所以在小班時就不怎么去管她,所以給星怡甚至整個班級的小朋友造成了一個錯覺,星怡活動時可以隨便走,慢慢的時間久了,大家都習(xí)慣了這樣。所以到了中班同樣的情況還會發(fā)生,我在想: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并不是星怡本身坐不住,而是老師沒找到有效的讓她坐下來安靜傾聽的方法,星怡沒有在活動中找到樂趣,沒有吸引她的地方。
    建議:
    命令式的語氣對星怡來說沒有一點效果,她會用哭來“威脅”老師,所以要換種方式,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讓星怡對活動產(chǎn)生興趣,讓她感受其中的樂趣。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可以利用活動中的情節(jié)和星怡進行互動,讓星怡參與到活動中,拉一拉星怡的小手,或者摸一摸星怡的頭,這樣都可以讓星怡感覺到老師對她的關(guān)注,相信這樣比硬把她拉過來效果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