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數(shù)學教案:組合

字號:

一般地,從m個不同的元素中,任取n(n≤m)個元素為一組,叫作從m個不同元素中取出n個元素的一個組合。精品小編準備了高三數(shù)學教案,具體請看以下內(nèi)容。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組合的意義,正確區(qū)分排列、組合問題;
    (2)使學生掌握組合數(shù)的計算公式;
    (3)通過學習組合知識,讓學生掌握類比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組合的定義、組合數(shù)及組合數(shù)的公式;
    難點是解組合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提出下列思考問題,打出字幕.
    [字幕]一條鐵路線上有6個火車站,(1)需準備多少種不同的普通客車票?(2)有多少種不同票價的普通客車票?上面問題中,哪一問是排列問題?哪一問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討論并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組合.
    [評述]問題(1)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并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種數(shù),屬于排列問題;(2)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并成一組,兩站無順序關系,要求出不同的組數(shù),屬于組合問題.這節(jié)課著重研究組合問題.
    設計意圖:組合與排列所研究的問題幾乎是平行的.上面設計的問題目的是從排列知識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新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提出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字幕]1.排列的定義是什么?
    2.舉例說明一個組合是什么?
    3.一個組合與一個排列有何區(qū)別?
    (學生活動)閱讀回答.
    (教師活動)對照課文,逐一評析.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將所學的知識遷移過渡,并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
    【歸納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師活動)承接上述問題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識.
    [字幕]模型: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并成一組,叫做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如前面思考題:6個火車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價相同的車票,是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組合數(shù):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shù),稱之,用符號 表示,如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組合數(shù)為 .
    [評述]區(qū)分一個排列與一個組合的關鍵是:該問題是否與順序有關,當取出元素后,若改變一下順序,就得到一種新的取法,則是排列問題;若改變順序,仍得原來的取法,就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傾聽、思索、記錄.
    (教師活動)提出思考問題.
    [投影] 與 的關系如何?
    (師生活動)共同探討.求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排列數(shù) ,可分為以下兩步:
    第1步,先求出從這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組合數(shù)為 ;
    第2步,求每一個組合中 個元素的全排列數(shù)為 .根據(jù)分步計數(shù)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學生活動)驗算 ,即一條鐵路上6個火車站有15種不同的票價的普通客車票.
    設計意圖:本著以認識概念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思維層層被激活、逐漸深入到問題當中去.
    【例題示范 探求方法】
    (教師活動)打出字幕,給出示范,指導訓練.
    [字幕]例1 列舉從4個元素 中任取2個元素的所有組合.
    例2 計算:(1) ;(2) .
    (學生活動)板演、示范.
    (教師活動)講評并指出用兩種方法計算例2的第2小題.
    [字幕]例3 已知 ,求 的所有值.
    (學生活動)思考分析.
    解 首先,根據(jù)組合的定義,有
    ①
    其次,由原不等式轉(zhuǎn)化為
    即
    解得 ②
    綜合①、②,得 ,即
    [點評]這是組合數(shù)公式的應用,關鍵是公式的選擇.
    設計意圖:例題教學循序漸進,讓學生鞏固知識,強化公式的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反饋練習 學會應用】
    (教師活動)給出練習,學生解答,教師點評.
    [課堂練習]課本P99練習第2,5,6題.
    [補充練習]
    [字幕]1.計算:
    2.已知 ,求 .
    (學生活動)板演、解答.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讓全體學生參與訓練,深刻揭示排列數(shù)公式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應用.
    (三)小結(jié)
    (師生活動)共同小結(jié).
    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有
    1.組合概念.
    2.組合數(shù)計算的兩個公式.
    (四)布置作業(yè)
    1.課本作業(yè):習題10 3第1(1)、(4),3題.
    2.思考題:某學習小組有8個同學,從男生中選2人,女生中選1人參加數(shù)學、物理、化學三種學科競賽,要求每科均有1人參加,共有180種不同的選法,那么該小組中,男、女同學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題:
    在 的 邊上除頂點 外有 5個點,在 邊上有 4個點,由這些點(包括 )能組成多少個四邊形?能組成多少個三角形?
    (五)課后點評
    在學習了排列知識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引進了組合概念,并推導出組合數(shù)公式,同時調(diào)控進行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