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科研實習報告范文

字號:

xx年“中心”赴渭南實踐隊一行人員歷經12天的實踐,,基本按照事先計劃方案,全面完成了科研部安排各項任務?,F將實習小組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實習的總體情況
    1、實習時間:xx年7月15日—7月26日;
    2、實習人員:江志利、王宏年、馮 崗、張 靜、牛曉磊、杜曉峰、蘇冠奇、袁旭超、劉曉明、羅 利、王建斌、李春霄共12人;
    3、實習地點:渭南市大荔縣及埝橋鄉(xiāng)東埝村、黃營村;
    4、實習人員的分工
    指導老師江志利,基地指導老師:靳志義;總負責:王宏年;科研負責:馮 崗、張 靜。
    二、實習的前期準備
    1、計劃、方案的制定
    由王宏年負責完成,主要是參考“中心”xx、xx年赴渭南實踐實習小組的方案,根據今年當地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制定,并報科研部批準;
    2、 物品等的準備
    2.1 試驗物品的準備
    做到責任到人,將所有實習人員分成兩隊,一隊購買實驗用品和準備藥劑制劑;另一隊準備儀器等;
    2.2 個人物品的準備
    主要是由實習成員成員依據自己情況準備。
    三、試驗內容
    在大荔縣的12天里,我們按照實踐實習方案做了以下實驗: 完成了噠螨靈等9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jiān)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yǎng)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
    結合自己所學專業(yè)堅持書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科研實踐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的原則,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xiāng)、黃河灘區(qū)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yè)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設施農業(yè)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fā)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qū)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四、對“中心”新研究生培訓
    對新研究生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是每年“中心”赴渭南實踐實習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其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作物病蟲草害解說
    主要是由基地靳志義老師完成。由他負責給新研究生,尤其是非植物保護專業(yè)的研究生進行這方面的講解,以提高他們對植保專業(yè)知識了解與認識,主要是在實驗和調查期間根據田間發(fā)生的病蟲草害的發(fā)生情況進行講解;
    2、農藥試驗設計和調查的學習
    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師和張靜、馮崗來負責。主要是結合我們的制訂的試驗方案與內容同時進行,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訓新研究生自己設計試驗和獨立完成試驗的技能。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xx年“中心”暑期赴渭南實習小組科研工作總結
    xx年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實踐小組在渭南市大荔縣埝橋鄉(xiāng)東埝村完成了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10種常用藥劑的紅蜘蛛抗性監(jiān)測試驗、“果葉綠””、“綠悅豐”兩種營養(yǎng)液劑對果樹黃花病的防治試驗。在駐地東埝村和臨近的黃營村、縣城農資市場、伯士鄉(xiāng)、黃河灘區(qū)等地,通過與農戶交談、邀請當地農業(yè)主管部門領導做報告、田間調查等形式開展了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現狀、主要作物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設施農業(yè)現狀、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蘆筍主要病蟲害發(fā)生及防治情況、黃河灘區(qū)抗蟲棉蟲害等多項調查。
    由于沒有合適蟲源,棉蚜抗性監(jiān)測試驗沒能完成。
    現將試驗結果及調查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一、50%甲基對硫磷乳油等9種藥劑的棉紅蜘蛛抗性監(jiān)測試驗
    1.供試試蟲及藥劑
    供試棉紅蜘蛛,采自大荔縣埝橋鄉(xiāng)東埝村大豆田,試驗當日采回帶蟲葉片,挑取個體大小一致、健康、活潑的成螨供試。
    七.大荔蘆筍主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防治調查
    蘆筍嫩莖質地細膩,有鮮美芳香的風味,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一種高檔的營養(yǎng)保健蔬菜,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蘆筍病蟲害較多,主要有莖枯病、立枯病、炭疽病、莖腐病、夜蛾類害蟲、蚜蟲、薊馬等。大荔蘆筍種植面積達6萬畝,經過我們調查,結果表明:
    大荔萬畝蘆筍地未發(fā)生明顯可見的病蟲害,僅見少量棉鈴蟲,緣蝽,薊馬等害蟲及危害狀??赡芘c當地農民的栽培管理及化學防治及時、有效有關。
    八.大荔縣黃河灘區(qū)抗蟲棉蟲害調查
    在對大荔縣黃河灘區(qū)種植的抗蟲棉害蟲調查后我們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1 棉蚜、 紅蜘蛛等上升為主要害蟲
    生產上推廣的抗蟲棉絕大部分是轉bt 基因棉, 它僅對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有抗性, 而對棉蚜、 紅蜘蛛等害蟲無抗性,所以在抗蟲棉區(qū),棉蚜、 紅蜘蛛上升為主要害蟲。
    2 抗蟲棉區(qū)對天敵的有利影響
    對轉bt基因抗蟲棉由于用藥時間推遲,用藥次數和用量減少,對天敵的殺傷作用減小了,有利于棉田天敵群落的建立和自然控制作用的發(fā)揮,減輕了害蟲的為害。
    3 黃河灘區(qū)病蟲害發(fā)生較少的原因
    我們所調查的抗蟲棉地理位置較為特殊,它位于黃河灘上,平均每3-4年要被黃河水沖刷,這樣就使本地區(qū)蟲源大大減少,害益蟲的生活周期不能正常完成,加之黃河灘區(qū)與其他棉區(qū)相距較遠,害蟲較難遷如本區(qū)。在本地區(qū)我們沒有發(fā)現棉鈴蟲的卵和幼蟲,這也說明了抗蟲棉對棉鈴蟲具有較好的抗蟲效果。
    4 同一地區(qū)不同時間抗蟲棉害益蟲之間的比較
    通過xx年和xx年黃河灘區(qū)抗蟲棉田害、益蟲的比較,我們發(fā)現xx年黃河灘區(qū)抗蟲棉上的害蟲,如棉蚜、薊馬等,比xx年明顯增多,而益蟲如草蛉等有所減少。
    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渭南實習小組
    二oo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