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篇勵志故事

字號:

【勵志故事】為什么你如此聰明卻混得一般?
    公元前208年,咸陽鬧市,每個人臉上泛著紅潮,帶著進洞房時的那種興奮勁,只為看一個人的死亡演出。
    演員低著頭。良久,他低嘆著跟一同演出的兒子說了一句話:
    我今天好想跟你一起牽著黃犬到上蔡的東門追一下兔子啊。
    這一天,大秦帝國的總設計師李斯被腰斬棄市,還被團滅了:夷三族。
    公元219年,眼看就要過年了,楊修突然被抓了起來。聽完逮捕令后,楊修嘆了一口氣。
    “我早知道我會有這一天了。”
    聰明,果然聰明,早就算到了自己會有倒霉的這一天??墒牵瑸槭裁疵髅髦狼懊媸莻€坑,還往里跳呢?
    公元1415年的冬天,外面下著大雪,錦衣衛(wèi)的獄里擺了一座酒席,錦衣衛(wèi)都指揮僉事紀綱請其中的一位犯人喝酒。犯人一杯接著一杯,毫不知道牢外正在挖一個大坑。
    許久之后,犯人醉倒在桌邊。紀綱站起來,面如寒冰:拖出去吧。
    犯人被埋進早已經挖好的坑里,結束了年僅四十七的生命。
    此人,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解縉。
    ……
    這些個個都是人精,屬于你沒開口,他就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主。比如解縉。
    當年,朱棣不知道把皇位傳給太子朱高熾,還是二兒子朱高煦。解縉一句話就搞惦了:好圣孫。
    好圣孫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
    朱棣從此拍板。
    解縉不僅僅是金句小王子,還是神童,五歲會讀文章,10歲能背千句文。十二歲就已經把高考指定教材《四書》《五經》讀透了。還是明朝百度,編的《永樂大典》,堪稱現代版的十萬個為什么。見識也不缺,說朱棣搞不惦越南,就是搞不惦越南。
    楊修高居三國聰明人排行榜第一位。什么事情,沒有他理不清的。尤其擅長揣摸領導意志。
    曹操經過剛完工的相國門,在門上寫一個活字。楊修一看,馬上叫人把門拆了。為啥呢?楊修說,門中有活,就是闊字,魏王嫌門太大了。
    更的是雞肋事件,曹老板晚上吃絕味鴨脖,啃了兩口發(fā)現沒有肉,給了一個差評。楊修一聽,就準備訂機票回國了。
    李斯更是一個人精。孤身跑到國外,沒有綠卡,就在呂不韋下面當臨時工,最后竟然成了秦國的相國。
    Q
    可是,這么厲害,他們怎么就仆了呢?
    A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聰明敵不過他們的缺陷。
    解縉同志大概是缺陷最多的一個人。持才自傲,誰都不放在眼里,不跟同事搞好關系。他這個毛病,老領導朱元璋早就看出來了。
    朱元璋一開始特喜歡解縉,專門帶著身邊當百度百科用。結果用了沒多久,受不了。這玩意,搜一個關鍵詞,經常出來一大堆行為準則。比如有一次,朱元璋輸入:嗨。
    也就打個招呼,結果解縉直接推送了一篇上萬字的文章,主要內容還是法律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朱元璋dian ge zan,心里嘀咕,這娃不是有毛病吧。
    過兩天,朱元璋又輸入:天氣咋樣?
    解縉又推送一篇萬言書:《太平十策》。
    確定有點虎!
    很快,同事也認識他了。
    這娃剛上班沒兩天,把整個兵部告了,說兵部存在十分嚴重的玩忽職守現象,建議進行整頓!尚書沈潛又氣又暈,這哪跑出來的小科員,宮里的路都認清了嗎?就敢告我!
    朱元璋也苦笑了,把解縉叫過去,讓他注意言論,言論可以自由,但不可以散漫。
    話音剛落,解縉又說:領導,你感覺你殺李善長這件事情,審判上有點事實不清呢。
    滾!
    朱元璋把解縉的家長叫過來,說你領回去吧,等十年后我們再用他。
    “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后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說白了,就是炒了他魷魚,連補償金都沒發(fā)。
    朱元璋再沒有召喚過解縉。
    七年后,朱元璋病逝。解縉借著吊喪的名義進京,其實就是想見見新領導朱允炆,看看有沒有機會調進京。結果德勝門還沒看到呢,就被人告了一狀,說他母親死了還沒埋,父親九十多了,竟然不在家盡孝,跑到京城來觀光旅游。
    其實這個事情,說是事也是事,不是事也不是什么大*事??鬃永蠋熾m然說父母在不遠游,但工作需要嘛。
    這個事關鍵就看人緣。就像上班遲個到,下班早個退,要是同事關系好,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當然,如果同事關系不好,你前腳剛走,后腳就有人打小報告。
    解縉想著朱元璋對他說的大用,結果這一告,被貶到甘肅蘭州當衛(wèi)吏,也就比門房大爺高一級吧。
    當然,解縉后面還是走了運,尤其是朱棣當皇帝時,他成了翰林侍讀學士,國家出版署署長,內閣成員。
    朱棣一談解縉就是朱棣:“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可是,等朱棣深入了解一下,終于明白跟解縉在一起遲早得瘋。
    解縉太會抬杠了。
    朱棣給兒子朱高煦發(fā)點慰問金。
    解縉說,超過高干待遇了。
    朱棣準備打越南,收復國家固有領土,解縉說:要不要打個賭,你打得下,守不住。
    沒錯,事實證明解縉是對的,但就不能換個方式說嗎?或者換個時間,換個地點再說嗎?
    有時候高情商跟低情商的區(qū)別,就是同一句話,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象!
    一天也離不開解縉的朱棣覺得一天也不能跟解縉待下去了,最后把解縉打發(fā)到了越南。
    朱老板很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