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聯(lián)盟高考歷史模擬試題

字號:


    四川聯(lián)盟2016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請將各題答案填在試卷后面的答題卷上。
    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選修地理、區(qū)域地理。歷史:人教版必修1+必修2+必修3(第一單元第1~2課)+選修l+選修2。政治:必修①②④。
    第I卷 (選擇題 共1 40分)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4.孔子的政治理想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泵献釉写呵飸?zhàn)國時代連綿的戰(zhàn)火為“春秋無義戰(zhàn)”。這反映出孔孟
    A.儒學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統(tǒng)一 B.政治理想不符合時代要求
    C.仁政成為當代的核心價值觀 D.傳統(tǒng)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25.秦朝將領趙佗在擔任龍川縣令(屬于廣東)時,為解決將士生活上的縫補漿洗問題,趙佗上書秦始皇,請求派遣沒有丈夫的女子到龍川,“以為士卒衣補”,秦始皇便征召了1.5萬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龍川)。秦王朝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決 B.有助于國家統(tǒng)一與民族融合
    C.促進古代經濟中心南移 D.擴大了秦王朝的統(tǒng)治疆域
    26.南宋末年,松江“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線弦竹弧置案間,振掉成劑,厥功甚艱”。元初,崖州黃道婆在松江府“教以做造捍彈紡織之具……人既受教,競相作為”,松江逐步成為全國性的手工棉紡織業(yè)中心。這說明
    A.棉紡織技術決定商業(yè)水平 B.元朝商業(yè)貿易中心移至南方
    C.手工業(yè)進步依托技術革新 D.元朝私營紡織業(yè)優(yōu)勢超官方
    27.經濟學博士張仲禮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說:“上海,1850年進口貨物為390.8萬元,其中鴉片占54%,棉布為34%,棉紗為6%;1870年,進口貨物為6457.4萬元,鴉片占34%,棉布為50%,棉紗為6%。”這種現(xiàn)象反映出
    A.小農經濟加速解體 B.近代中國外貿格局發(fā)生變化
    C.傳統(tǒng)手T業(yè)已消失 D.資本主義民族T業(yè)較快發(fā)展
    28.下面是根據(jù)胡德坤的《論中國抗戰(zhàn)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地位與作用》繪制的1937~
    1945年日本軍力和在華兵力變化表。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
    

\
    A.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戰(zhàn)場
    B.中國戰(zhàn)場是消滅日本軍隊多的戰(zhàn)場
    C.中國戰(zhàn)場始終抗擊著日本陸軍主力
    D.中國人民為抗日戰(zhàn)爭付出的代價大
    29. 1985年1月,國家物價局與國家物資局在聯(lián)合發(fā)出的《關于放開T業(yè)生產資料超產白銷產品價格的通知》中規(guī)定,允許企業(yè)按市場價格銷售“計劃外”的產品。這說明
    A.計劃經濟體制完全崩潰 B.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
    C.企業(yè)經營的自主權擴大 D.企業(yè)經營管理出現(xiàn)混亂
    30.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雅典第三、四等級的公民終日為工作、糊口而奔波忙碌,無暇參加正常的政治生活,到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雅典為馬其頓征服。材料折射出
    A.戰(zhàn)爭破壞了雅典等級制 B.雅典公民集體意識喪失
    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煩瑣 D.民主政治的物質基礎遭破壞
    31.獨立之后,他們不再是英國人了,卻還沒有成為美國人……甚至被視為美國出生證的《獨立宣言》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這個國家,它所涉及的是各個國家。這說明
    A.美國聯(lián)邦制未得到各州認可 B.美國中央政府無權過問各州事務
    C.獨立后美國未形成中央集權 D.《獨立宣言》只是民族革命的產物
    32.“法國人對巴黎公社也有自豪感,因為那個時代愚蠢的第二帝國和愚蠢的對普魯士戰(zhàn)爭,與巴黎市民的挺身而出形成鮮明的對比。今天巴黎公社社員墻邊的鮮花,不是中國人、古巴人、朝鮮人放的,是法國人放的。”法國人如此看待巴黎公社是基于其
    A.*了第二帝國的統(tǒng)治 B.民族血性
    C.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 D.革命精神
    

