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小管家

字號:


    設計意圖
    我們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點名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小腦袋湊在我身邊,睜著大大的眼睛問我:“老師,你怎么在每個小朋友后面都畫豎線啊?”在我統計班內衛(wèi)生用品的時候,身后也總跟著幾個“小尾巴”,指著我手中的表格不停地問這問那,眼神中充滿了好奇?!毒V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簡單的問題。中班幼兒已經有了對數和量的初步認識,本次活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意在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運用簡單的方法統計物品,提高計數能力,初步建構對物體的類概念。
    活動目標
    1、體驗統計帶來的快捷與方便,激發(fā)對統計學習的興趣。
    2、初步學會分類統計,提高計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學會用簡單的方法統計物品數量的多少,并使用表格分類記錄。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qū)擺放豐富的物品:請家長協助幼兒調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門和窗。并記錄下來:班內物品統計表格一張;統計表(1)一份,統計表(2)每人兩份,鉛筆每人一支。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使用統計表格進行數量統計。
    難點:準確地填寫統計表格。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記錄結果,引發(fā)學習興趣幼兒一起分享在家記錄的門和窗的數量。
    提問:你家的門和窗有多少?你是怎樣記錄下來的呢?
    教師:除了你記錄的方法外,有沒有更簡單、更快速的方法來記錄呢?我們來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統計的方法
    1、師生共同探討,完成表格(1)。
    (1)請幼兒觀察表格并討論:你們有什么方法把大家記錄的物品數量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過程。
    統計步驟和方法:先將要統計的物體用文字或標記在表格上記錄;然后通過計數查出每種物體的數量:最后將相應數字填寫在物體對應的表格內。
    教師對記錄的過程進行簡單的總結。
    2、觀察比較,了解統計的好處。
    出示班內物品統計表格,請幼兒觀察比較。
    提問: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些呢?
    小結:表格記錄的方式更快、更簡單,讓人一看就明白。
    3、引導幼兒實際操作,嘗試對兩種物品進行統計。
    (1)統計表(2)每人一張,請幼兒觀察統計表并相互交流。
    教師:表格中有什么物品需要統計?我們應該怎樣去統計?怎樣記錄?(分別提問1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使用統計表格。
    教師:我們在記錄前應先觀察表格里的物品,然后拿著鉛筆和統計表到統計區(qū)統計物品。
    4、幼兒再次對班內物品進行統計,鞏固練習統計的方法。
    (1)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完成統計表格中的內容。
    (2)請幼兒自由選擇統計內容,填到表格中并進行統計,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互相檢驗統計結果,完成統計表格。
    三、活動結束
    活動評價:
    (1)鼓勵結果正確的幼兒。
    (2)評價統計過程中認真、細心的幼兒,讓他們了解,只有認真、細心,統計結果才會正確有效。
    活動延伸
    每人一張統計表(2),請幼兒統計家里的幼兒用品,鞏固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