\
    33.右面是某一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資本輸出比例的示意圖。這反映出當時
    A.資本輸出成為資本主義對外侵略主流
    B.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運用
    D.美德經濟已經超越了英國
    34.二戰(zhàn)后的初幾年內,有一些典型文章發(fā)表,如《歐洲的末日審判》《歐洲的政治崩潰》和《歐洲時代的消失》等論文都認為“歐洲已滅亡”。這些發(fā)表的文章
    A.成功預見了二戰(zhàn)后歐洲的發(fā)展 B.說明了歐洲國家整體上已落后世界
    C.體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確立 D.是基于二戰(zhàn)對歐洲國家的負面影響
    35.“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合作,而且往往也包含著民族國家為解決共同政治問題以及適應全球化帶來的激烈競爭而進行的合作?!辈牧媳砻?BR>    A.經濟區(qū)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產物 B.政治合作的目的在于經濟合作
    C.經濟區(qū)域化有利于緩和國際關系 D.經濟政治一體化是世界發(fā)展方向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2題~第4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6題,共135分)
    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歐中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實為其社會所孕育著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內的有機胚胎,主要以西歐中世紀城市為載體?;蛘哒f,西歐中世紀城市在建立、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其內在素質和傳統(tǒng)文化諸關系,逐步培育出這一有著細胞系統(tǒng)構造的胚芽,且在有關歷史條件下茁壯成長。而中國古代乃至明清時期的城鎮(zhèn)基本不存在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相關基因,那種主要將當時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場雇傭勞動力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狀況作為萌芽單一標志的認定方法,其萌芽認定概念本身就是極為片面的。
    ——楊師群《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實屬偽問題》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的基礎上,江南地區(qū)的某些手工業(yè)部門中出
    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其中以江南絲織業(yè)和棉紡織業(yè)為明顯?!谔K州出現(xiàn)了機工尋求雇傭機會的固定勞動力市場。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資本主義萌芽對歐洲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推動作用。(12分)
    (2)分別概括材料一、二對中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的看法,并指出二者觀點的主要分歧。(13分)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我國建國后戶籍管理制度的發(fā)展變化表。
    

\
    材料體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戶籍管理制度變化的有關信息。提取其中一個信息,并作簡要說明。(12分)
    (二)選考題(共25分)
    請考生在第45、46兩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作答時,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卷上將所選題目題號后的方框涂黑。
    45.(15分)歷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綜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庶績成熙,百揆時敘。于是兵強國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堅嘗從容謂猛日:“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吾將優(yōu)游以卒歲。”猛日:“不圖陛下知臣之過,臣何足以擬古人?”堅日:“以吾觀之,太公豈能過也?!背k菲涮雍辍㈤L樂公丕等日:。汝事王公,如事我也?!逼湟娭厝绱?。
    ——《晉書·王猛傳》
    材料二(前燕)慕容哮命慕容評率軍40多萬救援二城,但慕容評畏懼王猛而不敢進……建元十一年(公元375年),51歲的王猛病逝。公元383年,即苻堅繼位的第26年,前秦統(tǒng)一了北方。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王猛改革的內容。(9分)
    (2)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指出王猛改革的意義。(6分)
    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材料 拿法國*來說吧,它被稱為*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于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的標志下度過的。19世紀在世界各個角落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實行了、分別地實現(xiàn)了、做到了偉大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家們所創(chuàng)始的事情,這些革命家是為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不過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被自由、平等和博愛的詞句蒙蔽了?!魏我粋€自覺地對待歷史的人都會說,法國革命雖然被粉碎了,但它畢竟是勝利了,因為它為全世界奠立了曾是無法消滅的資產階級民主、資產階級自由的基石。
    ——摘編自列寧《關于用自由平等口號欺騙人民》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列寧看來,法國*的重要意義。(9分)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列寧認為“資產階級革命家們……被白由、平等和博愛的詞句蒙蔽了”的觀點。(6分)
    四川聯(lián)盟2016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24.B 25.B 26.C 27.A
    28.C 29.C 30.D 31.C 32.B 33.B 34.D 35.C
    40.(1)作用:政治上,人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權利,甚至可以參與政權,這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經濟上,加快了封建經濟的瓦解,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文化上,出現(xiàn)了文藝復興等思想解放運動。(12分)
    (2)材料一看法:中國不存在西方式的手工場和雇傭勞動關系,因此判定中國古代不曾出現(xiàn)過資本主義萌芽。(5分)
    材料二看法:明朝中后期,在經濟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了工場手工業(yè)的經營方式,出現(xiàn)了雇傭關系,由此判斷當時開始產生資本主義萌芽。(5分)
    分歧:雇傭關系的出現(xiàn)是否是判斷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的主要依據(jù)。(3分)
    41.示例:
    信息:城鄉(xiāng)“二元機制”逐漸被打破,戶籍管理日益松動。(4分)
    說明: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得到較快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發(fā)展需要大量勞動力,因而,放松戶籍限制有利于農村剩余人口的轉移,促進城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異地落戶,解決了眾多家庭分居問題,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8分)(示例僅作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且符合史實亦可)
    45.(1)內容:
    政治上:按標準量刑,重用人才,淘汰冗員;經濟上:勸課農桑;軍事上:加強軍隊建設;思想上:宣傳儒家思想,教化民眾。(9分,答出三個方面即可)
    (2)貢獻:促進前秦國富兵強;推動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加速了民族融合,為前秦統(tǒng)一北方打下了基礎。(6分)
    46.(1)意義:法國*為資產階級做了許多事情;法國*對19世紀的人類文明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法國*為世界資產階級的民主與自由奠定了基礎。(9分)
    (2)分析:資產階級革命后,資產階級所標榜的自由、平等和博愛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列寧是無產階級的代表,與資產階級有不同的階級立場。(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